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激光场镁原子非次序双电离的研究
【图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由于激光场的作用发生扭曲,处于电离的电子受原子势的影响仍然可以吸收光子。这是强场多光子电离非微扰性的体现,尽管遇到了很多困难,实验上发现这一过程仍然可以用低阶微扰理论解释[12],所以公式(1.2),(1.3)可以扩展为: n s n sI(1.4) , 1,2......k pE n s w I s (1.5)其中,n 是原子电离所需的最少光子数目,而 s 是额外吸收的光子数目,这一结果实验上的结果是一致的。图 1-1 给出了随着光强度的增加,电离过程由单光子电离,到多光子电离到域上电离的变化,其中一个箭头表示吸收一个光子。
5三种电离机制的简图。(a)当激光强度低于1014W/cm2,发生的主要是多,原子的库伦势垒发生扭曲,主要是隧穿电离(c)当光强更高,势垒被压包直接越过原子势垒,主要是越垒电离[18]。序双电离的研究进展双电离的产生及其特征离是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根据电离过程关联,将强场双电离分为强场次序双电离和强场非次序双电离。,电子是一个接一个的电离,电离过程是独立的,互不影响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5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成尧;;束缚叶绿素中的镁原子[J];自然杂志;1978年07期
2 梁良;镁原子3sns能谱及寿命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3 戴长建;镁原子自电离序列的相互作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S2期
4 梁良,王永昌;镁原子MgI3snd~(1,3)D_2序列能谱及寿命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4年01期
5 沈云修,马丽英,郑白玉,荣先国,兰孝征;置换法测定镁原子量实验装置的改进[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6 张景园;镁原子Rydberg态碰撞诱导的过程[J];量子电子学;1986年04期
7 张荷晶;;化学教学中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年09期
8 吴世华;黄唯平;王序昆;;金属蒸气合成法制备高活性的溶剂化金属镁原子及格氏试剂[J];化学试剂;1992年03期
9 王春湘;;潘多拉森林深处的战争[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5年Z1期
10 张计才;杜丙阁;孙金锋;刘玉芳;;应用变相法研究超冷镁原子的弹性散射特性[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永志;电子与原子散射的负离子共振以及亚稳态激发电离[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宁;强激光场镁原子非次序双电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向丰华;石墨烯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3 徐彤彤;圆偏振激光场作用下镁原子非次序双电离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姜平晖;电子与镁碰撞中的负离子共振[D];吉林大学;2010年
5 彭悦;低能下正电子与镁碰撞的共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附青山;Mg_n(n=2-8),Mg_nLa(n=2-6)和Mg_nTi(n=2-6)团簇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刘丽娟;类氢和类镁原子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7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61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