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奇偶谐波在高次谐波光谱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05:32
【摘要】:高次谐波光谱学是在超快时间尺度中探测原子分子结构和动力学的有力工具。目前对高次谐波光谱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对称分子,其只释放奇次谐波。对于线性不对称分子,由于对称破缺,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都会释放。其展示出不同的光谱特性及携带不同靶的信息。已有研究表明,奇偶谐波与分子内部结构有关,受到分子内部不同干涉效应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时频特性。本文拟深入研究奇偶谐波在高次谐波光谱学中的应用。首先,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不对称分子在强激光场中高次谐波的时间分辨动力学。高次谐波产生的时频分布是在小波变换的帮助下通过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得到的。以前的研究表明,对称分子的谐波谱上显示出显著的两中心干涉最小,但不对称分子的奇偶谐波谱上没有展示出这个显著的两中心干涉最小。有趣的是,在只考虑短轨道贡献的情况下,在高次谐波的时频分布上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凹槽,这意味着在特殊的时频区域谐波释放被强烈的抑制。这个凹槽的位置对分子参数和分子取向都敏感。对这个凹槽起源的分析揭示了奇偶谐波信号的不同时频特性,这里分子内干涉和固有偶极子效应的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奇偶谐波相对产量(偶奇率)也显著受干涉效应的影响。此部分的发现对高次谐波光谱学的实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其次,由于谐波辐射的很多特性和取向度有关,该参数在不对称分子高次谐波光谱实验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验中获得的取向度是难以评估的,特别是涉及三维取向时。本文从数值和解析的角度证明了不对称分子奇偶高次谐波的产生对取向度和分子结构都很敏感。这就意味着偶奇率不仅与取向度有关,还与分子结构有关,因为目前实验上利用偶奇率标定不对称分子取向度的方案中,没有考虑分子结构,基于上述观察,在考虑分子结构的影响下,我们提出了通过奇偶高次谐波标定取向度的方案,其避免了直接求解转动方程。这个方案也可推广到三维取向的陀螺分子,例如,具有高分辨率的极性或非极性平面H32+分子。最后,进一步把奇偶高次谐波光谱学的理论研究推广到振动的不对称系统中。通过求解非玻恩-奥本海默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不对称分子HeH+在强激光场中电子与核耦合的动力学。在小的取向角,不对称分子趋于向比平衡核间距更大的方向伸展,而在大的取向角,不对称分子呆在平衡位置附近,并且从系统中可观察到强的偶次谐波,经过分析发现系统的固有偶极子在核波包的振动动力学中有重要作用,核的运动和分子的结构可从奇偶谐波谱和极化上读出。这些结果对不对称系统的强场电离也有重要应用。这部分的主要结果是在单电子近似及完全取向情况下得到的。为了检验这些结果,本文还模拟了两电子模型的振动系统HeH+的动力学,以及在本章中还考虑了不对称系统的不完全取向的情况。振动系统HeH+的高次谐波产生呈现出一些复杂的现象,为了理解这些现象,作为比较,我们还研究了振动系统H2的高次谐波产生。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562.3
【图文】:

方案,隧穿,势垒,量子现象


r)邋=邋F0(x)+x£(0逦(1.2)逡逑这里V()W邋=邋-Z</x且是有效电荷。由于受激光场的影响,图1.邋1展示了不同逡逑的电离方案。水平黑线表示原子基态,当外电场被忽略时(黑色的虚线),多光子逡逑电离占主导地位。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库伦势垒被压的越来越低,以致于隧穿逡逑电离发生(这里通过红色实线表示),这个隧穿电离效应是一个量子现象(波函数隧逡逑穿到连续态),其依赖于势垒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势垒降低的那段时间。当足够强的逡逑1逡逑

激光场,电子,电子轨道,隧穿


逦q邋g)逡逑根据公式(1.8),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对应不同隧穿电离时刻(f,)的电子轨道,逡逑如图1.2所示,激光场驱动电离后的电子震荡(黑色虚线)。这里采用的激光波长逡逑3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庆磊;于金波;王睿;;浅析电网高次谐波对变压器设备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02期

2 周洪军;钟鹏飞;霍同林;郑津津;张国斌;戚泽明;;不同材料滤片对13~43nm高次谐波的抑制(英文)[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12期

3 赵永东;;热辊加热器高次谐波污染的系统改造方案[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1年06期

4 蒋志远,陈辉;高次谐波对港口供电的危害[J];港口装卸;1998年01期

5 ;高次谐波治理技术取得进展[J];华中电力;1999年05期

6 黄荣华,徐琼;高次谐波的污染、危害及其治理[J];能源技术;1999年01期

7 郝t;多功能高次谐波抑制装置[J];船电技术;1999年06期

8 ;高次谐波的发生原因与对策[J];工业加热;1994年04期

9 华培新;;防止高次谐波危害的技术[J];华北电力技术;1991年09期

10 沈文琪;;配电系统的高次谐波问题与对策(续二)[J];电力电容器;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衣庆韶;;大连港电网高次谐波污染的检测分析及抑制对策的探讨[A];中国港口协会港口自动化分会2005年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伟;滕浩;运晨霞;汪礼峰;詹敏杰;叶蓬;贺新奎;王兵兵;魏志义;;亚5fs激光驱动的高次谐波及其光谱调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赵志忠;;电力系统中高次谐波抑制技术发展的动向[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张春丽;祁月盈;刘学深;丁培柱;;激光与一维模型原子相互作用及高次谐波转化效率的提高[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5 浦剑平;;高次谐波抑止措施的一般分析[A];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熊辉;曾志男;郑颍辉;李儒新;徐至展;彭滟;杨旋;曾和平;;双脉冲高次谐波实验[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刘丽红;张博舒;;SPWM技术的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范瑜f[;彭锋;刘丹晓;刘克;;Oberst管内高次谐波特性实验研究[A];2009年度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郭福明;杨玉军;刘俊星;朱巍;朱颀人;;一维模型原子在组合脉冲辐照下的高次谐波发射[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韩海年;滕浩;运晨霞;朱江峰;魏志义;;高次谐波产生的实验研究[A];2007年中国青年光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吴光军;荣信股份 SVC装置受承钢青睐[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许遐;公用电网高次谐波的测量及其监测设备[N];机电商报;2006年

3 ;让人生更精彩[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阳阳;基于固体薄片组的超连续光源产生及高次谐波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2 罗香怡;双色椭圆偏振和非均匀激光场中高次谐波发射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于术娟;奇偶谐波在高次谐波光谱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李雁鹏;取向对同位素分子高次谐波辐射影响的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5 张军;强激光场中高次谐波连续谱发射及光谱红移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余朝;全量子高次谐波理论及其截断定律[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陈高;利用组合脉冲辐照联合两原子体系有选择性地提高延展的高次谐波平台[D];吉林大学;2005年

8 张春丽;强激光场中原子高次谐波发射的数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秦梅艳;不同结构的排列分子高次谐波的产生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玉铨;双原子分子排列及高次谐波辐射理论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宏红;高次谐波计算中相关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苏宁;用奇偶高次谐波探测多心分子的结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3 陈建国;不对称分子奇偶谐波辐射:鉴别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吴文波;合肥光源高次谐波腔控制系统开发及相关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5 潘雪飞;强激光场中H_2~+分子高次谐波干涉效应及光谱红移现象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史英哲;超短脉冲下高次谐波辐射特性及潜在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7 高欢欢;固体材料在强激光作用时的高倍频现象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吴红梅;利用正交偏振激光场控制高次谐波的非绝热光谱红移[D];兰州大学;2018年

9 刘q

本文编号:2734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34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9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