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单弹簧联结单元法的白鹤滩拱坝孔口配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发布时间:2019-03-11 07:48
【摘要】:采用单弹簧联结单元法及混凝土四参数损伤模型,对施工期工况下白鹤滩拱坝的6~#底孔结构进行了钢筋混凝土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配筋对孔口结构应力状态的影响,以及配筋后混凝土的损伤情况、钢筋应力分布及裂缝开展宽度等。结果表明,加入钢筋对该孔口大部分区域的混凝土应力影响不大,但会使大梁、下游闸墩等拉应力较大部位的应力状态有所改善;该孔口中仅在大梁与闸墩结合处发生轻微损伤,加入钢筋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损伤的增大和扩展;6~#底孔中钢筋应力不大,裂缝开展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Abstract]:Based on the single spring connection element method and the concrete four parameter damage model, the three dimensional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of the 6 # bottom hole structure of Baihetan arch dam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three dimensional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he influence of reinforcement on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orifice structure, the damag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steel bars and the width of crack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steel bar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stress of concrete in most areas of the orifice, but it can improve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large beam, downstream pier and other parts of the concrete under tensile stress. There is only slight damage at the combination of beam and pier in this hole, and the increase and expansion of damage can be restri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by adding steel bar. 6 the stress of steel bar in bottom hole is small and the width of crack development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code.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1034)
【分类号】:TV6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黎;;高风荷载地区的典型配筋方法[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7年01期

2 杨光英;;采用成组配筋的柱[J];建筑结构;1983年01期

3 尚仁杰;李俊安;吴转琴;周建锋;;现浇混凝土简支异形板最优配筋方法研究[J];建筑结构;2011年01期

4 任振甲;冷轧扭钢筋与普通钢筋混合配筋问题[J];建筑技术开发;1999年05期

5 黄炎生,郑华彬,蔡健;基于结构有限元分析结果的配筋程序设计及应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2期

6 刘向红;新旧规范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配筋的比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1期

7 宋雄彬;谭学民;;既有建筑结构构件安全性鉴定中框架柱计算配筋量的作用分析[J];广州建筑;2010年04期

8 刘建明;关于坝体廊道配筋的探讨[J];四川水力发电;1995年01期

9 陈汝津;弹性应力配筋的应用探讨[J];广西水利水电;2004年02期

10 李云峰;;窄梁和宽扁梁的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颜卫亨;吴东红;张兴武;;多排配筋矩形截面钢筋砼柱的配筋量计算[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2 边保林;张志宏;金新阳;;增加截面配筋量对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边保林;张志宏;金新阳;;增加截面配筋量对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张国菁;叶燕华;;中美砌体规范配筋砌体柱设计方法比较[A];砌体结构理论与新型墙材应用[C];2007年

5 王军;缪志伟;经杰;;有粘结集中配筋形式在预应力平板中的工程应用[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亚飞;基于温度场改良条件下箱体复合结构合理配筋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2 刘波;水工压力隧洞衬砌配筋方法探讨[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8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438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5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