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垂直轴潮流能水轮机叶型及导流罩的性能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16:38
   潮流能是一种不竭的清洁可再生资源,研发潮流能发电技术与装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水轮机是潮流能发电装置的核心部件,同时,在水轮机外部设置导流罩以增加潮流流速是一种提高装置获能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仿真模拟为主、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为辅的方法,以Savonius型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优化与性能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使用FLUENT建立二维仿真计算模型,用以潮流能垂直轴水轮机的模拟分析。结合相关研究与模型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适用性。采用该模型对基本S型水轮机进行非定常计算,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性能曲线,发现最优尖速比系数为1.0,最大功率系数为25.49%。(2)运用二次Bezier函数对基本S型水轮机进行优化。引入斜度与拱度,设计出不同型式的两叶片水轮机,并进行多种工况下的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斜度条件下,拱度为5/6的叶型具有更优良的工作性能;最优叶型为斜度与拱度均为5/6,其最优尖速比系数为1.4,最大功率系数为0.3291,比基本S型水轮机提高了29.09%。(3)设计结构简单的单向导流罩装置。在尖速比系数为0.4的工况条件下进行参数优化,最优参数组合是α角为50°、β角为40°、距离L为5/6R。加装导流罩的优化后水轮机的最大功率系数为0.3902,比单纯的优化后水轮机提高了18.57%,比基本S型水轮机提高了 53.05%,但是,在尖速比系数高于1.2的工况下不适宜采用。(4)搭建潮流能垂直轴水轮机发电模拟装置。装置主要包含有:潮流模拟部分、水轮机运动部分、数据采集部分及相关的试验台与附件。叶型优化部分的模型试验表明优化后水轮机的工作性能优于基本S型水轮机,与仿真结果相互验证。
【学位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743.1;TK730.3
【部分图文】:

发电装置,潮流,水轮机


水轮机属于潮流能能量转换装置,是整个发电装置的关键部分,其性能与装??置整体的性能息息相关[|71。按照水轮机结构形式划分,现在世界上的潮流能获取??装置主耍有水平轴式和垂直轴式,其基本分类如图1.1所示1|8]。随着潮流能发电??技术的发展,水轮机的分类也在不断改变,种类不断丰富,各种类型也在互相借??鉴、组合。??水t袖瀾流能水轮机??i?厂4?m力嘲水轮机??能??????n?一一-啦6轴潮流能水轮机—^升力1彳水轮机??屢????1?升祖浞含唞水轮机??挂鴻水娓式发电装H??图1.1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基本分类??Fig.?1.1?The?classification?of?power?flow?energy?capacitated?devices??1.3.1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水平轴式水轮机,也可称为轴流式,工作时,来流方向平行于旋转轴,利用??潮流流动产生的能量推动水轮机旋转,将流体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该水轮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常见的大型风力机类似,由于在风力??发电中已经研宄较多,有较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因此其在潮流能发电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也被称为“水下风车”。水平轴式水轮机的水轮机旋转平面垂直??于转轴,与来流方向正对,叶片在径向上绕轴心旋转。??从冃前的研究来看

垂直轴,水轮机,变距桨


興型设计资料,也可采用专业的软件进行设计。同时,类似于船舶使用变距桨,??近儿年的设计也开始出现水轮机叶片桨距可调的设计,改善了水轮机的工作性能。??水平轴式水轮机是目前研究基础最好、发展最快的类型,其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功率输出波动率较小,最重要的是获能系数高于其他类型。近几年的研宄也进???步的推动了该荆水轮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实际应用项目较多,部分装M己经能??够实现并网发屯,商业化和规模化的前景较好。??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站:叶片结构复杂,对加工工艺有较高的要求;叶根??处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对叶片材料和安装方式也提出了一定要求;位置处??的叶片切向速度不同,在叶尖处极易出现空泡现象;工作性能受流向的影响较人,??来流乃向改变后,水轮机基本上无法工作,虽然变距桨式的设计"丨以改荇这个H??题,但是这种方法也会导致加工难度大幅度提升。??丨.3.2垂直轴潮流能水轮机??旋转轴垂直于来流方向的被称为垂直轴式水轮机。根据水轮机转动力矩的1:要??

水轮机结构,导流罩,水轮机


10% ̄20%〇??Wahyndi?B等1 ̄将扩散器设计与Savonius水轮机相结合,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导??流罩型式(如图1.5),其结构分内外两层,内层在基本S型水轮机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过渡叶片,在外层有直线型的导流板。当过渡叶片的端部与外侧的导流板接??触时,在S型叶片的凹侧形成类似扩散器的结构,实现增大流体速度、提高做功效??率的目的。?????I??图1.5带新型导流罩的水轮机结构示意??Fig.?1.5?Structure?of?the?turbine?with?new?type?deflector??Elbatran?A曰等[35]对管道式喷嘴型Savonius水轮机进行了性能研宄,通过对六??种不同的管道喷嘴设计的性能对比,发现管道喷嘴系统提高了水流速度,叶尖速??比系数为0.73时,最大功率系数为0.25,与传统S型水轮机相比,增加了约18%。??Dinesh?Kumar等研宄了螺旋形Savonius水轮机的工作性能优化方案,其侧M??点在于水轮机的应力波动与材料强度,结果表明,采用增强技术可以提高水轮机??性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忻;郭佩芳;;我国潮流能资源开发评述[J];海洋湖沼通报;2011年01期

2 丁晓;李洪远;;潮流能发电的潜在环境影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经济;2011年04期

3 张瑞;吕忻;郭佩芳;;我国潮流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标准问题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2年S1期

4 王项南;王静;李雪临;朱锐;路宽;吴迪;杨磊;苑苓苓;;潮流能发电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2013年03期

5 吕新刚;乔方利;;海洋潮流能资源估算方法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6 王刚;厉文超;王树杰;王建国;李坤;;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开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4期

7 吕新刚;乔方利;赵昌;夏长水;;海洋潮流能资源的数值估算——以胶州湾口为例[J];太阳能学报;2010年02期

8 巩冰;朱丽娟;游江;;海洋潮流能发电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0年08期

9 李波;李龙;杨丽;杨雪林;肖玉平;;潮流能的利用及研究状况[J];太阳能;2010年09期

10 唐志波;韩志;丁广佳;姜云鹏;龚希武;王晋宝;;采用二维潮流数值模拟估算海洋潮流能资源储量[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晓航;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叶片设计与水动力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2 马舜;水平轴潮流能转换系统能量转换率及功率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萧;共水平轴潮流能自变距双透平技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郭伟;新型竖轴潮流能转换装置数值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荆丰梅;一种新型漂浮式潮流能装置水动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良乾;垂直轴潮流能水轮机叶型及导流罩的性能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

2 姜海龙;潮流能水轮机传动系统设计及均载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3 李振宇;潮流能水轮机制动策略及实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4 龚彪;水轮机超级储能电气制动装置及其多指标非线性控制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5 丁翔;潮流发电水轮机变桨距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6 张媛;海上可再生能源试验平台概念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7 姚小元;潮流能水轮机叶片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8 吕忻;潮流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标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安佰娜;潮流能发电场尾流场数值模拟及其多机组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袁金雄;潮流能提取水动力响应数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5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65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6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