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及阻抗匹配研究
【图文】:
以悬挂在放电空间或者覆盖在电极表面,在外加交流高压作用下,当电场强度超过气体击穿场强时,电极间的气体可以在常压下被击穿而形成放电。这种放电相对均匀、散漫和稳定,属于高气压下的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由于其放电时声音很小,又被称为无声放电[4]。介质阻挡放电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所使用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结构也不尽相同。根据电极结构和电介质放置位置的不同,常见的几种结构为:(1)平行板型介质阻挡放电,其电极结构如图 1.1 所示,由于介质层的存在,放电发生在平行板电极的气隙间,是一种典型的体放电。这种发生器结构简单,中间介质层的存在能够有效避免高压电弧的产生,使气体放电保持较为均匀和稳定的状态。图1(a)中介质层放在两个电极的中间,可以在介质层两边使用两种不同气体进行放电反应。图 1(b)中介质层覆盖在其中一个电极表面,结构最为简单,可以用于臭氧的生成。图 1(c)中两个介质层分别覆盖在两个电极表面,可以有效防止反应气体与电极发生反应,可以用于材料的表面改性。
图 1-2 同轴圆筒型介质阻挡放电(3)螺旋型介质阻挡放电,其高压电极是弹簧状的不锈钢丝紧贴于圆筒型介质层内,接地电极为铝箔,如图 1.3 所示[5]。该结构类似于同轴圆筒型介质阻挡放电,可以用于臭氧产生和废气处理。图 1-3 螺旋型介质阻挡放电(4)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其电极放置在介质层的两侧,放电在电极附近的空间发,可以在常压条件下在介质层表面获得较大面积的低温等离子体[6],其结构如图 1.4示。图 4(a)中只有一对正面电极和背面电极,在两个电极附近均会发生放电,放电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4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玲艳;李清泉;毕晓甜;刘宾;;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参数的仿真计算[J];高电压技术;2014年10期
2 芮魏;谭明典;张芳;丁文军;;大气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年06期
3 张燕;尚中选;吕印定;顾彪;;阻抗匹配对大气压氮气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3年04期
4 姜慧;邵涛;车学科;章程;李文峰;严萍;;纳秒脉冲表面放电等离子体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2年07期
5 潘俊;方志;;多脉冲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仿真及实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2年05期
6 李清泉;房新振;许光可;胡鹏飞;张远涛;;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气特性[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2年01期
7 王新新;;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9年01期
8 吴江霞;蔡忆昔;赵卫东;李小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柴油机NO_x和PM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9 董丽芳;李树锋;刘峰;刘富成;刘书华;范伟丽;;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的四边形斑图和六边形斑图[J];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10 蔡忆昔;刘志楠;赵卫东;李小华;;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玲艳;大气压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张燕;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研究及其对丙纶无纺布的表面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帅;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结构优化及供电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95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595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