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2 09:23

  本文关键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 灌溉类型 泥沙处理方式 水沙调控模式


【摘要】: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沿岸地区进行引水灌溉不能忽略引入泥沙的处理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溉事业以来,目前不同灌区已基本形成适宜自身地理特点和灌溉需求的引水输水类型和入渠泥沙处理方式。本文根据引黄灌区所处河道位置和地域条件,结合灌区灌溉类型和泥沙处理方式,归纳提出了4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即,沉沙输水模式、输水沉沙模式、分水滞沙模式和输水输沙模式;根据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形成条件、调控效果和存在的水沙问题,分析了适合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输水输沙关键技术和重点调控目标,分别为沉粗排细调控、远距离输沙调控、分沙入支渠调控和泥沙入田调控;泥沙远距离分散输送技术是实现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
【作者单位】: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水利部水文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关键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 灌溉类型 泥沙处理方式 水沙调控模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9255) 中国水科院专项(SC0145B192014,沙集1230)
【分类号】:TV143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在长期引水灌溉实践中,根据其地形条件、工程特点,不断探索,形成了适用于本灌区的引水输水类型和泥沙处理方式。其中,对水资源的分配主要通过渠道采取的输水的方式来实现,逐步形成了自流灌溉、提水灌溉、自流与提水相结合灌溉、引黄蓄水提灌、井渠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秀芳;潘丽;;人民胜利渠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途径[J];人民黄河;2012年08期

2 戴清;王景元;曹文洪;傅建国;;小开河灌区水沙分布及泥沙长距离输送机理研究[J];泥沙研究;2010年04期

3 史红玲;许晓华;王延贵;唐佑乾;;位山灌区渠首泥沙灾害分析[J];泥沙研究;2008年04期

4 戴清;曹文洪;史红玲;王艳华;;引黄灌区有关问题与实现水沙配置的效益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毛伟兵;王景元;张玉明;孙玉霞;林洪孝;;小开河引黄灌区泥沙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张会敏,申继先,马青艳;转变下游引黄灌溉模式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年12期

7 王延贵,万育生,刘峡;引黄供水灌溉模式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J];泥沙研究;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庆奇;苏佳林;史红玲;;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及其特点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6年04期

2 岳涛;卢强;孙嘉敏;;浅谈引黄灌区引水渠清淤体会[J];建材与装饰;2016年17期

3 蒲强;;流域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及技术研究[J];陕西水利;2016年02期

4 孔珂;徐晶;王昕;徐征和;;小开河灌区地表水沙及地下水联合优化配置模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年01期

5 朱长河;王伟;胡耀文;房敏;;充浆自展式壅水挑溜坝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6年01期

6 田庆奇;卢健;史红玲;;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发展及泥沙治理历程探讨[J];中国水利;2016年01期

7 王昕;李慧丽;王薇;朱军;;山东省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J];地下水;2015年04期

8 吴思远;吕宏兴;李鹏程;吴守军;;基于引黄提水灌溉泥沙处理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年12期

9 胡健;戴清;史红玲;张治昊;;位山灌区沉沙池输沙通道减淤效果研究[J];人民黄河;2014年11期

10 王超;鲁文;朱燕;郝浩;;山东省引黄灌区泥沙属性与处理利用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恩惠;曹永涛;郜国明;杨勇;;实施黄河泥沙处理与利用有机结合战略运行机制[J];中国水利;2011年14期

2 胡健;戴清;袁玉平;张志昊;;引黄灌区不同粒径泥沙的运动规律与处理利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年06期

3 戴清;;河道演变机理及其成因分析系统探讨[J];泥沙研究;2007年05期

4 胡春宏;王延贵;陈绪坚;;流域泥沙资源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的探讨[J];水利学报;2005年12期

5 张金升,李希宁,李长海,李明田;利用黄河泥沙制作备防石的研究[J];人民黄河;2005年03期

6 张重阳;山东省聊城市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年04期

7 史红玲,戴清,袁玉平,许晓华,李春涛;引黄灌区泥沙处理措施及提水设施的减淤作用[J];泥沙研究;2003年03期

8 李春涛,许晓华;位山引黄灌区泥沙淤积原因及处理对策[J];泥沙研究;2002年02期

9 李义天,孙昭华,邓金运,黄颖;河流泥沙的资源化与开发利用[J];科技导报;2002年02期

10 何富荣,胡春宏;黄河下游水旱灾害治理措施的研究[J];泥沙研究;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引黄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21期

2 邢广彦,冯峰;加强管理 促进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9期

3 孙忠武;李芳;;引黄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优化运行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4 赵春燕;;菏泽市闫潭引黄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5 王文楷;论引黄灌区水资源合理利用途径[J];中原地理研究;1984年01期

6 蔡林根,N.Buras;引黄灌区地面水、地下水系统的动态管理[J];水利学报;1987年11期

7 李会安,尚彩霞;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环境问题[J];人民黄河;1998年08期

8 李英;引黄灌区水环境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3期

9 梁文华;王先平;;论引黄灌区水沙综合利用及渠首治理[J];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10 罗玉丽;姜丙洲;黄福贵;曹惠提;卞艳丽;;2009年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旱情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桂仪;孟庆丰;王彦俊;;鲁北平原南部潘庄引黄灌区农业地质灾害[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文顺;耿文翠;王曙光;;博兴县打渔张引黄灌区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3 李瑞梅;朱铁军;;引黄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探讨[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4 董楠;马静;;开封市引黄灌区节水发展对策[A];科技创新与现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孟桢;黄怀礼;;浅谈河南省三义寨引黄灌区黄河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题论坛文集[C];2008年

6 孟秋立;时学会;许艳丽;;谈如何做好引黄灌区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振民;;引黄灌区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对策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崔新会;冯百友;侯晓梅;;引黄灌区如何走上产业化之路[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商太业;;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A];2011全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与防渗抗冻胀新技术应用专刊[C];2011年

10 洪林;李明罡;郭茂;;开封市引黄灌区农业节水潜力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葛铸聪 通讯员 成文佳;我市引黄灌区冬灌引水工作全面开始[N];东营日报;2008年

2 记者 田宜龙 通讯员 祖士保 宋海燕;我省引黄灌区日迎黄河水1500万立方[N];河南日报;2011年

3 祖士保;河南引黄灌区日“饮”黄河水突破3000万立方米[N];黄河报;2011年

4 记者 孟砚岷;引黄灌区夏秋灌溉圆满收官[N];中国水利报;2014年

5 ;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对今年引黄灌区春耕化肥实行季节性政策补贴[N];宁夏日报;2004年

6 记者 马和亮 洪琦;引黄灌区冬麦补贴下拨到位[N];宁夏日报;2006年

7 马和亮邋实习生 赵磊;引黄灌区冬灌今开闸[N];宁夏日报;2007年

8 李徽;引黄灌区冬种秋收即将结束[N];宁夏日报;2007年

9 马和亮邋实习生 赵磊;我区引黄灌区4年节水8.1亿立方[N];宁夏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马和亮;引黄灌区冬灌25日提闸放水[N];宁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凯;我国干旱变化规律及典型引黄灌区干旱预报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小开河引黄灌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分析与优化配置[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志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节水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3 许生原;引黄灌区灌溉事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依欣;引黄灌区水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静;小开河引黄灌区地下水动态演化规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秀芳;山东省小开河引黄灌区沉沙区综合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武瑞锁;引黄灌区泥沙和盐渍化问题预防与处理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宫永波;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9 刘景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盐分析与水沙调度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肖峰;参与式管理在韩墩引黄灌区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58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958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e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