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圆度微球腔选模的单纵模窄带光纤激光器
本文选题:激光器 + 单纵模 ; 参考:《中国激光》2017年10期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圆度微球腔选模的双环腔光纤激光器。通过改进熔融加热和表面洁净化处理工艺,获得了高圆度、高Q值微球腔,利用二维可视的三维高精度耦合系统实现锥形光纤-微球腔的高效率耦合。通过优化入射光偏振态和锥形光纤直径,获得了耦合效率为99.5%,3dB带宽为1pm,边模抑制比为14.5dB的窄带回音壁模(WGM)共振谱。将高效耦合的锥形光纤-微球腔作为光纤子环腔选模单元,获得了3dB带宽小于0.01nm,边摸抑制比为40dB,稳定无跳模的单纵模窄带激光输出。
[Abstract]:A double ring cavity fiber laser based on high circular microsphere cavity mode selection is proposed. The high roundness and high Q value microsphere cavities were obtained by improving the melting heating and surface cleaning treatment process. The high efficiency coupling of tapered fiber-microsphere cavity was realized by using two-dimensional visual three-dimensional high-precision coupling system. By optimizing the polarization state of the incident light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tapered fiber, the resonant spectrum of narrow-band echo wall mode with a coupling efficiency of 99.5dB and a bandwidth of 1pm with a side-mode rejection ratio of 14.5dB is obtained. The highly efficient coupling tapered fiber-microsphere cavity is used as the mode selection unit of the fiber subring cavity. The 3dB bandwidth is less than 0.01nm, the edge-touch rejection ratio is 40dB, and the single longitudinal mode narrow-band laser output without hopping mode is stable.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先进光子技术实验室;
【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6152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150858) 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NY213083);南京邮电大学国自基金孵化项目(NY214059);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项目资助(NY214002,NY215002) 江苏省特聘教授资助项目(RK002STP14001)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2015-XCL-023)
【分类号】:TN2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110W光纤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9期
2 杨青,俞本立,甄胜来,孙志培,吴海滨;光纤激光器的发展现状[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2年05期
3 朱万彬,潘玉寨,杨庆鑫,王立军;光纤激光器的发展[J];光机电信息;2002年04期
4 晓晨;2002年光纤激光器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研讨会[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2年08期
5 谭中伟,傅永军,刘艳,宁提纲,裴丽,简水生;光纤激光器研究和进展[J];现代有线传输;2002年01期
6 谭中伟,刘艳,傅永军,宁提纲,裴丽,简水生;光纤激光器的混沌现象分析[J];中国激光;2003年04期
7 ;光纤激光器[J];光机电信息;2003年06期
8 宋晓舒;光纤激光器在空军中的应用[J];光机电信息;2003年11期
9 张德龙;具有潜在工业应用前景的光纤激光器[J];光机电信息;2004年03期
10 刘美红;共掺驱动2μm光纤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文华;冉洋;熊松松;陈鑫;;光纤激光器的医疗应用研究[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陈晓燕;;光纤激光器的发展与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三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曲宙;李秋实;曲伟;赵崇光;;浅析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应用[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闫大鹏;李成;李立波;刘晓旭;;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产业化国产化解决方案[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5 刘俊刚;罗君;欧代永;;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志华;;光纤激光器应用综述[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侯静;肖瑞;陈子伦;张斌;;3路光纤激光器阵列相干合成输出[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刘艳格;董孝义;袁树忠;开桂云;刘波;付圣贵;王志;;全光纤激光器与放大器研究(特邀)[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季恒;杨四刚;尹飞飞;谢世钟;;一种基于等效相移的新型双波长光纤激光器[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刘雪明;;光克尔效应的能量自稳定理论及在光纤激光器的应用[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劲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纤激光器问世[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记者 涂亚卓 通讯员 廖巧玲 实习生 余笑寒;高性能光纤激光器开发成功[N];湖北日报;2008年
3 记者 邓洪涛 通讯员 陈俊 李慧;我国光纤激光器跨进全球三强[N];湖北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墨;我国首台万瓦光纤激光器在汉问世[N];湖北日报;2013年
5 记者 王进;我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问世[N];中国船舶报;2013年
6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廖巧玲;国内首台25瓦脉冲光纤激光器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平阳;首台国产1000W工业级光纤激光器在西安诞生[N];西安日报;2012年
8 记者 束洪福;全球首台商用石墨烯飞秒光纤激光器问世[N];科技日报;2013年
9 张行勇;我国全光纤激光技术研究进展重大[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10 记者 张平阳;西安激光研究获突破[N];西安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征;全正色散光纤激光器及其自动锁模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周勇;轴对称矢量光束光纤激光器脉冲产生及效率增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黄良金;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模式分解及模式控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顾春;新型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高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傅志辉;新型光纤激光器与高灵敏度光纤振动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陈达如;先进光纤激光器技术及其在光传感、光学微波产生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9年
8 贾秀杰;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相干合成技术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9 夏红星;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理论及医学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先明;宽光谱与时域宽调谐光纤激光器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瑞新;基于瑞利后向散射的随机光纤激光器[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2 周文龙;石墨烯锁模光纤激光器的超短脉冲解及其传输特性[D];山西大学;2014年
3 胡浩伟;单频纳秒脉冲掺镱光纤激光器及放大器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马晓伟;波长可调谐的掺铥光纤激光器[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贺博荣;近红外光纤激光器及飞秒激光直写光波导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世委;混合增益型随机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高雪健;基于拉曼孤子自频移效应的2μm飞秒脉冲光纤激光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朱建明;正交双频光纤激光传感器温度补偿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9 魏正武;基于自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光脉冲信号产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10 薛光辉;2μm波段波长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52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95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