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遥感反演的海阳离岸海域悬浮泥沙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09:18
【摘要】:山东省海阳市近年来大力推动海洋经济,促进整体发展。借助临海建设的海阳港和海阳核电站两大工程引进大量相关产业;同时,依托 海阳万米海滩‖提升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集群。但是人类活动加剧必然会影响近岸水体中悬浮泥沙的变化,对环境造成影响;其次,海岸工程的建设会给对相关的邻近海域悬浮泥沙的分布状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程度,需要对海阳市附近海域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遥感技术因其具有跨度大、时间长、实时同步、尺度多种等特点,在对海洋环境监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海阳海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遥感技术对该区域的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本文选用2004-2017年不同时期的Landsat 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影像,根据2014年海阳核电站附近多组同步实测数据,根据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海阳海域表层悬浮泥沙浓度的多组经验反演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并对比分析悬浮泥沙的不同季节的年际分布特点。ETM+数据夏冬两季季反演模型精度分别为82%和77%,OLI数据反演模型的精度为86%,可以依据建立的模型分析研究区悬浮泥沙分布特征。进一步结合GOCI(Geostationary Ocean Imager)数据,利用STARFM(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生成OLI数据产品和GOCI数据产品的融合图像。GOCI原始数据反演精度为44%,融合图像将反演精度提升了到64%,该融合数据覆盖了研究区从高潮到低潮的完整变化,据此分析了研究区悬浮泥沙分布随潮流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悬浮泥沙分布特征主要是受河流输沙和海洋动力条件的双重影响。在波浪作用下丁字湾内沉积泥沙发生再悬浮现象,随潮流输运,总体趋势为自西向东,提升了研究区整体的悬浮泥沙浓度,同时由于季节天气状况变化,研究区冬季悬浮泥沙浓度高于夏季。工程建设影响了海阳港至核电站之间海域的潮流状况进而干扰了悬浮泥沙浓度的变化,但从长时间序列来看研究区内工程施工前后悬浮泥沙浓度相对稳定,研究区海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一定的时间跨度范围内,利用遥感技术对海阳市邻近海域悬浮泥沙分布进行反演分析,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和数学模拟结果,可以得出研究区内的整体特征和人类海岸工程建设产生的影响,较好的揭示了环境的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148
【图文】:

地理位置,采样点,滤膜,抽滤


图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采样点分布Figure 2.1 The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and sampling point diagram.2.2 数据处理方法本文选取的实测数据为 2014 年 7 月 14 日、2014 年 12 月 29 日以及 2015 年1 月 6 日在海阳核电站附近海域测量的悬浮泥沙数据(站点见图 1)。本次实测选取了 12 个采样点,每小时采取表层水样一次。采样使用卡盖式采样器获取悬移质含沙量水样,装水样的容器均事先清洗干净,取水样后,立即将水样装入容器内并盖紧。样品采回后采用两套 5 联过滤器同时进行现场抽滤,滤膜孔径为0.45 m。过滤时放置空白膜进行校正,校正膜约占总体样品量的 10%。含沙量的测定采用重量法测定,根据抽滤前后滤膜重量的变化得出含沙量(mg/L)。

示例,图像


OLI图像示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宇威;唐丹玲;刘宇鹏;;南海岛礁附近悬浮泥沙时空分布的遥感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9年02期

2 林纪江;胡日军;朱龙海;冷星;袁晓东;刘成;;潮流作用下蓬莱近岸海域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J];海洋地质前沿;2017年12期

3 邓杰;程宗毛;;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时间序列模型和预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4 陈勇;韩震;杨丽君;徐俊杰;刘曦;;长江口水体表层悬浮泥沙时空分布对环境演变的响应[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2年01期

5 戴茜;单红仙;崔文林;贾永刚;;悬浮泥沙含量与电导率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4期

6 邬国锋;崔丽娟;纪伟涛;;基于时间序列MODIS影像的鄱阳湖丰水期悬浮泥沙浓度反演及变化[J];湖泊科学;2009年02期

7 王繁;凌在盈;周斌;宋立松;王新;;MODIS监测河口水体悬浮泥沙质量浓度的短期变异[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8 唐建华;梁斌;李若华;;强潮河口悬浮泥沙浓度垂向结构分析——以杭州湾乍浦水域大潮期为例[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9 李洪灵;张鹰;姜杰;;基于遥感方法反演悬浮泥沙分布[J];水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10 乐华福,林寿仁,赵太初,陈立娣;近海Ⅱ类海水反射率与表面悬浮泥沙相关性的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良明;张红梅;;基于MODIS数据的两种悬浮泥沙分布遥感方法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潘昀;程永舟;李青峰;杨小桦;;破碎波作用下沙坝附近悬浮泥沙浓度试验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5河口治理与保护[C];2013年

3 蒋雪中;周云轩;何青;;遥感记录的河口悬浮泥沙场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响应[A];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高祥宇;李

本文编号:2731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731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8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