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石墨烯基材料的磁电阻效应

发布时间:2020-04-15 20:08
【摘要】:石墨烯拥有众多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比如高载流子迁移率、很强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使在在众多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石墨烯的自旋-轨道耦合和超精细相互作用都很弱,使其自旋散射较弱,因而被认为是传输自旋极化的最佳材料之一。最近理论研究还预测,在少层石墨烯和镍、钴等铁磁金属的密堆积面形成的界面处存在完美的自旋滤波效应,从而可能实现高性能自旋阀器件,由此激起人们对基于石墨烯的垂直结构(铁磁(FM)/石墨烯/铁磁(FM))自旋阀器件的研究兴趣。目前人们通过将单层或少层石墨烯作为中间层或使用直接生长有石墨烯的铁磁电极,成功地制备了垂直结构自旋阀器件,观察到较大的巨磁电阻效应。然而实现其在商业上的应用,目前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这类器件的磁电阻性能。另一方面,为了加速石墨烯自旋电子学器件在未来的应用,还需要探索更多的具有高磁电阻效应、并兼具低制作成本和高制备灵活性的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和器件结构。基于此,本论文中我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的石墨烯片作为中间层制备三明治结构自旋阀,特别是采用简便低成本的合成方法制备铁磁金属—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深入研究其电输运和自旋极化的传输行为,探索新奇的磁电阻效应。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CVD)法,通过控制气体流量、衬底退火时间等一系列CVD生长条件,在铜箔衬底生长出高质量的双层石墨烯,以及在钴和铁镍合金薄膜表面生长出少层石墨烯。并采用松香作为石墨烯表面的支撑层进行石墨烯的湿法转移(到目标衬底),获得了表面完整性好、清洁的转移石墨烯。我们通过湿法转移,将铜箔上的石墨烯转移到LSMO铁磁电极上,来调节LSMO电极-有机半导体(C60)界面处的自旋极化注入特性,制备了富勒烯(C60)基垂直结构有机自旋阀。在低温下测量到可观的磁电阻效应。2.通过改进的方法对一种类普鲁士蓝前驱体Fe3[Co(CN)6]2进行高温热分解,制备出FeCo合金-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清楚地证实了该复合材料由具有核-壳结构、多层石墨烯包裹的FeCo纳米晶颗粒组成。提高煅烧温度以及将样品在氢气气氛退火可显著减少样品中石墨烯基体的缺陷密度,同时减少其石墨烯“壳”的层数。我们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FeCo-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了低温磁性质、电输运和磁输运测量。发现样品电阻随温度的变化遵循log(ρ)∝T-1/4关系,表明载流子在其石墨烯基体内通过跳跃运动的方式传输。通过控制此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条件,成功地实现对其磁输运性质的调控。发现1000℃下制备并经氢气退火的FeCo-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室温下呈现高达-9.6%磁电阻效应,并观察到磁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我们认为如此高的磁电阻可归因于此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中FeCo-石墨烯界面质量的改善以及载流子在石墨烯基体内高效的跳跃传输。这一工作为探索新的高性能、低制备成本的自旋电子材料提供重要的线索。3.通过对[Ni15(N3)(nic)2(Hnic)]n前驱体在高温下煅烧热分解,合成了 Ni-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样品进行综合的结构表征,发现该材料也是由具有核-壳结构、石墨烯包裹的Ni纳米晶粒组成,并发现提高煅烧温度可减少石墨烯基体的缺陷和层数。电输运测量显示,样品电阻行为在10K附近存在巨变。磁性质测量结果发现,不同温度下制备的样品其磁化强度和矫顽场均随温度的升高而较小,与FeCo-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显著不同。此外还发现Ni-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低温下呈现弱的磁电阻效应,但在10K附近出现磁电阻信号极性反转现象,即从正磁阻转变为负磁阻。内在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图文】:

石墨,蜂巢结构,布里渊区,晶格


逑1.2.邋1石墨烯结构及性能逡逑石墨烯的晶格结构是类似于苯环的正六边形结构,,如图1.1(a)所示。每个碳逡逑原子具有4个价带电子,其中三个电子与相邻碳原子的电子进行sp2杂化,即一逡逑个s轨道和两个p轨道杂化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平面,从而在两个碳原子间形成a逡逑键,a键保证了石墨烯能拥有一个稳固的结构,即便存在外力的作用,也能很好逡逑地维持石墨烯的二维平面结构,也为石墨烯的高机械强度作了主要贡献,,相逡逑邻两个0键的键角为120°。而另外一个电子在pz轨道,pzW道与二维平面垂直,逡逑此电子则与周围碳原子的电子形成了邋7:键,71键是一种离域状态,贯穿整个石墨逡逑烯二维平面,毫不夸张地说,7!键决定了石墨烯的电学性质。逡逑8"逦(b)邋M邋A逡逑图1.邋1邋(a)石墨烯的蜂巢结构晶格(b>石墨烯的布里渊区[13]逡逑正如图1.1(a)所示

能带结构,石墨,导带,价带


逡逑石墨烯的能带结构可以通过这个公式作进一步计算得出,如图1.2所示。逡逑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此情形下,石墨烯拥有对称的价带和导带,而且,在布里逡逑渊区六个顶角处的价带和导带处于简并状态。正如之前所说,每一个晶胞中包逡逑含两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都各自贡献出??个电子来构成71键,因此石墨烯的价逡逑带刚好被电子填满而导带处于完全空缺的状态。这就意味着,费米面正好坐落逡逑在价带和导带之间的位置。而从计算而来的图1.2中可以看出,价带底和导带逡逑顶相交于K点,所以费米面从理论上来说一定会贯穿K点。这样一来,石墨烯逡逑就拥有了带隙为零的独特的能带结构。逡逑图1.2石墨烯的能带结构逡逑石墨烯因其特殊的电子能带结构得以拥有很多其他材料都无法比拟的优良逡逑性能,下面主要对石墨烯在电学方面的优异性能作简要介绍。逡逑(一)超高载流子迁移率逡逑在石墨烯中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4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亚舞;孙华;;半导体-金属复合结构中的异常磁电阻效应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张兆刚;;磁电阻效应的研究进展[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宋亚舞;孙华;;非磁性半导体异常磁电阻效应的有效介质理论[J];物理学报;2008年11期

4 黄宝歆;颗粒系统稀土掺杂氧化物的磁电阻效应[J];潍坊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姜勇,李广,李建青,黄真,王胜,袁松柳;La_(0.5)Ca_(0.5-x)Ba_xMnO_3体系中的异常磁电阻行为[J];低温物理学报;2000年02期

6 孙华;李振亚;;高自旋极化氧化物材料的颗粒边界磁电阻效应[J];物理学进展;2005年04期

7 蔡香民,任绍仓;磁电阻效应的研究进展[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龚小燕,阚敏,杨毅;探针法测量磁电阻效应[J];物理;1999年05期

9 高洁,汤业庆;三层膜中特殊的磁电阻效应[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高知丰;张兵临;马毓X;姚宁;史新伟;王新昌;王爱华;陈刚;;巨磁电阻效应[J];真空与低温;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固体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彭勇;;掺杂钙钛矿化合物的低场磁电阻效应研究[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先杰;隋郁;千正男;程金光;刘志国;李妍;苏文辉;;Sr_2Fe_(1-x)Al_xMoO_6(x=0,0.3)陶瓷的低场磁电阻效应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4 唐贵德;刘兴民;侯登录;刘力虎;赵旭;聂向富;禹日成;余勇;靳常青;;空位含量x对La_(0.67)Sr_(0.18-x)Ag_(0.15)MnO_3块体材料磁电阻效应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吴坚;;钙钛矿(La_(1-y)Tb_y)_(0.67)Sr_(0.33)MnO_3磁致伸缩和磁电阻效应的关联[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卫芬芬;熊曹水;熊永红;;高阻相对La_(0.7)Ca_(0.2)Sr_(0.1)MnO_3磁电阻效应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7 薛艳杰;张莉;陈东风;陈娜;张百生;肖红文;鲁毅;李庆安;成昭华;;Nd_(0.5)Sr_(0.4)Pb_(0.1)MnO_3晶体结构的中子粉末衍射研究[A];第八届全国X射线衍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王立锦;张辉;滕蛟;于广华;;磁性薄膜材料磁电阻效应测试系统[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立锦;张辉;张金中;滕蛟;于广华;;磁性薄膜材料磁电阻效应测试系统[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钟伟;张宁;赵莉娟;刘先松;都有为;;纳米层状钙钛矿磁电阻效应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桂运安;二维纳米材料实现最高负磁电阻效应[N];安徽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薛景照;新磁性材料将使个人图书馆进入寻常百姓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阳;钙钛矿结构氧化物中的超大磁电阻效应及相关物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2 薛庆忠;过渡金属-碳复合材料和复合纳米薄膜的磁电阻和电输运特性[D];清华大学;2004年

3 冯晓梅;双层钙钛矿型氧化物晶体结构、原子有序及磁电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研究所);2004年

4 蔡田怡;半金属氧化物的磁输运网络效应和复杂性[D];苏州大学;2006年

5 原晓波;掺杂和复合钙钛矿锰氧化物的室温磁电阻增强[D];山东大学;2006年

6 屈哲;尖晶石和钙钛矿体系中巨磁电阻效应及相关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王俊峰;低维系统中电荷有序与自旋有序的相关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8 张国庆;磁不均匀性对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磁电阻特性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7年

9 缪菊红;钙钛矿锰氧化物颗粒边界改性及磁电阻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全志勇;Co与ZnO半导体等复合膜磁电阻效应及自旋注入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国强;石墨烯基材料的磁电阻效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刘其玮;二极管增强的ZnCoO器件中的巨大磁电阻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张荣跃;坡莫合金畴壁磁电阻效应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4 韦超;掺杂钙钛矿氧化物La_(2-x)Sr_xCo/NiMnO_6(0<x≤0.5)的磁、电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5 宋亚舞;非磁性半导体的异常磁电阻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陈水源;钙钛矿结构掺杂锰氧化物的磁电阻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高小洋;磁性异质结中的磁电阻效应和电致阻变效应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8 徐德华;纳米镍晶弹道磁电阻效应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朱雨富;纳米接触中的磁电阻效应[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韩红梅;双钙钛矿氧化物的磁电阻效应及电磁性质[D];西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28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628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6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