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下荆江七弓岭弯道崩岸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11:27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下荆江末端七弓岭弯道颈口上下游河岸的崩岸速率加快,极有可能发生崩岸型颈口裁弯,导致下荆江河道强烈冲刷和河势横向调整。采用水文资料、遥感影像、野外调查和BSTEM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七弓岭弯道60余年平面形态变化,颈口上下游的崩岸速率及主控因素,揭示其崩岸过程与机理。七弓岭河段河岸上层为密集的芦苇根系,剪切式和悬臂式崩岸兼有,上游侧崩岸速率约为12.5 m/a,上游颈口处崩岸速率大于八姓洲其他部位,而下游侧略有淤积。考虑到潜水位变化和坡脚冲刷作用,在持续相同流量条件下比实际水位流量过程的崩岸速率更大。 

【文章来源】:泥沙研究. 2020,45(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下荆江七弓岭弯道崩岸机理研究


下荆江七弓岭位置与遥感影像

平面形态,弯道,滩面,河势


基于遥感影像提取的平面形态结果(图2和图3)。1990年之前,八姓洲的平面形态变化较明显,1954年七弓岭弯道为U型,后逐渐向Ω型发展,洲滩面积也随之减小,这是由于1949-1972年下荆江的系统裁弯,使得河势发生调整,三口分流减少,通过荆江干流的流量增大,河床和洲滩普遍冲刷。对于位于下荆江末端的七弓岭河段,由荆江系统裁弯所引起的冲刷在1990年代达到冲淤平衡,且略有淤积。图3 不同时期七弓岭弯道平面形态(2005-2017)

平面形态,弯道,三峡,水库


图2 不同时期七弓岭弯道平面形态(1954-2004)1988年八姓洲面积相比1973年明显增大,洲滩东侧和南侧发生淤积(图2)。随后七弓岭弯道的平面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三峡水库建成后,在到达距坝址300 km的七弓岭河道,水流含沙量仍未达到饱和,七弓岭弯道处的河岸和洲滩仍有强烈冲刷。由于三峡水库削峰补枯的调度作用,使得下泄流量趋于均匀化,中水时间增长,使得七弓岭弯道发生反常的凸冲凹淤现象[16]。2006年以后可发现,在弯道凹岸处发生淤积,露出水面的心滩面积逐年增大。2007-2017年的遥感影像表明原来的两个心滩已接近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沙洲(图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水库下游河道冲刷粗化研究[J]. 耿旭,毛继新,陈绪坚.  泥沙研究. 2017(05)
[2]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段崩岸过程及特点[J]. 夏军强,林芬芬,周美蓉,邓珊珊,彭玉明.  水科学进展. 2017(04)
[3]三峡水库蓄水后下荆江急弯河道凸冲凹淤成因[J]. 朱玲玲,许全喜,熊明.  水科学进展. 2017(02)
[4]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河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特点[J]. 夏军强,宗全利,邓珊珊,许全喜,张翼.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02)
[5]江湖关系变化的内在机理[J]. 韩其为.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06)
[6]上荆江河段河岸土体组成分析及岸坡稳定性计算[J]. 宗全利,夏军强,许全喜,邓春艳.  水力发电学报. 2014(02)
[7]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沙质河段冲淤分布特征及成因[J]. 韩剑桥,孙昭华,黄颖,李义天.  水利学报. 2014(03)
[8]基于BSTEM的长江中游河道岸坡稳定性分析[J]. 王博,姚仕明,岳红艳.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01)
[9]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土体特性及崩岸机理[J]. 夏军强,宗全利,许全喜,邓春艳.  水科学进展. 2013(06)
[10]基于BSTEM模型的二元结构河岸崩塌过程模拟[J]. 宗全利,夏军强,邓春艳,许全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3(03)



本文编号:3268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68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