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工作性态监测评估的云模型及其应用
[Abstract]:Dam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dam safety management. Based on cloud model theory, a new model of dam working behavior evaluation is discussed. The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deformation behavior, seepage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dam working behavior capacity based on cloud model and combined weighting method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da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actors, this model calculates the nume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dam performance grades, and combines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factors and the forward normal cloud generator. The comprehensive determination degree of the sample to be evaluated is obtain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level of the dam. The result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evaluation method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or dam performance classificatio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reliable results. It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analysis of other similar problems.
【作者单位】: 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30) 水利部中央水利前期工作项目(2010518)
【分类号】:TV69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若秀;;大坝水环境对坝体混凝土的腐蚀评价[J];东北水利水电;2015年11期
2 贾军;黄铭;郭丹丹;;约束型ME-PP模型在大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4年05期
3 沈进昌;杜树新;罗yN;罗季阳;杨倩;陈志锋;;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2年06期
4 魏迎奇;张申;;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大坝渗漏分析与预测[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王迎超;孙红月;尚岳全;祝末;;基于特尔菲 理想点法的隧道围岩分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6 江沛华;汪莲;;基于变权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在大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4期
7 魏迎奇;孙玉莲;;大坝沉降变形的灰色预测分析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苏怀智;顾冲时;吴中如;;大坝工作性态的模糊可拓评估模型及应用[J];岩土力学;2006年12期
9 苏怀智;吴中如;顾冲时;;大坝工作性态模糊可拓评估的基本原理[J];岩土力学;2006年11期
10 吴云芳,李珍照,徐帆;BP神经网络在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伟;刘淑敏;冯其红;张国兄;巫聪;郭睿;;基于云模型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J];断块油气田;2017年04期
2 范鹏飞;;大坝工作性态监测评估的云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7年03期
3 梁巧秀;张旭;吴顺鹏;张俊涛;袁克强;;温度对GM(1,1)模型预测大坝沉降值影响的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7年06期
4 陈志强;高成城;;大坝安全性状综合评价方法[J];人民黄河;2017年06期
5 林世岗;陈军生;张仁平;;基于实时数据的油料保障任务分配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年05期
6 张涛;;大坝工作性态安全评估模糊云模型及其应用[J];水力发电;2017年05期
7 李奎;邢玉玲;谭炳卿;黄子谦;焦军;赵炎;;基于云模型的黄河流域火电行业用水定额评估[J];人民黄河;2017年05期
8 黄大伟;刘斌;戴吾蛟;;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五强溪大坝多测点位移模型[J];工程勘察;2017年05期
9 陈涛;黄铭;;基于改进物元的大坝基岩安全评价[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年04期
10 李志强;康钦容;;改进的AHP法在岩石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玮;赵玉宇;;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在玉米沟灌模式优化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年01期
2 张帅;苏怀智;崔书生;;基于AHP—信息熵的大坝安全性态模糊综合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12年02期
3 缪萍萍;董增川;李庆航;李琪;张媛慧;惠蕾;;投影寻踪模型在地表水环境质量后评价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5期
4 张建东;赖建清;范舟;王雄军;李德胜;王建武;周继华;;理想点法在太原盆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评价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9年02期
5 刘强;沈振中;聂琴;丁长青;;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多层次大坝安全综合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08年06期
6 袁诗龙;王金山;;基于熵权理想解法的炮兵C~4ISR系统效能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12期
7 田旦;许才军;郭玉斌;;灰色动态组合模型及其在大坝变形预测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8年06期
8 宫凤强;李夕兵;高科;;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突变级数法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黄滨;;理想点法综合评价学生英语成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李长春;叶少有;;基于变权法的模糊评判在土石坝老化评估中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冲时,李雪红;连拱坝的工作性态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0年10期
2 苏怀智;吴中如;顾冲时;;大坝工作性态模糊可拓评估的基本原理[J];岩土力学;2006年11期
3 杨阳;金秋;徐波;;大坝工作性态的多层次灰色关联趋势模型[J];人民黄河;2010年11期
4 吴中如,顾冲时,李雪红,张启琛,夏传明,张百川,汪孟春;佛子岭、梅山两座连拱坝的工作性态研究[J];大坝与安全;1999年04期
5 刘晓青,李同春,夏颂佑,李玉池;接头型式对冶勒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防渗体系工作性态的影响[J];四川水力发电;2000年S1期
6 谢守亮,冯兴常;葛洲坝大江电站厂房坝段结构工作性态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1993年02期
7 郭兴文;明宇;杨杰;蔡新;江泉;;基于新型本构模型的胶凝砂砾石坝抗震工作性态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12期
8 张治军;孙铭懋;苏华;;大坝工作性态整体安全度的模糊马尔科夫过程[J];人民黄河;2009年02期
9 周建强;三门峡工程353平硐工作性态分析[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6年06期
10 曹邱林;张利青;周济人;倪言波;;隔水墙工作性态的有限元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帆;张国新;刘有志;;层间水力渗透破坏对拱坝工作性态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建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期与蓄水期工作性态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2 白兴平;高拱坝特殊工况坝体结构工作性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陈芳芳;拱坝培厚加固新老坝体结合面工作性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54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45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