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道路改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5-18 11:07
堤防道路作为堤防和道路的结合体,一侧临江挡水、另一侧临布置有市政建筑物、防洪设施等构造物,以及农田、林地等自然资源土地,其地理位置特殊、环境因素多变,堤防道路改造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解决防洪、交通等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道路与堤防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堤防道路属于交叉学科,目前关于堤防道路的改造技术要求研究较少。以严格执行堤防防洪标准、保障行洪安全、不影响堤防原有功能为原则,按道路位于堤顶和道路位于堤脚2种工况、向背江侧拓宽和向临江侧拓宽2种方向,提出了4种堤防道路改造技术方案,研究了路基高度、路基控制不均匀沉降的改造技术、与压浸台结合的路基结构,并提出了堤防道路改造全要素理念。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江北快速路、长江主轴右岸大道,可为类似堤防道路的改造设计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37(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堤防道路断面改造方案研究
2.1 堤防道路断面改造原则
2.2 道路位于堤顶工况的改造方案
2.2.1 向背江侧拓宽
2.2.2 向临江侧拓宽
2.3 道路位于堤脚工况的改造方案
2.3.1 向背江侧拓宽
2.3.2 向临江侧拓宽
3 堤防道路路基改造技术研究
3.1 路基高度研究
3.2 与堤顶结合的路基控制不均匀沉降技术研究
3.3 与压浸台结合的堤防道路路基结构研究
3.3.1 路基工作区深度研究
3.3.2 与压浸台相结合的路基结构方案研究
4 堤防道路改造全要素理念应用研究
4.1 全要素设计理念定义
4.2 堤防道路改造全要素理念内容
(1)统筹道路和堤防建设:
(2)统筹交通和景观建设:
(3)统筹车行交通和慢行交通建设:
(4)统筹文化和旅游建设:
4.3 堤防道路改造全要素理念应用
4.3.1 座椅式护脚
4.3.2 人行道铺装
5 工程应用
5.1 武汉市江北快速路
5.2 武汉市长江主轴右岸大道
6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性能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指标[J]. 涂慕溪,严二虎,陈礼彪,曾俊铖,肖光书. 公路交通科技. 2019(09)
[2]“堤路结合”项目关键技术要点研究——以南安市“两溪一湾”项目为例[J]. 陈桂福,陈丹妮.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01)
[3]我国堤防道路研究与技术进展[J]. 郝伟,樊恒辉,张争奇.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10)
[4]广州市南沙区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以海滨路为例[J]. 吴婷婷. 公路与汽运. 2018(03)
[5]滨水高堤路拓宽差异沉降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J]. 李国林,宋春雨,李硕娇,孙磊,季永兴.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06)
[6]城市堤路结合建设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以武汉市滨江大道建设工程为例[J]. 汪小茂,高红艳,李亮. 人民长江. 2011(20)
[7]城市防洪堤与城市道路结合工程的设计探讨[J]. 卢臻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6(04)
博士论文
[1]堤防道路分类分级与设计研究[D]. 郝伟.长安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研究[D]. 唐川杰.东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93684
【文章来源】: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37(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堤防道路断面改造方案研究
2.1 堤防道路断面改造原则
2.2 道路位于堤顶工况的改造方案
2.2.1 向背江侧拓宽
2.2.2 向临江侧拓宽
2.3 道路位于堤脚工况的改造方案
2.3.1 向背江侧拓宽
2.3.2 向临江侧拓宽
3 堤防道路路基改造技术研究
3.1 路基高度研究
3.2 与堤顶结合的路基控制不均匀沉降技术研究
3.3 与压浸台结合的堤防道路路基结构研究
3.3.1 路基工作区深度研究
3.3.2 与压浸台相结合的路基结构方案研究
4 堤防道路改造全要素理念应用研究
4.1 全要素设计理念定义
4.2 堤防道路改造全要素理念内容
(1)统筹道路和堤防建设:
(2)统筹交通和景观建设:
(3)统筹车行交通和慢行交通建设:
(4)统筹文化和旅游建设:
4.3 堤防道路改造全要素理念应用
4.3.1 座椅式护脚
4.3.2 人行道铺装
5 工程应用
5.1 武汉市江北快速路
5.2 武汉市长江主轴右岸大道
6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性能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指标[J]. 涂慕溪,严二虎,陈礼彪,曾俊铖,肖光书. 公路交通科技. 2019(09)
[2]“堤路结合”项目关键技术要点研究——以南安市“两溪一湾”项目为例[J]. 陈桂福,陈丹妮.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01)
[3]我国堤防道路研究与技术进展[J]. 郝伟,樊恒辉,张争奇.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10)
[4]广州市南沙区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设计——以海滨路为例[J]. 吴婷婷. 公路与汽运. 2018(03)
[5]滨水高堤路拓宽差异沉降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J]. 李国林,宋春雨,李硕娇,孙磊,季永兴.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06)
[6]城市堤路结合建设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以武汉市滨江大道建设工程为例[J]. 汪小茂,高红艳,李亮. 人民长江. 2011(20)
[7]城市防洪堤与城市道路结合工程的设计探讨[J]. 卢臻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6(04)
博士论文
[1]堤防道路分类分级与设计研究[D]. 郝伟.长安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研究[D]. 唐川杰.东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93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19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