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掺杂硅的V型槽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吸波器的研究
【图文】:
该研究还表示表面等离子体的共振频率点可以由槽的夹角、深度、周期等几何参数来调节。如图1.1 所示,(a)(b)(c)(d)分别显示了夹角、深度、入射角及阵列周期对 V 型槽内的场强度的影响,,这对于以后将 V 型槽微结构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图 1.1 槽的夹角(a)、深度(b)、入射角(c)及阵列周期(d)对槽内场强的影响
吸波原理在于如下方程:wkrqwkc2()2 其中dk k 0 ,mddmr (),qc(w)代表间隙表面等离子体(Gap-Surface-Pl沟槽的宽度,k 和 k0分别代表了在介质和真空中和金属的介电常数。其吸波原理是,当入射光在吸波器的表面时,GSP 模式会被激发,并且播,由该沟槽结构的几何特性(图 1.2(a))可知,时代入方程可知 qc(w)会无限增大,这预示着 GS渐衰减,也就相当于能量被金属吸收。从此项激发表面等离子体的沟槽结构用于吸波领域的离子体在结构中慢慢被衰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441;O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现代表面等离子体光学专辑——导读[J];光电工程;2017年02期
2 陈元安;李芳;;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的发展与应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赵华君;程正富;石东平;张东;;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研究进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董娜;;基于类表面等离子体的一种新型低通滤波器[J];中国新通信;2017年15期
5 钟任斌;周俊;刘维浩;刘盛纲;;渐变结构仿表面等离子体太赫兹传输线研究[J];电子学报;2012年09期
6 陈聪;王沛;苑光辉;王小蕾;闵长俊;邓燕;鲁拥华;明海;;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光开关研究现状和进展[J];物理;2008年11期
7 蔡浩原;;高分辨率表面等离子体显微镜综述[J];中国光学;2014年05期
8 张兵心;陈淑芬;付雷;邹正峰;孟彦彬;;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发的光学操控技术[J];中国激光;2012年06期
9 顾本源;;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光学原理和新颖效应[J];物理;2007年04期
10 从恒斌;利用表面等离子体的激光共振增强传感器的敏感特性[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杨;金崇君;;银纳米嘴阵列中的可调谐表面等离子体谐振[A];第九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朱薇;陆卫兵;詹琪;;基于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可变传输宽度波导设计[A];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曹烁晖;蔡伟鹏;谢堂堂;刘倩;刘晓庆;李耀群;;基于表面等离子体耦合定向荧光的生物传感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张小明;王胜磊;肖君军;;表面等离子体微纳颗粒光学微操控与散射特性研究[A];“广东省光学学会2013年学术交流大会”暨“粤港台光学界产学研合作交流大会”会议手册论文集[C];2013年
5 明海;王沛;鲁拥华;;金属复合微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的全光调控和传感的研究[A];2008介观光学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同标;刘念华;于天宝;廖清华;;表面等离子体在侧向耦合波导中的传输特性[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7 李耀群;;带成像功能的表面等离子体耦合荧光定向发射系统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3分会:分析可视化及交叉学科新方法[C];2014年
8 梅霆;;表面等离子体的电泵有源操控[A];第九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金崇君;;金蘑菇阵列局域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及其应用[A];“广东省光学学会2013年学术交流大会”暨“粤港台光学界产学研合作交流大会”会议手册论文集[C];2013年
10 陈敏;刘倩;曹烁晖;霍斯欣;潘晓会;翟艳云;李耀群;;具备轴向分辨的多角度表面等离子体耦合发射荧光显微成像技术[A];第十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墙报)[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比利时鲁汶大学化学系博士生 苏亮;表面等离子体助力太阳能电池提效[N];中国能源报;2012年
2 记者 李秋怡;到2015年 攻克300项核心技术[N];四川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红;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光传播调控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何德;基于共振天线的结构颜色和分子传感器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郑凯;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4 程桂青;聚合物诱导和调控金纳米棒的表面等离子体手性自组装[D];吉林大学;2019年
5 姬兰婷;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聚合物光波导器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6 孟力俊;纳米尺度上若干光学谐振现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7 黄雨;表面等离子体近场成像的有限元法模拟与分析[D];清华大学;2016年
8 施学良;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新型光子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邸岳淼;水体痕量污染物表面等离子体检测技术研究与实验[D];浙江大学;2006年
10 任希锋;高维纠缠和表面等离子体辅助光传送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孟飞;基于重掺杂硅的V型槽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吸波器的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2 伊兴春;MDM表面等离子体光波导的Fano传输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3 万晔;人工表面等离子体结构的散射和传输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马宏博;基于空间光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动态全息设计与实验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5 王迪;表面等离子体动态全息成像的理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6 龚海彬;太赫兹金属阵列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气体传感技术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7 黎晓明亮;基于阿基米德螺旋结构的光捕获和光操控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8 郭云峰;金属—电介质—金属型表面等离子体光栅耦合模式优化仿真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9 邵泓焰;超表面等离子体成像系统设计及其光学效应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10 陈子男;组分可控的AZO薄膜生长及光学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90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69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