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9 06:01
【摘要】:本文采用三维水沙数学模型,根据不同重现期洪水的设计水沙条件,对黄河下游花园口至艾山河段的去生产堤方案和两道防线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重点关注了两种治理方案下不同场次洪水的演进过程、河道冲淤、输沙特性和典型滩区的分洪退水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与去生产堤方案相比,两道防线方案中的洪水演进过程因防护堤的运用方式而在不同场次洪水中差异明显;同时两道防线方案可有效地保护滩区,减缓滩区大规模的淹没,发挥防灾减灾的功效;此外,从输沙能力变化和冲淤分布比较来看,两道防线方案较去生产堤方案可提高河道的输沙能力,减少河道的淤积。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water and sedimen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water and sediment conditions of flood in different recurrence periods, the deproduction embankment scheme and two defense line schemes from Huayuankou to Aishan River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re simulated and calculate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different flood under the two control schem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 scouring and silting, sediment transport and flood diversion and drainage in typical beach area are paid attention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scheme of removing production embankment, the flood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two defense line scheme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flood fields because of the application mode of protective embank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 defense lines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beach area, slow down the large-scale inundation of the beach area, and play the rol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addition,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ange of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couring and silting, the two defense line schemes can improve the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of the river and reduce the deposition of the river.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2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102,91547204)
【分类号】:TV147;TV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强;;河道治理的丁坝设计[J];水道港口;1981年04期

2 薛春汀;刘健;孔祥淮;;1128—1855年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对中国东部海域的影响[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05期

3 李东,杨向辉,田玉青,石国安;黄河下游河道断流情况及特点[J];人民黄河;1997年10期

4 齐璞;对黄河下游河道认识的突破[J];科技导报;2000年11期

5 陈建国,邓安军,戴清,周文浩;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特点及其水文学背景[J];泥沙研究;2003年04期

6 胡春宏;陈建国;孙雪岚;郭庆超;;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状况评价与治理对策[J];水利学报;2008年10期

7 张永昌;非汛期引水引沙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J];人民黄河;1995年02期

8 戴民;;河道渗漏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13年05期

9 陈志清;5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河道的萎缩及其原因[J];地理研究;1995年03期

10 赵业安,周文浩;“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研究综述[J];人民黄河;199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韩巧兰;张厚军;赵连军;孙占盈;王英;李广好;;黄河下游河道数学模型介绍与验证[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常温花;姚文艺;王德昌;;黄河下游河道萎缩机理和“小水大灾”效应探讨[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3 赵新建;董年虎;夏修杰;;黄河下游河道九年设计水沙系列水位变化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C];2005年

4 董年虎;高际平;夏修杰;赵新建;;黄河下游河道未来15年冲淤变化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C];2005年

5 江恩惠;赵连军;黄晓霞;张清;;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黄河下游河道减淤效果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6 苏运启;李清杰;张汝军;王宗文;;黄河下游河道滩槽阻力特性变化分析[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俊奇 杜鹏生 曹金刚 彭立新(作者单位:沁阳河务局);解决黄河下游河道游荡性问题的建议[N];黄河报;2007年

2 许志辉;卫星遥感表明:黄河下游河道过流能力显著增强[N];中国测绘报;2005年

3 齐璞 齐宏海 黄委科技委委员;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潜力有多大[N];黄河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连军;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与河口演变相互作用规律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陈建国;黄河下游河道萎缩机理与基本输水输沙通道规模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阮雪景;黄河下游河道冰动力行为二维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假冬冬;非均质河岸河道摆动的三维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梁卉;黄河包头段弯曲河道水流特性及河道冲淤特性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2 孙高虎;水沙变异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纵横剖面的响应[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3 黎春蕾;河道地貌与水位特征的空间定量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王伟;1964-2012年黄河尾闾河道中淤变化特征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5 钟娜;复式河道一维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7年

6 谢景奇;水沙过程对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7 张敏;黄河下游河道横断面形态演变特点及调整规律探讨[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凤龙;内蒙古河道边界条件改变对洪水横向冲淤作用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02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502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