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新型Kagome晶格和自旋团簇反铁磁体的合成和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12:07
【摘要】:近年来,低维量子磁体由于其表现出自旋液体态、量子磁化平台、价键凝聚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新奇磁现象受到了凝聚态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已报道的模型材料数量有限,严重地制约了量子磁性的研究。因此,探索合成新的量子磁性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利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量子磁体,包括Kagome晶格化合物Cu_4(OH)_6FCl、自旋五聚体化合物Na_3Cu_5(PO_4)_4F?4H_2O以及自旋六聚体化合物Sr_2M_3(C_2O_4)_3(OH)_4·3H_2O(M=Co,Ni)。通过磁化率、比热、脉冲强磁场磁化和电子自旋共振测量,系统地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磁性。同时,通过理论分析,阐明了这些化合物中的磁交换作用以及特殊磁性的起源。此外,还研究了Haldane自旋链化合物SrNi_(2-x)Mg_xV_2O_8(x=0,0.1)纳米晶的小尺寸效应。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新的Kagome晶格反铁磁体Cu_4(OH)_6FCl。单晶结构解析表明,该化合物中Cu~(2+)离子具有两种不等价的晶体学占位:其中一个Cu~(2+)离子构成了几何完美的Kagome晶格,另一个Cu~(2+)离子则位于Kagome层与层之间。磁性测量结果表明,Cu_4(OH)_6FCl在T_1=15 K和T_2=4.8 K存在两个反铁磁转变,并伴随弱的铁磁成分。通过拟合高温磁化率曲线,可以获得Cu_4(OH)_6FCl的外斯温度θ_(CW)=-135 K和最近邻反铁磁交换J=-166 K。强磁场ESR测量结果与磁化结果密切相关,在不同温度区间分别观察到了一个无能隙的共振模式和两个具有能隙的共振模式。2、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自旋五聚体化合物Na_3Cu_5(PO_4)_4F?4H_2O。单晶结构解析表明,该化合物基本磁性单元为{Cu_5(PO_4)_4F}(Cu_5)团簇。这些磁性单元由磷酸根基团相连,在ab面内延伸成二维网格。磁化率和比热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在T_2=19.2 K出现短程磁有序,并在T_1=11.5 K进入长程磁有序态。强磁场磁化曲线则揭示了该化合物在H40 T时存在量子化的2/5磁化平台。ESR数据揭示了体系存在磁各向异性,与二维结构一致。因此,Na_3Cu_5(PO_4)_4F?4H_2O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新的经典磁性与量子磁性共存的化合物,同时也为研究五个自旋的团簇材料提供了实验模型。3、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两种同构的新型自旋六聚体化合物Sr_2M_3(C_2O_4)_3(OH)_4·3H_2O(M=Co,Ni)。单晶结构解析表明两化合物以正六边形的Co_6O_(24)/Ni_6O_(24)(Co_6/Ni_6)团簇为基本磁性单元。这些团簇之间通过草酸根相连形成二维网格。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化合物Sr_2Co_3(C_2O_4)_3(OH)_4·3H_2O在T=9.97 K出现反铁磁长程有序。强磁场磁化曲线显示该化合物存在两个磁转变,临界磁场分别为H_1=13.7 T和H_2=38.1 T。化合物Sr_2Ni_3(C_2O_4)_3(OH)_4·3H_2O在低温下并没有出现磁有序,其基态则是类似于非磁性的自旋单态。4、利用机械球磨法合成了Haldane链化合物SrNi_(2-x)-x Mg_xV_2O_8(x=0,0.1)纳米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Fullprof精修确定了纳米晶的晶胞参数和晶粒尺寸。磁化和ESR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晶粒尺寸的降低,原本的自旋链被破坏,同时在纳米晶表面形成大量S=1/2的链端自旋,最终导致体系磁化强度的增加和Haldane能隙的减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469;O641.4
【图文】:

锯齿链,线性链,钻石,自旋链


图 1.1 (a)线性链 (b)Zigzag 链 (c)钻石链 (d)锯齿链一维自旋链的特殊之处表现在磁激发方面。海森堡自旋链的激发属于自旋子旋子是费米子。其色散关系是: (1里 J 代表反铁磁交换作用,a 和 q 则分别代表晶格常数和波矢。当 q→0 时,ω此该激发属于无隙激发。Haldane 认为,无隙激发只适用于自旋为半整数的一堡自旋链,当自旋为整数时,反铁磁自旋链的基态和激发态之间则存在能隙[26个能隙称之为Haldane能隙,自旋为整数的反铁磁一维自旋链称为Haldane自旋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玻色子和费米子在交换作用下具有本质的区别,不交换对称性对磁激发的本质具有重要影响。实验证明,在诸多含有 Ni2+(S =自旋链体系 CsNiCl3[28]、SrNi2V2O8[29]和 Y2BaNiO5[22]中,激发谱中均观察到自旋而证实了 Haldane 的这一推测。

晶格,自旋系统,三角晶格,四方晶格


5图 1.2 (a)三角晶格 (b)Kagome 晶格 (c)四方晶格 (d)蜂窝晶格具有特殊晶格的二维自旋系统中由于晶格的几何特征或相互作用的竞争挫的形成。所谓阻挫是指在某些特殊的晶格中,由于无法同时满足体系铁磁交换作用,体系不能达到某个单一的基态,而是处于多重简并的低能假设体系中只存在一种最近邻的反铁磁交换作用,当磁性离子位于三角点位置时,如图 1.3 所示,两个近邻的自旋反平行排列,第三个自旋方向两难的境地。因为无论第三个自旋如何排列都无法使体系中所有的反铁得到满足,达到体系能量最小化。这些由晶格的几何结构所造成的阻挫挫。二维自旋系统中的三角晶格和 Kagome 晶格反铁磁体被认为是最简挫系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从福;;自旋波研究的突破[J];半导体信息;2006年06期

2 A.Khurana ,张宏;对新型超导体的研究使旧问题复苏[J];物理;1989年04期

3 计齐根 ,罗阳;Nd_(15).Fe_(78.4)B_(5.8)取向磁体的自旋再取向的声波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1989年S1期

4 杨震;;自旋波器件及其在微波技术中的应用[J];磁性材料及器件;1989年01期

5 孙鑫;铁磁体中导电电子与自旋波的相互作用[J];物理学报;1964年03期

6 翟宏如,刘寄浙;自旋波的传播特性及其应用[J];磁性材料及器件;1975年01期

7 韩世莹;自旋波线宽的测量[J];物理学报;1981年06期

8 郭成军,胡大一;自旋波折返与颤动机制的新观点[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年06期

9 刘宜华;自旋波线宽的测量[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10 徐岩,薛德胜,苏刚,李希国,左维,李发伸;非线性偶极-交换表面自旋波的包络孤立子解[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选章;;长波长自旋波的涡流阻尼效应[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张鹏翔;刘玉龙;徐孝贞;杨先春;;替代的铁石榴石单晶的喇曼散射谱[A];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刘万生 通讯员 马坤;自旋波让未来芯片不再烫手[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记者 刘霞;实验证实:磁纳米接触可使自旋波“繁殖”[N];科技日报;2011年

3 常丽君;科学家利用自旋波开发出全息存储器[N];科技日报;2014年

4 记者 吴长锋;我科学家将单量子存储寿命提高两个数量级[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江朝;基于高自旋极化Heusler合金的自旋输运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岳小宇;新型Kagome晶格和自旋团簇反铁磁体的合成和磁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吴丹丹;低维纳米材料新奇的热自旋和热谷电子输运特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王振宇;垂向共振磁场下磁涡旋态的自旋动力学[D];厦门大学;2017年

5 冉柯静;Kitaev量子自旋液体材料α-RuCl_3的中子散射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6 张国强;腔自旋波混合系统中非线性与非厄米性的理论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年

7 张超;单分子磁体的自旋量子输运性质[D];山西大学;2019年

8 苏晓飞;低维平带强关联系统中自旋波激发及其拓扑性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9 张婕;磁性异质结中自旋矩相关问题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10 谢涛;新型铁基超导体的自旋激发与中子自旋共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云;有各向异性作用的铁磁与反铁磁海森堡模型的修正自旋波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2 张北宁;在磁畴壁中传播的自旋波束缚态的探测原理[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汪月乐;钇铁石榴石薄膜的稀土改性及自旋波传感器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丰友华;基于斯格明子的自旋转矩纳米振荡器的微磁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5 赵南;准一维自旋链Ba_xSr_(1-x)Mn_2V_2O_8的单晶生长与磁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杨凯丽;磁性薄膜中表面自旋波的性质[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7 高雷森;基于磁畴壁传输的自旋波逻辑器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8 齐建文;扭转相互作用铁磁自旋链中非线性局域波激发的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9 马文杰;对Ba(TiO)Cu_4(PO_4)_4材料磁性质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8年

10 凡未;铁磁/稀土双层薄膜自旋泵浦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1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41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6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