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性质和相对湿度对珠状凝结影响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552.6
【图文】:
中的湿度可以防止其损坏;而在海水淡化中,增湿除湿法是比较高效与环保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中利用蒸汽的冷凝潜热可以大大提高淡化效率[6]。因基底润湿性的不同,水蒸气会在基底上凝结成一层水膜 (膜状凝结) 或独立分布的液滴 (珠状凝结)。前者通常发生在完全润湿的基底上,而后者则常见于部分润湿或非润湿的基底。相对于膜状凝结中水膜对热传递的阻碍,珠状凝结中液滴之间持续的融合以及液滴因重力等因素导致的脱落与滑移都会使基底有更多的凝结空间,因此珠状凝结比膜状凝结有更高的传热效率[7]。除了基底润湿性,液滴凝结还与环境湿度和固体基底的硬度有关。研究这些因素对液滴凝结的影响,对于提高工业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有着重要的意义。1.2 基本概念与理论1.2.1 表面润湿性
cosSV SL eq 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下成立。事实上,我们所处的环境状态,通常用对静止状态下液滴形貌拟合所得的宏观接触角eq 。得三个表面张力,那么不同的润湿状态就可以推得。如果围为0 180eq ,我们称该状态为部分润湿。如果SV 于零。此时,一个宏观均匀的液体层覆盖在整个固体基底上常我们用稳态铺展系数eqS 来表征这两种状态,表达式为 cos 1eq SV SL eqS
图 1-3 分子动理论描述的动态润湿过程[12]当系统平衡时,接触线移动速度为 0,液体分子频率0k 为0expB sA B sk T Gk k kh N k T 曼常数,sT 为绝对温度, h 为普朗克常数, G 外力 (如表面张力等) 作用下,液体分子向前和向exp2B sA B s B sk T G wkh N k T nk T k T G w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治谦;范玉玲;张孟奇;李彬;王振波;黄玫;;脉冲电场下液滴极化变形的数值模拟[J];石油机械;2019年12期
2 戴浩宇;董智超;江雷;;电控液滴移动的研究进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0年01期
3 褚福强;吴晓敏;陈永根;;竖直表面液滴运动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1期
4 褚福强;吴晓敏;朱毅;;超疏水表面上多液滴合并触发液滴弹跳现象的理论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2期
5 李栋;张文娣;赵孝保;王鑫;钱晨露;;超疏水冷表面上液滴冻结的可视化观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6 季璨;王乃华;崔峥;程林;;过热液滴闪蒸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4期
7 何成明;张鹏;;气体介质中双元液滴的碰撞动力学[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7年07期
8 廖斌;朱雨建;杨基明;;冲击作用下液滴在环境液体中的演变过程及主导因素[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7年09期
9 李大树;仇性启;于磊;郑志伟;;液滴碰撞水平壁面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年04期
10 陈卫锋;候俊香;;液-液层流射流型雾化的射流脉动与液滴形成特性[J];农机导购;201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爽;张杰;倪明玖;;梯度磁场作用下锂液滴下落过程的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李英琪;王奉超;吴恒安;;曲率比对液滴在锥形基底上定向输运与停滞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王丽雅;王奉超;吴恒安;;周期性开合壁面上液滴定向输运机制的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丁航;朱曦;;倾斜平板上振动液滴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丁航;穆恺;;数值研究液滴撞击粗糙壁面[A];第二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15年
6 张谭;刘华敏;刘赵淼;;表面张力系数对液滴形成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贺丽萍;夏振炎;;低流量微管末端液滴形成及破碎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左子文;王军锋;霍元平;谢立宇;胡维维;;气流中荷电液滴演化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张屹然;罗开红;罗开红;;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纳米液滴碰撞在燃烧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1分会:燃料与燃烧化学[C];2014年
10 高亮;曾理江;;液滴分析法在酒的在线检测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航院;清华航院陈民研究组提出纳米液滴碰撞破碎临界判据[N];新清华;2017年
2 记者 聂翠蓉;新技术让液滴悬浮并发出蓝光[N];科技日报;2015年
3 记者 陈丹;超快激光可在半导体上激起“量子液滴”[N];科技日报;2014年
4 王小龙;新法可让液滴按需形成任意形状[N];科技日报;2014年
5 陈曦 通讯员 焦德芳;液滴遇上柔性电子,让机器人实现“72变”[N];科技日报;2019年
6 孙文德;液滴透镜[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年
7 庞利萍;泄漏的碱液滴到了检查专家身上[N];中国应急管理报;2019年
8 张巍巍;美发现光电混合操控粒子新方法[N];科技日报;2010年
9 郑庆泽;解决环卫车滴漏问题刻不容缓[N];中国建设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唐婷邋 朴淑渝;给细胞做“CT”[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程;微乳液多相流动与界面演化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9年
2 李从云;空气—液滴两相放电的时间分辨影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王翔;微通道交汇/分岔处液滴流动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9年
4 贾延凯;交流电场调控复合液滴的融合与释放机理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张洪;液滴喷雾质谱法构建及在高级氧化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郭纯方;疏水性表面液滴碰撞与传热机理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7 王金花;仿生界面上液滴滑动行为的调控及其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9年
8 廖斌;冲击作用下环境液体中液滴演变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9 元武智;随机分布粗糙结构超疏水表面上液滴动态行为的LB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10 孙玉金;液滴/气泡与微结构表面的粘附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子赫;双组分燃油液滴汽化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郝树新;双组分液滴撞击热壁面及蒸发模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3 豆姣;压电式喷墨打印头的动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4 邹迪;固体表面大液滴外观形貌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5 王歌;凹曲面强化液滴合并弹跳及冷凝传热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6 邱梦凯;数字PCR液滴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理工大学;2019年
7 李淼;液滴冲击过程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8 胡逸男;两组分液滴在超疏水表面上的蒸发与沉积动力学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9 江鑫;基底性质和相对湿度对珠状凝结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10 邹松;液滴在微纳结构表面上的撞击动力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83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8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