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LUCC水文响应的卧虎山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7:12

  本文关键词:基于LUCC水文响应的卧虎山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卧虎山流域 SWAT模型 LUCC水文响应 灌溉方案 水价


【摘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改变土地利用/覆被来影响流域水文循环过程而产生的各种水文响应,成为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研究的热点,流域出口流量的变化则是LUCC水文响应最直观的变现。我国是农业大国,灌溉用水占年供水量的65%,因此降低农业用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优化灌溉方案和水价调控作为农业水资源配置的两种重要手段,对增加流域出口径流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济南市卧虎山流域为研究对象,以3S技术和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为工具,分析了1988年到2014年间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及引起的水文响应,通过典型年灌溉方案的优化,模拟得出了设计灌溉方案实施后流域出口径流的变化量,对比分析了水价提高后对流域产流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程度,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在充分调查研究区基本情况和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卧虎山流域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了调参,得出验证期相关系数R2=0.73,纳什效率系数Ens=0.66。(2)通过对比分析1988年、1996年、2002年、2009年和2014年的土地利用图,得出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和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研究时段内卧虎山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剧烈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在历年变化中以居民点与道路用地侵占耕地草地为主,林地面积几无变化。控制气象条件不变,均以2009年的气象数据为SWAT模型的输入,模拟得出五期土地利用情境下的流域出口径流量,结果显示流域产流呈增加趋势。(3)卧虎山流域冬小麦是按照山东省主要作物灌溉定额进行灌水,50%保证率下生育期灌溉定额为288m3/亩。以作物需水量为依据,结合降水的随机性,对典型年2009年的灌溉方案进行优化降低灌溉定额至248m3/亩,以达到减少灌溉用水的目的。将灌溉方案变化前后的每月用水量输入到SWAT模型中,对比可得灌溉方案优化后可增加流域产流0.31%。(4)水价直接影响水资源的需求量,灌溉水资源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为0.2,水价提高50%和100%,灌溉用水分别减少10%和20%,以典型年2009年的灌溉水量为基础,模拟水价提高后流域产流分别增加了0.19%和0.44%。运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得出水价提高50%会导致农业产品、工业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平均价格分别上涨0.061%、0.053%和0.072%,即使水价翻倍,三种平均价格也才增长0.123%、0.105%和0.143%。可以看出,水价提高在水文方面的正效应要远大于经济方面的负效应,其原因是目前水价较低,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因此,水价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关键词】:卧虎山流域 SWAT模型 LUCC水文响应 灌溉方案 水价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213.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课题来源10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2-16
  • 1.4.1 研究内容12-13
  • 1.4.2 技术路线13-16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16-18
  • 2.1 研究区位置16
  •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16-17
  • 2.2.1 地质地貌16-17
  • 2.2.2 气象水文17
  •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17-18
  • 第三章 卧虎山流域SWAT模型的建立与校准18-30
  • 3.1 SWAT模型概述18
  • 3.2 SWAT模型数据库的建立18-26
  • 3.2.1 数据的准备18
  • 3.2.2 数据库的编辑18-26
  • 3.3 子流域的划分及HRU的生成26-27
  • 3.4 SWAT模型的运行27-28
  • 3.5 SWAT模型的率定与验证28
  • 3.6 本章小结28-30
  • 第四章 卧虎山流域LUCC水文响应分析30-36
  • 4.1 卧虎山流域LUCC分析30-34
  • 4.1.1 研究区土地总体结构及变化30-32
  • 4.1.2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32-33
  • 4.1.3 综合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33-34
  • 4.2 卧虎山流域LUCC水文响应分析34-35
  • 4.3 本章小结35-36
  • 第五章 卧虎山流域水资源配置及效果模拟36-57
  • 5.1 设计灌溉方案的效果模拟36-44
  • 5.1.1 典型年的选择36-38
  • 5.1.2 灌溉方案的设计38-43
  • 5.1.3 优化灌溉方案的模拟43-44
  • 5.1.4 模拟结果44
  • 5.2 水价调控方案的水文—经济效果模拟44-55
  • 5.2.1 水价调控方案的水文效果模拟44-45
  • 5.2.2 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45-53
  • 5.2.3 水价变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53-55
  • 5.2.4 水价调控方案的水文—经济效果对比55
  • 5.3 本章小结55-5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7-59
  • 6.1 研究结论57-58
  • 6.2 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65
  • 附录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学选,刘文兆,王炜;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尺度生态建设的水文响应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02期

2 郭旭宁;胡铁松;;农田流域水文响应特征分析及模型考虑[J];灌溉排水学报;2010年04期

3 佟文韬;;降雨入渗下斜坡水文响应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01期

4 许海丽;潘云;宫辉力;周德民;武鹏飞;;1959-2000年妫水河流域气候变化与水文响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2期

5 王杰;黄英;段琪彩;刘新有;;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牧羊河水文响应研究[J];人民珠江;2012年05期

6 王杰;黄英;段琪彩;刘新有;;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牧羊河水文响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6期

7 冉启华;楼章华;苏丹阳;许月萍;;基于物理概念的数值模拟在地学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9期

8 蒙海花;王腊春;;岩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以贵州后寨河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2009年03期

9 翟春玲;余钟波;杨传国;鞠琴;;极端土地覆被情景下的水文响应模拟[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刘利峰;毕华兴;;吉县蔡家川小流域水文响应相似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兮之;李森;梁钊雄;;北江流域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赵芳芳;徐宗学;张橹;左德鹏;;黄河上游气候变异与人类活动的生态水文响应[A];Collection of 2009 International Forum on Water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2009年

3 张磊;王晓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流域水文响应的模拟——以潮河流域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魏玲娜;陈喜;佘超;张志才;;东江丘陵区覆被及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以星丰流域为例[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徐学选;穆兴民;王炜;;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尺度生态建设的水文响应试验研究[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冲;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景观变化下生态水文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2 王盛萍;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异的生态水文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卢小慧;应用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不同尺度的水文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4 徐翔宇;气候变化下典型流域的水文响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源;基于LUCC水文响应的卧虎山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2 高杨;晋江西溪流域环境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牛存稳;华北地区降水时空变异及其典型流域水文响应[D];武汉大学;2004年

4 刘颖;贾鲁河流域郑州城市化建设水文响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谢金红;安徽省大别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模拟与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6 樊述全;鄱阳湖流域降雨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水文响应[D];河海大学;2007年

7 韩洁春;罗玉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杨柳;泉州山美水库集水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玉明;北京市妫水河流域人类活动的水文响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志勇;流域植被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20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720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a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