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心城区暴雨内涝模拟及内涝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8 14:04
针对成都市内涝灾害频发的问题,本文利用IFMS/Urban构建了成都市中心城区一二维耦合内涝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2 a、5 a、10 a)及不同降雨历时(1 h、3 h、6 h)下中心城区内涝积水情况,结果表明:(1)三环以内区域管网现状排水能力为2年重现期,三环至绕城高速区域为1~1.5年重现期;(2)依据积水深度将内涝灾害划分为无(h<0.15 m)、低(0.15 m≤h≤0.2 m)、中(0.2 m<h≤0.4 m)、高(h>0.4 m)4个风险等级,分析表明成都市中心城区内涝以中等风险为主;(3)成都市地形及降雨的空间分布导致中心城区南部区域的内涝更为严重。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0,18(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模型构建
2.1 模型原理
2.2 模型构建
3 模型验证与应用
3.1 模型验证
3.2 计算方案
4 内涝分析
4.1 现状管网排水能力评估
4.2 内涝风险划分
4.3 内涝积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FMS Urban软件在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J]. 喻海军,马建明. 中国防汛抗旱. 2018(07)
[2]城市内涝积水点分布模拟及治理策略初探[J]. 满霞玉,李丽,顾雯,石晓丹,申瑞凤.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3)
[3]洪水分析软件在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J]. 马建明,喻海军,张大伟,张洪斌,吴滨滨,穆杰. 中国水利. 2017(05)
[4]基于成都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暴雨雨型研究[J]. 赵刘伟,朱钢,陆柯,丁冠乔.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08)
[5]成都市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提升规划介绍[J]. 杨森,朱钢,陆柯,易小楠. 中国给水排水. 2015(03)
[6]我国城市防洪问题与对策[J]. 城市防洪问题与对策调研组. 中国防汛抗旱. 2014(03)
[7]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研究综述[J]. 王江波,张茜,吴丽萍,苟爱萍.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0)
[8]成都地区降水时空分布变化[J]. 李昕翼,肖国杰,白爱娟,施娟. 气象科技. 2011(04)
[9]带有干湿界面的MUSCL型有限体积法[J]. 柏禄海,金生.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8(06)
硕士论文
[1]基于GIS的成都城市暴雨内涝预报预警系统研究开发[D]. 杨东.电子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93922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0,18(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模型构建
2.1 模型原理
2.2 模型构建
3 模型验证与应用
3.1 模型验证
3.2 计算方案
4 内涝分析
4.1 现状管网排水能力评估
4.2 内涝风险划分
4.3 内涝积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FMS Urban软件在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J]. 喻海军,马建明. 中国防汛抗旱. 2018(07)
[2]城市内涝积水点分布模拟及治理策略初探[J]. 满霞玉,李丽,顾雯,石晓丹,申瑞凤.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3)
[3]洪水分析软件在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J]. 马建明,喻海军,张大伟,张洪斌,吴滨滨,穆杰. 中国水利. 2017(05)
[4]基于成都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暴雨雨型研究[J]. 赵刘伟,朱钢,陆柯,丁冠乔.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08)
[5]成都市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提升规划介绍[J]. 杨森,朱钢,陆柯,易小楠. 中国给水排水. 2015(03)
[6]我国城市防洪问题与对策[J]. 城市防洪问题与对策调研组. 中国防汛抗旱. 2014(03)
[7]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研究综述[J]. 王江波,张茜,吴丽萍,苟爱萍.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0)
[8]成都地区降水时空分布变化[J]. 李昕翼,肖国杰,白爱娟,施娟. 气象科技. 2011(04)
[9]带有干湿界面的MUSCL型有限体积法[J]. 柏禄海,金生.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8(06)
硕士论文
[1]基于GIS的成都城市暴雨内涝预报预警系统研究开发[D]. 杨东.电子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93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19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