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滨海城市雨潮遭遇联合分布模拟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8-08-11 09:31
【摘要】:滨海城市河流常常遭受暴雨和潮汐顶托双重影响导致洪涝灾害,需要重视雨潮遭遇联合分布模拟与设计。以深圳市西乡河为例,采用年最大值法(AM)和超定量序列法(POT)两种选样方法,基于Copula方法模拟24 h暴雨遭遇日高潮位的联合分布特征,对比雨潮遭遇传统重现期和二次重现期差异,根据同频法和权函数法反推计算雨潮设计组合值。结果表明:雨潮边缘分布最优模型均为广义正态分布(GNO),不同选样方法雨量分布模型参数差异明显。雨潮之间呈现较弱的正相依性,Archimedean Copulas均能较好地模拟雨潮遭遇联合分布特征,最优模型为Gumbel-Hougaard Copula。同频法反推雨潮设计组合值,二次重现期雨量和潮位均大于传统联合重现期,POT选样的潮位大于AM。权函数法选出的雨潮设计组合值,偏重于较高的潮位,雨量设计值较小。当明确了选样方法、联合分布模型和重现期类型,给定联合重现期的雨潮设计组合值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若选择较大的雨量设计值,则潮位值变小,反之亦然。从防洪潮设计安全角度考虑,POT选样方法及二次重现期设计更为安全。
[Abstract]:Coastal urban rivers are often affected by heavy rain and tidal topping, which lead to flood disaster, so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imulation and design of the joint distribution of rainstorm and tide. Taking Xiexiang River in Shenzhen as an example, the combine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24 h rainstorm encountered with daily high tide level were simulated by using annual maximum value method (AM) and super quantitative sequence method (POT) based on Copula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recurrence period and the secondary recurrence period, the combined values of rain tide design are calculated by the same frequency method and the weight func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models of rain-tide edge distribution are all generalized normal distribution (GNO),).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arameters of rainfall distribution models with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Archimedean Copulas can well simulate the joi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in tide encounter. The optimal model is Gumbel-Hougaard Copula. The rainfall and tidal level in the secondary recurrence period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combined recurrence period and the tide level i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combined recurrence period. The design combination values of rain and tide selected by the weight function method are focused on the higher tide level and the rainfall design value is smaller. When the sample selection method, the joint distribution model and the type of recurrence period are defined, the combined value of rain tide design for a combined recurrence period is a process of fluctuation. If a larger rainfall design value is selected, the tidal level value becomes smaller, and vice vers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lood control and tide design safety, it is more safe to consider the sampling method of pot and the design of secondary recurrence period.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东省华南地区水安全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9217;51479216)~~
【分类号】:TV1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永勤;孙鹏;张强;陈晓宏;;基于Copula的鄱阳湖流域水文干旱频率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3年01期

2 许世远;王军;石纯;颜建平;;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J];地理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双;谢飞;李福育;黄勇;;负坡上均匀散粒体泥沙起动流速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年12期

2 李林林;张根广;吴彰松;高远;;正负坡上均匀散粒体泥沙起动流速的研究[J];泥沙研究;2016年05期

3 邢茹;张根广;梁宗祥;吴彰松;;床面泥沙位置特性试验研究——暴露角、纵向水平间距及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分布[J];泥沙研究;2016年04期

4 张根广;周双;邢茹;梁宗祥;;基于相对暴露度的无黏性均匀泥沙起动流速公式[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5 杨真;侍克斌;;圆中环沉沙排沙池泥沙水力计算方法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6 李乾龙;李乃稳;陈小攀;李龙国;;不同边壁条件下矩形明渠水力特性实验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年03期

7 周双;张根广;邢茹;高翔;;床面均匀沙拖曳力及上举力系数的确定[J];泥沙研究;2016年02期

8 周双;张根广;王新雷;邢茹;;均匀泥沙相对暴露度的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2015年06期

9 孟震;杨文俊;;泥沙颗粒休止角与表层沙摩擦角研究进展[J];水力发电学报;2015年10期

10 梁越;曾超;储昊;张强;;散粒土渗透破坏判别方法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5年1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ong-huan LIU;Li CHEN;Bei-ling FAN;;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w pattern and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at a 90°open-channel conflu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2年02期

2 吴岩;韩其为;白玉川;;斜坡上非均匀沙分组起动流速[J];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白玉川;陈有华;韩其为;;泥沙颗粒跃移运动机理[J];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Yan LU;Yong-jun LU;Yee-meng CHIEW;;Incipient motion of cohesionless sediments on riverbanks with ground water inje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2年01期

5 Hiroshi TERAGUCHI;Hajime NAKAGAWA;Kenji KAWAIKE;Yasuyuki BABA;;Effects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on river morphological proces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1年03期

6 孟震;杨文俊;;基于二维泥沙颗粒的相对隐蔽度初步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5期

7 刘亮;何建新;侯杰;杨力行;;点源渗流作用下泥沙起动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8 马菲;韩其为;李大鸣;;非均匀沙分组起动流速[J];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9 杨奉广;刘兴年;黄尔;杨克君;曹叔尤;;唐家山堰塞湖下游河床泥沙起动流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Non-uniform sediment incipient veloc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安·布斯盖兹;冯杰;;前海国际创意滨海城市[J];风景园林;2010年05期

2 王媛,张天新;热带滨海城市特色的理论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4年01期

3 徐惠民;丁德文;杨俊;张玉萍;叶属峰;;滨海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5期

4 渡茳;;一以贯之的生态选择[J];中华民居(上旬版);2013年11期

5 游向阳;南亚热带滨海城市绿化树种选择与规划问题的探讨[J];求实;2004年S2期

6 吴庆洲;滨海城市宏观特色的塑造[J];广东建筑装饰;1996年02期

7 孙一民,张春阳;新建筑与亚热带滨海城市特色表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7期

8 陈娟,柴寿升,赵常青;浅议中国滨海城市旅游形象塑造原则[J];海岸工程;1999年02期

9 ;山海顺沁苑:感受山海 品味尊贵[J];城市开发;2009年19期

10 廖坚;;滨海城市建筑设计探索[J];科技风;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瑶;王吉苹;;福建省滨海城市雨水适应性景观应用对策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2 黄向勇;;沿江滨海城市宜居城市评价——以宁波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立英 赵仕好;实施组团式发展 彰显滨海城市特色[N];广西政协报;2007年

2 记者 王志起;解放思想加大力度打造特色滨海城市[N];秦皇岛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彭华;高标准规划发展 提升滨海城市形象[N];东营日报;2013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世卓;“四湾一河”:深圳构筑一流滨海城市空间新格局[N];深圳特区报;2014年

5 吴仁辉;靓丽海口焕发滨海城市迷人魅力[N];中华建筑报;2006年

6 ;宜商宜居的滨海城市[N];钦州日报;2012年

7 冯新生;俄罗斯客如潮涌,滨海城市积极应对[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记者 邓新灵;实现“生态”与“生活”紧密结合[N];广东建设报;2012年

9 记者 扶建邦;给游客更多地展示滨海城市的靓丽[N];北海日报;2014年

10 张丹平;唐海投巨资推动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超;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力;基于DEA模型的我国主要滨海城市旅游效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宁;滨海城市旅游景观设计探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3 段飞;滨海城市高校生态网络模式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4 高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及防灾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冯祥源;滨海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D];天津大学;2014年

6 苗群英;北方滨海城市景观带游憩空间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

7 刘阳;山东滨海城市旅游业生态位测评及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孙翔;海洋文化符号在北方滨海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9 翁少滨;福建省特色滨海城市构建中的园林景观构成探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苗小倩;滨海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76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176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3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