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两种二维异质结体系中手性声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21:11
【摘要】: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声子一直被认为是线性极化的,不具有角动量。直到最近几年,人们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声子是有角动量的。磁性材料中,声子角动量将会修正爱因斯坦德哈斯效应测得的磁旋比。非磁性材料中,虽然声子的总角动量为零,但是空间反演对称性的破缺将使得每个声子模带有角动量。也就是说声子是手性的,这一理论最近被实验证实。随着手性声子的实验验证,声子手性的研究在许多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来研究石墨烯/六方氮化硼(G/h-BN)这种层间异质结中的手性声子以及AB型氮化硼和BA型氮化硼构成的层内异质结界面处的手性声子模。我们通过第一性原理系统地研究了 G/h-BN这种经典异质结中的手性声子。研究发现,G/h-BN异质结空间反演对称性的破坏和层间相互作用的存在,不仅打开了带隙,而且打开了在第一布里渊区角(谷)处的简并点并赋予它们左手或右手手性声子。在能谷中,杂化使得手性声子模完全由单独层贡献。此外,我们证明了垂直应力能有效地调节非简并处声子的带隙,同时保持G/h-BN异质结中谷声子的手性,这有利于利用手性声子的实验测量。我们还分析了谷声子模中的赝角动量,为谷间电子散射过程中手性声子的激发和测量提供了重要参考。总的来说,我们对G/h-BN异质结系统中手性声子的研究结果可以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上和理论上进行研究,从而促进基于声子手性的声子学在未来的潜在应用。另外,我们利用第一性计算原理研究了具有同质键线缺陷的准一维层内异质结中受拓扑保护的手性声子。研究发现,zigzag型氮化硼层内异质结纳米带和氮化铝层内异质结纳米带(Z-ABBA/BN纳米带和Z-ABBA/AlN纳米带),由于同质键缺陷的存在而出现拓扑边界模。对于受拓扑保护的声子能带,缺陷附近的原子做圆偏振运动,振幅从中间向两端递减,纳米带两端原子几乎没有圆极化。然而,没有缺陷的纳米带(Z-ABAB/BN纳米带和Z-ABAB/AlN纳米带),不会出现拓扑保护的手性边界模。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在层内异质结纳米带材料中激发和测量受拓扑保护手性声子的可能性。
【图文】:

角动量,声子,晶体结构


图1.2邋GaN的晶体结构和GaN的声子角动量。:s:逡逑作为极性体系的一个例子,我们讨论纤锌矿结构的GaN邋(空间群:p63mc)逡逑的响应张量,此结构原胞具有四个原子,如图1.2(a)所示。当我们取极性轴沿着逡逑z轴旋转时,根据对称性分析,响应张量的非零元素a,,为如图1.2(e)逡逑所示。我们分别利用键控的价力场模型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纤锌矿GaN声子色散,逡逑如图1.2(c)和1.2(d)所示。价力场模型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相符合,除了纵向逡逑和横向光学带在长波长极限下的分裂外,能带结构的总体特征相似。图1.2⑴和逡逑1.2(h)给出了声子角动量分布的例子,与Rashba系统中的自旋结构相似。图1.2逡逑(g)和1.2邋(i)给出了原子在第六支和第十一个支模的原子轨迹,通过对比两图,第逡逑十一模中氮原子的振荡远大于镓原子的振动,而镓原子在第六模中的振动较大。逡逑在温度T=300K时

原理图,刚体,热流,原理图


典型的声子运动的时间尺度长得多时,这种守恒就成立了。例如,在极性晶体中,逡逑当热流沿y方向流动时,产生沿x方向的声子角动量,并且将其转换为刚体旋转,逡逑如图1.3⑷所示。类似地,在Te中的情况,如图1.3(b)所示。接下来,我们估逡逑算GaN刚体旋转的角速度0),将样品尺寸设为l^LxL,声子弛豫时间设为T?10逡逑ps,样品尺寸L上的温差用AT表示。刚体旋转的角动量表示为Jfigidb°d>L3=ko,逡逑其中I邋=邋ML2/6是样品的惯性矩,其总质量为M。刚体旋转的角速度为逡逑/I邋^邋AT/(lK)邋xi0-2i5-i逦(1-2-5)逡逑{L/ihn)J逡逑然后,通过将温差设置为AT=10K,当L=100nm时,,w估算为10_8sH;当L邋=逡逑lpm时,w估算为l(T2s_I。因此角动量的大小可以进行实验测量,进而得到声逡逑子角动量。逡逑1.1.3非磁性体系中的手性声子逡逑根据以上的研究发现声子是有角动量的,但是由于自旋声子相互作用小,得逡逑到的声子角动量难以测量。那么对于非磁性体系的声子角动量大小如何呢,下面逡逑介绍非磁性体系中的手性声子。声子是携带角动量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4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云中客;;对高频声子的探测[J];物理;2008年12期

2 白玉海,裴力伟;固体中高频声子的激励[J];物理;1985年07期

3 贾荣谊;刘东源;;低温下多声子无辐射跃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4 肖景林;郑凌峰;顾世洧;;半无限晶体中表面电子的性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5 奚定平;;零禁带半导体的介电常数和电子与有极声子的耦合[J];深圳大学学报;1987年Z1期

6 龚铮红,吴培亨;超导结声子检测器中信号幅度的理论估算[J];低温与超导;1988年03期

7 庞根弟,蔡建华;非均匀无序系统的声子局域化[J];物理学报;1988年04期

8 田明真,潘金声;极性超晶格中电子—声子的相互作用[J];发光学报;1988年01期

9 王仁智,黄美纯;立方半导体光学声子形变势的LMTO计算方法[J];半导体学报;1988年04期

10 汪兆平,韩和相,李国华,江德生;GaAs/AlAs超晶格中的TO声子限制模[J];半导体学报;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包铮;李宇新;林美荣;陈文驹;;多声子无辐射弛豫速率的理论研究[A];第四届全国基础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89年

2 江光佐;;在极性晶体的非对称双立体结中的光学声子模式[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一九九六·第六期)——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从鑫;谭平恒;;拉曼光谱探测石墨烯声学声子及其声速[A];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C];2019年

4 谭立洁;胡启威;雷力;姜小东;高上攀;贺端威;;组分、压力和温度对合金拉曼声子行为的影响[A];第十八届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5 葛惟昆;;局域声子的拉曼散射和红外光谱[A];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C];2019年

6 张怿;汤亮亮;黄潮;沙群浩;;二维钙钛矿材料中热声子瓶颈效应增强现象[A];2018第二届全国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7 卢海舟;陈佐子;吕嵘;朱邦芬;;声子辅助非弹性电子隧穿中的并谐原理[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顾云风;;有限元技术在晶格结构声子输运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C)[C];2017年

9 石文;王冬;帅志刚;;在导电聚合物中实现声子玻璃和电子晶体[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八分会:电子结构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应用[C];2016年

10 姜恒;陈猛;王育人;郭艳宏;冯亚菲;;声子玻璃物理建模的探索研究[A];第十四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用“声子学”引领热技术突破[N];文汇报;2012年

2 记者 冯卫东;新加坡推出声子计算机概念[N];科技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小龙;首次实验证实声子具备磁性[N];科技日报;2015年

4 常丽君;《自然》介绍新兴声子学研究八个主题领域[N];科技日报;2013年

5 通讯员 张前 记者 谈洁;声子未来将能轻松探测病变细胞[N];南京日报;2012年

6 马晨;计算机可以依靠热能运行吗?[N];科技日报;2008年

7 记者 刘园园;原子间热量流动靠“声子隧道”[N];科技日报;2015年

8 常丽君;“量子麦克”能捕获极微弱声音[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海泉;纳米机械振子中的声子阻塞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2 张燕燕;基于超快速瞬态测试技术的超薄硅和锗膜热导研究及其对器件自热效应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9年

3 祁冬祥;低维人工微结构中的声子输运及调控[D];南京大学;2013年

4 王梅;混杂光力系统中的光混沌和声子量子现象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5 熊雪;应力条件下固体热输运微观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9年

6 罗颐秀;稀土硅酸盐材料热学性能的理论研究及声子工程调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7 刘剑;新型拓扑电子与声子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9年

8 张拙之;基于二维材料纳米结构的电子和声子调控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9 黄维清;低维纳米结构中的电子态、声子态及热输运性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王新军;半导体低维量子结构中电子态、声子态及其相互作用性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梦楠;两种二维异质结体系中手性声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宇生;硅锗外延薄膜中的声子输运及调控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3 王姣娇;一维原子结模型中声子手性的调控[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4 徐锡方;两种不同晶格的手性声子[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5 周魁葵;碳基超晶格结构中热输运性质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6 蒋永强;纳米结构声子热输运特性的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7 王建霞;纤锌矿核多壳层柱型纳米线中局域模和传播模光学声子及其混晶效应[D];内蒙古大学;2018年

8 侯月霞;金属纳米线结构中的量子化声子模式及电子—声子相互作用[D];云南大学;2015年

9 金蔚;弯曲纳米带中的声子输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贤群;半导体相干声学声子的超快产生与探测[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43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643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b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