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速度势法的水电站进水塔弯曲自由振动解析解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to solve the bending free vibration of water intake tower of hydropower station based on velocity potential analysis algorithm. The main str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ake tower are analyzed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ified and assumed by introducing the analytical algorithm of fluid velocity potential. The bending free vibration frequency equation of water intake tower is derived from the distributed parameter beam system.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problem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Laplace equation of velocity potential. The bending free vibration equation of intake tower is established by the express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water pressure. The vibration equation is derived and the frequency equation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mode and frequency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 by means of mathematical software programming. The derivation process shows that the fluid velocity potential method is to transfer the water body into the mass associated with the vibration of the tower body and attach it to the structure, thus affecting the vibration of the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e numerical metho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are analyzed, 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s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bending free vibration problem of the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intake tower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water,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water intake tower in the next step.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市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154;51479165)~~
【分类号】:TV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虎;李f;张建伟;;基于流固耦合的高耸进水塔动水压力分布研究[J];水力发电;2012年06期
2 周叮;计及表面波的圆环形贮液容器的弯曲自由振动[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4年09期
3 陈怡然;白烨;;考虑表面波部分潜入水中椭圆柱体的扭振分析[J];河北工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4 周叮;贮液圆筒在水中的弯曲自由振动[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0年05期
5 周叮;贮液椭圆筒在水中的横向自由振动[J];应用力学学报;1989年04期
6 朱永谊,翁智远,吴家龙;考虑液面晃动和液体可压缩影响时的柱水耦联振动[J];力学学报;1989年06期
7 周叮;;考虑表面波的贮液圆筒的弯曲自由振动[J];振动与冲击;1989年03期
8 张悉德,张文;部分埋入水中椭圆柱体弯曲自由振动[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6年09期
9 张悉德;部分埋入水中悬臂圆柱体的弯曲自由振动[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2年04期
10 董育坚;矩形截面进水塔的地震动水压力计算[J];水利学报;198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康宁;王媛;宋志强;刘云贺;张希;;基于速度势法的水电站进水塔弯曲自由振动解析解[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年04期
2 曹伟;刘云贺;党康宁;郑晓东;陶磊;;进水塔塔背回填抗震设计优化研究与动态响应[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年03期
3 党康宁;刘云贺;王媛;孔麟;岳啸;;水电站进水塔动水压力研究和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2017年04期
4 党康宁;刘云贺;王媛;张小刚;;水电站进水塔启闭机房排架振动特性[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年04期
5 刘少文;林泽峰;杨翊仁;;部分入水悬臂梁的自由弯曲振动固有特性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年10期
6 刘建峰;;基于ADINA流固耦合的进水塔自振特性分析[J];陕西水利;2015年03期
7 王元战;王朝阳;;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水中桩基结构振动特性分析[J];水道港口;2013年01期
8 张豪;;水-桩-土相互作用对水下柱体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2年13期
9 徐杏华;;钢筋混凝土环形贮液容器的固有频率[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邹时智;傅仁毅;李彦彦;;地面运动激励下水中圆锥形柱腿的动力响应[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信;李忠献;;动水压力作用对深水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2 张社荣;黄虎;;考虑地震行波效应的大型水电站高耸进水塔群响应分析[J];水利学报;2009年09期
3 王国辉;柴军瑞;杜成伟;;坝库系统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简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年04期
4 席仁强;陈国兴;王志华;;考虑流固耦合的水中结构物地震反应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2009年02期
5 陈江;张少杰;闵兴鑫;;坝体—库水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王进廷,杜修力,张楚汉;重力坝-库水-淤砂-地基系统动力分析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7 岳宝增,刘延柱;带自由液面Navier-Stokes流动问题的ALE分步有限元方法[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3年04期
8 王建军,李其汉,朱梓根,陆明万,张雄;自由液面大晃动的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力学季刊;2001年04期
9 陈大宏,李炜;自由表面流动数值模拟方法的探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1年02期
10 缪国平,刘应中;水波及其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新时期海洋高科技中的水波动力学问题之一[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国平,刘应中;有限深水表面压力脉动产生的速度势与二阶绕射问题的辐射条件[J];中国造船;1989年04期
2 唐友刚,张泽盛,李长升,杨春晖;无锚固储液罐流体速度势及简化模型[J];水利学报;1997年09期
3 王同庆;回转体垂直出水的一种非线性计算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2年04期
4 贺五洲,高奇华;轴对称问题线元上分布奇点的诱导速度势和诱导速度[J];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5 毛筱菲;时域速度势和流体动力的数值计算[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6 刘超,刘惠枝;用亚参元解势流场[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7 闫锦;于洪亮;宋玉超;;矩形液箱内液体晃动分析计算[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8 周华伟;张洪生;;波浪在半球上绕射的解析解[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9 周其斗,彭英声,徐德嘉;船舶横摇二维辐射问题的二阶解及其试验研究[J];中国造船;1990年01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黎爱兵;张立凤;;计算有限区域流函数和速度势的新方法及在台风诊断中的应用[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黎爱兵;张立凤;臧增亮;;有限区域流函数和速度势计算的新方法及其在台风诊断分析中的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热带气旋科学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周斌珍;宁德志;齐江辉;;基于速度势分离法的波物相互作用全非线性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计算流体力学[C];2014年
4 黎爱兵;王秋良;臧增亮;李振中;;有限区域求解流函数和速度势的迭代调整方法及其收敛性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7第三届研究生年会[C];2011年
5 周玉淑;高守亭;;有限区域风场分解方法及其应用[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本文编号:2177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17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