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植被作用下流速及含沙量垂线分布试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V133
【图文】:
2.1 试验装置与仪器本试验是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模型黄河”试验基地循环可变坡水槽内进行的。试验水槽循环系统如图 2.1 所示。水槽长 60m、宽 0.6m、高 1.0m,水槽底部及边壁为钢化玻璃材质,变坡范围为 0~3%,进水口加水流量 0~140L/s,进口加沙含沙量 0~500kg/m3。水槽前端设有搅拌池,进水前池及平水格栅,末端设有可自动调节尾门装置,水槽上部设有活动支架,方便仪器的安放。为方便模拟植被的安放,在距水槽进水口 13m 处开始铺设厚度为 0.003m 的PVC 板,并在板上钻有与模拟植被直径相同尺寸的小孔,设置试验段长为 8m,试验段前后均铺设有一段 2m 长的未钻孔的相同材质的 PVC 板,并在 PVC 板前后用水泥砂浆做了 1:4 的抹坡,用于过渡和稳定水流。为严格控制试验水流为均匀流,在水槽布设植被段沿程每隔 0.5m 设有刻度尺(共计 12 个),精度达 0.001m。试验流量及水位采用北京尚水公司研制的流量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流速测量使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旋桨式流速仪,模拟植被尺寸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精度为 0.2mm。
魉僖牵噙D庵脖怀叽绮饬渴褂糜伪昕ǔ卟饬浚噘鄐任?0.2mm。图 2.1 水槽布置示意图2.2 试验材料河道中种植有乔木、灌木及芦苇等植被,植被特性各不相同,为此本试验选取了刚性和柔性两种模拟植被作为研究对象,既具有广泛适用性又具代表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为威;周济人;奚斌;;含植物河道水流紊动特性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赵连权;白晓华;李丰超;刘辉;程君;;含天然沉水植物明渠紊流特性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11期
3 蒋北寒;杨克君;曹叔尤;陈梁;;基于等效阻力的植被化复式河道流速分布研究[J];水利学报;2012年S2期
4 丁瑞;洪大林;姬昌辉;;含沉水植物河道水流流速特性研究[J];吉林水利;2012年05期
5 刘昭伟;陈永灿;朱德军;惠二青;江春波;;灌木植被水流的流速垂向分布[J];水力发电学报;2011年06期
6 王洁琼;槐文信;李志伟;;水浮莲型生态河道水流纵向流速垂线分布规律[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4期
7 芦振爱;杨具瑞;程浩亮;凌祯;李君宁;;滨岸带植物对水流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8期
8 王忖;王超;;含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水流紊动特性[J];水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9 刘锋;阎洁;邱秀云;周著;;推移质泥沙在植物“柔性坝”上游段的输移特性[J];人民黄河;2010年06期
10 惠二青;江春波;潘应旺;;植被覆盖的河道水流纵向流速垂向分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君宁;植物—水流—泥沙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2 罗晶;湿地植物生长对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1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2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