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资源协调配置问题中双层规划模型及应用
本文选题:水资源配置 + 不确定性 ; 参考:《水电能源科学》2017年04期
【摘要】:为解决水资源配置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层次性问题,开发出具有层次关系的双层优化模型,其中以经济效益为上层目标,配水量为下层目标。将所开发的双层优化模型应用于北京市大兴区的水资源配置系统,并运用模糊满意度算法和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双层优化结果表明,2016、2021、2026年该地区水资源配置系统的经济效益分别达到5.28×10~8、7.42×10~8、8.42×10~8元,配水总量分别达到21 923×10~4、24 768×10~4、26 817×10~4 m~3,相应的COD排放量分别为4 199.2、4 700.3、4 649.1t;其次,82%的水量来源于地表水和南水北调水源。对比双层优化结果与两个单目标优化结果,可为决策者提供不同情景下的优化方案,并为决策者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certainty and hierarchy in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ystem, a two-level optimization model with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is developed, in which economic benefits are regarded as the upper objective and water allocation as the lower level. The bilevel optimization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ystem in Daxing District of Beijing, and the fuzzy satisfaction algorithm and Lingo software are used to solve the model. The results of double-layer optimization show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ystem in this area are 5.28 脳 10 ~ (-8) ~ 7.42 脳 10 ~ (-8) ~ 8.42 脳 10 ~ (8) Yuan, respectively, in 2021 and 2026, respectively. The total amount of water distribution reached 21,923 脳 10 ~ (4) C ~ (4) C ~ (24) 768 脳 10 ~ (4) C ~ (4) C ~ (2 +) ~ 26817 脳 10 ~ (4) 脳 10 ~ (4) m ~ (3), the corresponding COD discharge was 4 199.2N ~ (4 700.3) ~ 4 ~ (4 649.1) t, followed by water quantity of 82% from surface water and water sourc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Comparing the two-layer optimization results with the two single-objective optimization results, it can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decision makers in different scenarios and decision support for decision makers to formulat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chemes.
【作者单位】: 太仓市水利局新区水利站;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
【分类号】:TV2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忠良;开源节流 优化水资源配置[J];河北水利科技;2001年04期
2 王济干,张婕,董增川;水资源配置的和谐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3 王济干,董增川,张婕;区间分析在水资源配置和谐性评判中的运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11期
4 孔德军;水资源配置机制的利弊分析[J];中国水利;2005年13期
5 刘高峰;;流域水资源配置后效评价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10期
6 彭祥;胡和平;;黄河水资源配置博弈均衡模型[J];水利学报;2006年10期
7 周慧;蒋兵;;浅谈新疆米兰河流域水资源配置[J];今日科苑;2009年06期
8 尚志宏;卞其栋;盛杰;;水资源配置内在机制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09年11期
9 张颖;方正;;渭南东雷二期抽黄水资源配置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1期
10 张秀荣;;河系沟通是海河流域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的有效途径[J];河北水利;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游进军;甘泓;;新形势下的水资源配置研究思路[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2 张建勋;;宁波市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研究[A];水资源配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贤铱;;水资源配置的初步构想[A];海峡西岸水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4 王济干;张婕;;水资源配置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邵骏;李明新;范可旭;熊莹;;水资源模型在长江上游水资源配置模拟中的初步应用[A];2012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专刊[C];2012年
6 王忠法;;汉江流域防洪与鄂北水资源配置[A];中国水利学会2012学术年会特邀报告汇编[C];2012年
7 龚毅;;浅析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对我市水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符传君;;海南省水资源配置决策的层次分析法模型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9 杨树滩;张文新;贾锁宝;;江苏沿海地区水资源配置探讨[A];2012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专刊[C];2012年
10 顾玮;;城乡统筹发展下的水资源配置策略研究——以昆明阳宗海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李庆国;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获批[N];湖北日报;2013年
2 记者 黄中朝 通讯员 熊渤;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呼之欲出[N];湖北日报;2014年
3 彭祥 清华大学水文与水资源研究所博士生;水资源配置的模式:从模拟、优化到博弈[N];中国水利报;2005年
4 王瀛波;从战略高度重视水资源配置[N];浙江日报;2004年
5 金川区水利局 魏建国;浅谈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N];金昌日报;2007年
6 记者 张会斌;“五点一线”水资源配置完成[N];辽宁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斌;优化水资源配置 加强水资源监管[N];运城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宝玉;优化水资源配置 实现水资源结构调整[N];哈密报(汉);2009年
9 记者 周科;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我区调研水资源配置利用情况[N];喀什日报(汉);2011年
10 CUBN记者 刘末;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启动[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济干;区域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琳;基于水资源配置的莆田市水环境质量调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牛文渊;基于降雨径流模拟的水资源配置与管理信息平台[D];新疆大学;2015年
3 莫文春;黑河中游地区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冼卓雁;海口市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配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牛庚;交互式模糊随机优化方法用于农业水资源配置[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6 朱威;扬州市沿江地区水资源配置相关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7 杨金玲;深圳市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凯;苏州市水资源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梁爽;基于主体建模的动水系统中水资源配置的时空模式探究[D];清华大学;2011年
10 张林;水资源配置对民勤绿洲沙漠化地区生态农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55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05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