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动力数值计算的城市设计洪水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3 00:06
基于水动力数值模拟方法,采用MIKE11构建一维水动力模型,MIKE URBAN构建管道水流模型,MIKE FLOOD耦合一维水动力模型与管网水动力模型,建立适用于城市设计洪水模拟的耦合模型。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沙井河片区为研究区域,推求典型断面设计洪水;将计算的各断面设计洪水与传统水文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从对比分析结果来看,应用水动力耦合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的设计洪水结果较传统方法计算结果有所差别,符合区域城市化后洪水变化的一般规律。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流域水系图
沙井片区设计洪水由上游水库下泄洪水和区间洪水组成,其中上游水库下泄洪水采用天然设计洪水经水库调洪后的下泄流量,区间洪水采用MOUSE管流模型计算结果。本次采用MIKE11构建河网一维水动力模型,MIKE URBAN构建区域管道水动力模型,MIKE FLOOD对其进行耦合,模拟各断面的设计洪水与洪水位;模型验证中,MIKE URBAN与MIKE21耦合,管网节点直接与地形网格连接,作为管道溢流,水在地表和管网中发生交互作用,得到涝水在地面的演进情况,耦合模型概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2.2 模型率定和验证
实测与模拟的淹没水深对比,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内涝位置和淹没水深基本吻合,误差水深在25%以内,说明模型可用于设计方案计算。表1 实测、计算淹没水深对比表Tab.1 Comparison table of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submerged depth 点号 涝点位置 实测淹没水深/cm 计算淹没水深/cm 误差水深/cm #16 友谊路西片区 42 52 10 #17 共和社区福和路西八巷 45 39 -6 #18 福和路共和市场段 40 45 5 #19 基达利工业园 25 29 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开发模式下城市雨洪及污染模拟研究进展[J]. 张蓓,李家科,李亚娇.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8)
[2]城市排水管网明满交替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的研究[J]. 柳园园,王船海,吴朱昊,曾贤敏,马腾飞,陈景波,许强.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6(02)
[3]暴雨洪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刘家福,张柏. 地理科学. 2015(03)
[4]流域水环境污染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 朱瑶,梁志伟,李伟,杨祎,杨木易,毛巍,徐寒莉,吴伟祥. 应用生态学报. 2013(10)
[5]洪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 程卫帅,陈进,刘丹.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09)
博士论文
[1]城市洪涝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 喻海军.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城市雨洪的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D]. 耿艳芬.大连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26576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流域水系图
沙井片区设计洪水由上游水库下泄洪水和区间洪水组成,其中上游水库下泄洪水采用天然设计洪水经水库调洪后的下泄流量,区间洪水采用MOUSE管流模型计算结果。本次采用MIKE11构建河网一维水动力模型,MIKE URBAN构建区域管道水动力模型,MIKE FLOOD对其进行耦合,模拟各断面的设计洪水与洪水位;模型验证中,MIKE URBAN与MIKE21耦合,管网节点直接与地形网格连接,作为管道溢流,水在地表和管网中发生交互作用,得到涝水在地面的演进情况,耦合模型概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2.2 模型率定和验证
实测与模拟的淹没水深对比,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内涝位置和淹没水深基本吻合,误差水深在25%以内,说明模型可用于设计方案计算。表1 实测、计算淹没水深对比表Tab.1 Comparison table of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submerged depth 点号 涝点位置 实测淹没水深/cm 计算淹没水深/cm 误差水深/cm #16 友谊路西片区 42 52 10 #17 共和社区福和路西八巷 45 39 -6 #18 福和路共和市场段 40 45 5 #19 基达利工业园 25 29 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开发模式下城市雨洪及污染模拟研究进展[J]. 张蓓,李家科,李亚娇.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8)
[2]城市排水管网明满交替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的研究[J]. 柳园园,王船海,吴朱昊,曾贤敏,马腾飞,陈景波,许强.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6(02)
[3]暴雨洪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刘家福,张柏. 地理科学. 2015(03)
[4]流域水环境污染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 朱瑶,梁志伟,李伟,杨祎,杨木易,毛巍,徐寒莉,吴伟祥. 应用生态学报. 2013(10)
[5]洪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 程卫帅,陈进,刘丹.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09)
博士论文
[1]城市洪涝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 喻海军.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城市雨洪的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D]. 耿艳芬.大连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26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2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