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碳纳米管块体复合材料制备及电子发射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6:21
【摘要】: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是最有前景的场发射阴极材料之一。但CNTs薄膜阴极在劣真空、高电场等恶劣工况下,CNTs薄膜的抗损伤能力、可重复性及稳定性受到负面影响;以及薄膜在与器件的组装过程中易受到人为损伤,这都限制了碳纳米管阴极的实际应用。为此,本论文提出碳纳米管块体阴极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从碳纳米管块体阴极的制备与优化、阴极表面处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制备方法(球磨和超声搅拌)、烧结温度、CNTs含量对碳纳米管块体阴极场发射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阴极性能优化工艺。研究表明:1)在干法球磨下,700℃烧结、CNTs为10%时阴极的场发射性能最佳;2)在湿法球磨下,800℃烧结、CNTs含量为15%时阴极的场发射性能最佳;3)CNTs的缺陷发射以及屏蔽效应共同影响阴极的场发射能力;4)羧基化的CNTs,以及硝酸腐蚀阴极表面,均能提升阴极的场发射性能;5)超声分散方法在800℃烧结、CNTs含量为10%时阴极的场发射性能与球磨制备的阴极的最佳性能相当。对比了碳纳米管块体阴极和薄膜阴极的场发射性能。碳纳米管薄膜阴极初次开启电场为0.23 V/μm、最大发射电流密度为5613.76μA/cm~2,但之后这些性能都开始急剧下降,第二次测试的最大发射电流密度与块体阴极的最大发射电流密度相当,至第七次时,开启电场增加到1.73 V/μm,最大发射电流密度降至38.52μA/cm~2,仅为块体阴极的十分之一左右。而碳纳米管块体阴极的开启电场和最大发射电流密度在多次连续测试中均保持高度的可重复性:开启电场(2.20±0.07V/μm)和最大发射电流密度(340±50μA/cm~2)。因此,从器件实际应用角度看,碳纳米管块体阴极的综合性能显著好于薄膜阴极。其原因可能在于块体阴极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
【图文】:

热发射,真空,能量,电子


电子发射、透射型次级电子发射极,热发射阴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发射阴极[7、8]。往往需要对阴极加热到很高的温点的特质,往往热发射阴极采用有极少数电子的能量超出逸出功 以下,被禁锢在金属内部。对热键。当金属被加热到一个临界温能级 ∞)克服功函数( , ∞与发射(也被称为热电子发射或爱

结构分布,碳纳米管薄膜,环形结构,泡沫镍


图 1.3 环形结构的碳纳米管薄膜 Yu Dian Lim[32]等人通过致密化技1.4 所示),,在其场发射数据方面显示高 2.4 倍,这种发射电流密度的提升可场的增强,而且电流发射密度的稳定而且这种结构分布的 CNTs 也在一定程果表明通过致密化显着改善 CNTs 膜的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的支持。(2)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国内外宋萌[33]等人在研究 3D 多孔泡沫镍长度短的碳纳米管泡沫镍(CNTs/NF)阈值场强 0.7V/μm,场增强因子 1.3 要归功于泡沫镍的三维多孔结构:1)大的比表面积,更有利于 CNTs 的吸附定性。最重要的是碳纳米管/泡沫镍的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3;O4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周虎;王雪文;李林;闫军锋;任兆玉;;纳米碳管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英文)[J];光子学报;2007年02期

2 佟钰,任文才,赵志刚,刘畅,成会明;真空度对纳米碳管场发射性能的影响[J];新型炭材料;2003年02期

3 孙斌;陈冉;王艳;丁桂甫;;一种植入玻璃表面的碳纳米管电极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7年03期

4 蔡南科;蒋洪奎;朱自强;虞献文;;多孔硅微结构与场发射性能研究[J];压电与声光;2010年05期

5 郑新亮;李广山;钟寿仙;田进寿;李振红;任兆玉;;激光烧蚀对碳纳米管薄膜场发射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8年12期

6 樊志琴;闫书霞;姚宁;鲁占灵;杨仕娥;马丙现;张兵临;;沉积工艺参数对碳纳米管薄膜场发射性能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6年01期

7 陶珍东,耿浩然,郁可,杨中喜,王英姿;高能球磨对多壁纳米碳管结构及场发射性能的影响[J];中国粉体技术;2004年06期

8 曹得财;王六定;陈国栋;安博;梁锦奎;丁富才;;双掺杂碳纳米管电子场发射性能的密度泛函研究[J];功能材料;2009年06期

9 赵立新;彭鸿雁;陈玉强;陈宝玲;徐闰;黄健;王林军;夏义本;王惟彪;;大功率准分子激光制备类金刚石膜及场发射性能[J];液晶与显示;2008年05期

10 林金阳;张永爱;杨尊先;郭太良;;有机溶剂对氧化铋纳米结构形貌和场发射性能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峻;汪lm;潘春旭;;阵列一维碳纳米材料场发射性能的理论计算[A];中南地区第十六届电子显微镜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崔同湘;吕瑞涛;康飞宇;黄正宏;王昆林;吴德海;;薄壁开口定向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优异的场发射性能[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填源;叶芸;蔡寿金;颜敏;刘玉会;胡海龙;林金堂;郭太良;;磁场辅助热处理对碳纳米管场发射性能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4 叶浩;肖梅;;碳纳米管与基底界面的加入中间层对场发射性能影响研究[A];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6年

5 曹丙强;蔡伟平;张立德;;具有优良光学和场发射性能的氧化锌纳米线阵列[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纳米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宁;施晨燕;屈科;李驰;雷威;张晓兵;;氧化锌-石墨烯复合阴极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7 魏秋平;胡乃修;余志明;王一佳;李嘉馨;蒋云露;马莉;周科朝;;电磁场辅助与金属催化热处理调控碳膜微结构及场发射性能研究[A];TFC’1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8 李强;柳X;李华洋;梁二军;;掺杂对碳纳米管拉曼光谱及场发射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孙磊;林志贤;周雄图;张永爱;郭太良;;石墨烯-氧化锌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场发射性能研究[A];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6年

10 胡添勇;曾愈巩;谢紫开;张继君;陈泽祥;;一种碳管与石墨烯复合结构的制备和场发射性能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志琴;碳纳米管膜的制备及场发射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朱亚波;碳纳米管及相关材料的生长与电学性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张继华;改性碳纳米管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4 陈淑霞;金/镍催化下碳纳米管生长与场发射特性[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哲;多壁碳纳米管的形态控制及场发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钱维金;氮化铝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宋萌;碳纳米管场发射性能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秦玉香;碳纳米管薄膜阴极的制备与场发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王真;有机/磁性金属界面性质和有机材料场发射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王如志;Ⅲ族氮化物半导体薄膜场发射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林杰;碳纳米管块体复合材料制备及电子发射特性研究[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9年

2 陈宋郊;六硼化镧纳米结构阵列薄膜的制备及场发射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柴杰;氮化碳粉体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分析[D];西北大学;2018年

4 吴一姗;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薄膜的制备与场发射性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黄卫军;基于金属基底可控制备氮掺杂碳纳米管及其阴极性能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8年

6 康冬茹;氧化锌阵列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7 刘玉会;ZnO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5年

8 张一新;超纳米金刚石膜的制备及Cu离子注入改进场发射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9 祁婷;Cu离子注入微米金刚石膜的场发射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10 王峰瀛;铝镓氮半导体薄膜制备及场发射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8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648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3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