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长江口北槽洪季断面流速分布与泥沙输运特性

发布时间:2018-07-07 20:17

  本文选题:水流特征 + 泥沙输运 ; 参考:《人民长江》2016年03期


【摘要】:为了解长江口北槽涉水工程对该区域水沙条件的影响,利用2009年8月北槽4个同步走航断面的水文泥沙资料,根据通量守恒原理,采用横向均匀、垂向时变的网格,经过时间插值、空间插值和投影的方法,将数据统一到计划断面,对北槽坡槽的水流结构分布特征及泥沙输运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槽南、北边坡和深槽的涨落潮流速具有不同步的特征,南、北边坡先涨先落、深槽后涨后落,平流项输运和潮泵效应是北槽泥沙输运机制的主要影响项;北槽悬沙在深槽和南边坡向海输运,而在北边坡则是向岸输运,这种局部差异可能是北槽拐弯段北边坡淤积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north channel wading engineering in the Yangtze Estuary on the water and sediment conditions in the region, the hydrological and sediment data of four synchronous navigation sections of the north channel in August 2009 are us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lux conservation, the horizontal uniform and vertical time-varying grids are adopted. By means of time interpolation, spatial interpolation and projection, the data are unified to the planning sec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 structure and sediment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rth channel slop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ctuating tidal current velocities of the north channel, the north slope and the deep trough are not synchronous. The south and north slopes rise and fall first, the deep trough rises and then falls, and the advection term transport and the tidal pump effect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diment transport mechanism in the north channel. The suspended sediment in the north channel is transported to the sea in the deep trough and the south slope, while the sediment is transported to the shore in the north slope. This local difference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serious siltation of the north slope in the north channel bend sec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防汛指挥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98)
【分类号】:TV1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婷;陶建峰;刘桂平;张长宽;;整治工程后长江口南北槽的分流分沙季节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时钟,李世森;垂向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及其在长江口北槽的应用[J];海洋通报;2003年03期

3 蒋陈娟;李九发;吴华林;付桂;李为华;刘高峰;;长江河口北槽水沙过程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响应[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年04期

4 杨世伦,贺松林,谢文辉;长江口九段沙的形成演变及其与南北槽发育的关系[J];海洋工程;1998年04期

5 严以新,高进,诸裕良,茅丽华,郑金海;长江口北槽优良河势机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6 戚定满;吴华林;万远扬;刘高峰;顾峰峰;;长江口北槽泥沙运动现场示踪分析研究[J];海洋工程;2010年01期

7 沈淇;高钦钦;顾峰峰;戚定满;;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后北槽洪枯季水沙运动特征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年07期

8 刘杰;纪为刚;王元叶;程海峰;赵德招;;长江口北槽表层悬沙粒径变化及其对OBS标定的影响[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9 时钟,陈伟民;长江口北槽最大浑浊带泥沙过程[J];泥沙研究;2000年01期

10 潘雪峰;张鹰;;基于GIS和RS的长江口北槽冲淤可视化分析[J];水运工程;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孔令双;戚定满;顾峰峰;;长江口北槽断面水通量计算统计与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2 时钟;陈吉余;虞志英;;江口北槽最大浑浊带的动力学[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雪莲;科技助推长江口三期工程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陈娟;长江河口北槽水沙过程和地貌演变对深水航道工程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潘灵芝;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对北槽河床冲淤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炜;近期长江口南北槽分流口水沙输运及其对分流口工程作用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林益帆;长江河口南、北槽中下段沉积动力变化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冯凌旋;长江口南北槽分流口演变及其对北槽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倪智慧;长江口北槽潮汐环流的分析与三维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窦润青;长江口北槽落潮分流比变化原因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陈维;长江口北支、北槽冲淤变化及河势演变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7 熊龙兵;长江口北槽潮汐环流与湍流混合:三维数学模拟与计算[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06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106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4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