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RS的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01:44
【摘要】:江西省作为旅游大省,是高山名胜景区众多的省份,每年接待上亿次游客。然而高山名胜景区也是山洪灾害高发区,如何有效的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人群伤亡事件的发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风景区为研究对像,依托江西省水利厅项目《基于GIS和RS对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调查与防治区划研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处理能力,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区范围进行山洪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区划,结论如下:1、根据实地野外勘查,研究区共采集了64个山洪灾害样本点,其中发生滑坡灾害有50处,崩塌灾害16处,泥石流灾害2处,溪河洪水灾害2处(部分样本点多种灾害同时发生)。通过对已发生山洪灾害体结构和内因的研究,可以得出山洪灾害主要受降雨、坡度、坡向、高程、断裂构造、植被、灾害点密度等因素影响。通过灾害点分布,发现研究区人员活动越频繁,发生山洪灾害的频率越高。石门涧水系发生山洪灾害次数比其他水系更多,分布范围更广;山顶发生的山洪灾害比山体发生山洪灾害更多。2、在研究和分析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从诱导因素、形成因素和发育因素三个角度出发,合理的选取了10个山洪灾害危险评价指标,然后基于ArcGIS平台完成了评价指标提取及相应图层生成,再利用层次分析法模型进行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并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和极低危险区。3、易损性评价为了突出了高山旅游景区的社会属性特征并考虑其指标的可量化,本文选取旅游景点、上山道路、山顶公路、旅游线路和建筑物五个因子,然后再结合层次分析法模型,运用ArcGIS的数据处理模块中的栅格计算器将研究区划分为高易损区、中易损区、低易损区、极低易损区4个易损区域。4、风险性评价和区划是建立在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风险性计算的模型,利用Arc GIS栅格相乘功能对研究区进行风险性评价和区划。利用已调查的山洪灾害点对区划图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山洪灾害点高度吻合于本文所得出的风险区划图,也从侧面证实了本文所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生成的风险区划图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5、区划结果显示,高风险区占总面积1.44%。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山顶及大部分景点影响区域中,中风险区占总面积15.06%。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庐山山顶部分区域、绝大部分上山公路附近、少数景点分布、靠近九江市区和九江县赛阳镇山脚的区域,低风险区占总面积39.01%。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山脚四周区域,极低风险区占总面积44.49%。极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庐山山顶和山脚中间区域。
【图文】: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图 3.1 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类型图Fig3.1 Type of mountain flood disaster区占多数的山洪灾害类型,据调查结果显示,发生滑坡 70%;滑坡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于好汉坡水系、路、风景点、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依山或高坎下的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87;X43
【图文】: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图 3.1 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类型图Fig3.1 Type of mountain flood disaster区占多数的山洪灾害类型,据调查结果显示,发生滑坡 70%;滑坡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于好汉坡水系、路、风景点、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依山或高坎下的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87;X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琦;张林波;刘成程;张海博;;基于GIS的福建闽江上游山洪灾害风险区划[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年04期
2 孙欣;林孝松;何锦峰;韩赜;;基于GIS的山区危险性评价与分区[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3 王荣U
本文编号:2645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645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