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高面板堆石坝地震响应比较——基于新、旧《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发布时间:2018-06-21 20:37

  本文选题:高面板堆石坝 + 抗震设计规范 ; 参考:《水力发电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基础上,对标准设计反应谱曲线进行了修订。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对250 m高典型面板坝进行二维有限元动力计算,对比分析了分别在新、旧规范谱人工地震波作用下,面板坝的频响特性及动力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新规范谱人工地震波作用下坝体瞬时动位移、面板瞬时动应力、坝体总惯性力(最大加速度)、震后坝体永久变形以及面板震后应力等响应分量均较旧规范谱人工地震波作用有所增加,且坝坡的局部稳定性有所降低。据此,期望工程界关注新规范人工地震波作用下面板坝抗震安全性可能降低,并建议必要时对已建或在建工程进行抗震复核。
[Abstract]:Based on the Seismic Design Code for Hydraulic Structures ( NB 35047 - 2015 ) , the author revised the standard design response spectrum curve based on the Seismic Design Code for Hydraulic Structures ( DL 5073 - 2000 )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displacement of the dam body , the transient dynamic stress of the panel , the total inertia force ( maximum acceleration ) , the 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the dam body and the post - earthquake stress of the panel are reduced under the action of artificial seismic waves .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9028;51279025)
【分类号】:TV641.43;TV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天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宣贯研讨班在成都市举办[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2 董苹;;国家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国内执行[J];邮电设计技术;2009年01期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发布[J];煤气与热力;2010年12期

4 ;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实施[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年02期

5 ;关于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内容的局部修改意见[J];建筑结构;1992年05期

6 龚思礼;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的新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简介(一)[J];工程抗震;1998年04期

7 陈国兴;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演变与展望[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8 鲍海英;;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1期

9 曾纪鹏;古松;;我国现行几种抗震设计规范的比较[J];四川建筑;2009年01期

10 闻久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条文的理解问题[J];电力勘测设计;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培敏;姚令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的几点建议[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窦慧娟;李新乐;;抗震设计规范之近断层中小地震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3 朱国祥;陈刚;;从实际地震的加速度谱看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谱[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孙洪鹏;马炜言;;《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在锅炉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钢结构协会锅炉钢结构分会论文集(第三期·2009年)[C];2009年

5 严奉婷;张炎;;中美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主要参数比较和转换[A];中国钢结构协会锅炉钢结构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许晶;逯晔;张林振;周袁凯;;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几个问题的讨论[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东升;冯启民;;修订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浅见[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叶耀先;;抗震设计规范与鉴定标准的进展(综述)[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9 范立础;;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若干问题——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10 陈厚群;;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修编[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张剑雯;我省加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工作[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扬;50岁以上建筑应定期“体检”[N];北京日报;2008年

3 葛云;倒塌的建筑在哭泣[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4 沈虎子;建房:严禁使用“伤心板”[N];凉山日报(汉);2008年

5 民进中央主席 严隽琪;按高标准建设边远贫困地区学校[N];人民日报;2008年

6 马琳;灾区亟需过渡板房原材料[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淑伟;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作用的规定[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兴;中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条款对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蔺明河;对当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发展趋向的分析与思考[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敏红;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变迁及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孙雨;《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版的经济性分析[D];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2007年

5 赵朝林;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丁于强;基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无支撑钢框架离散变量的抗震优化设计[D];广西工学院;2011年

7 周长安;基于平面规则钢筋混凝土杠架结构的新旧抗震设计规范对比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49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049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d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