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质量的生成和矩阵结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21:46
中微子是自然界最重要而又神秘的粒子之一,在核物理、粒子物理、天文学和宇宙学中都有重要意义。中微子振荡现象表明中微子具有质量且存在混合。近年来,三个混合角以及两个中微子质量平方差的大小已被精确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和DiracCP相位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也可以确定。但中微子的微小质量和混合模式的来源仍然未知,这将会揭示除Higgs机制之外新的质量生成方式。另外,作为弱耦合粒子,中微子也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连接暗物质等未知领域的通道。在树图层次实现五维Weinberg算符的seesaw机制为中微子的微小质量提供了一个自然的解释。但传统seesaw的能标过高,目前和计划中的高能对撞机均难以达到。降低新物理能标的一个常用方法是用更高维的算符产生中微子质量。本文中我们考虑了这样一类推广的seesaw模型,该模型包含了一个可在对撞机上产生多轻子信号的三荷电轻子,我们讨论了该粒子在LHC上的产生。大气中微子混合角θ23的测量值和DiracCP相位δ的最佳拟合值分别接近特殊值π/4和-π/2,这些显著的关系意味着在中微子部分可能存在某种味道对称性。其中中微子μ-τ反射对称性由于能够自然地给出θ23=π/4和δ=-π/2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最小seesaw可以确定中微子质量谱。本文中我们在最小seesaw下实现中微子μ-τ反射对称性。基于实验上θ23有偏离π/4的迹象和一些理论上的原因,我们讨论了该对称性的破缺。由于中微子μ-τ反射对称性并非给出θ23= π/4和δ =-π/2的唯一途径,因此我们讨论了能给出这一结果的中微子质量矩阵的其他可能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某个中微子质量矩阵元为零和最小seesaw框架下做了进一步分析。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572.321
【部分图文】:
0)逦(1,0)逡逑图2.1幺正三角形简图。逡逑1.5邋 ̄i邋 ̄i邋 ̄i邋 ̄i邋 ̄|邋 ̄i邋 ̄ ̄i邋 ̄i邋 ̄ ̄i邋 ̄|邋 ̄i邋1邋 ̄i邋 ̄ ̄r^-]邋 ̄i邋 ̄i邋 ̄i邋 ̄ ̄i邋 ̄|邋 ̄i邋 ̄i邋 ̄i邋 ̄i邋 ̄邋j邋 ̄i邋 ̄i邋 ̄i邋 ̄ ̄i逡逑_邋I邋excluded邋area邋has邋CL邋>邋0.95邋J.逦\逡逑-逦:Y邋^逦」逡逑1-°邋r逦:逦Ams邋:逡逑'r逡逑i逦!逦:逡逑-1.0邋-逦Y逦—eK邋二逡逑-sol.w/W2p<0邋-逡逑■邋ICHEP18逦:逦(exd\at邋CL邋>邋0.95)-逡逑1邋5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1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f'邋i邋 ̄邋i邋i邋i逡逑'-1.0逦-0.5逦0.0逦0.5逦1.0逦1.5逦2.0逡逑P逡逑图2.2实验数据对/5-rl取值的限制l?。逡逑10逡逑
耦合系数为y;?i0-13,如此小的耦合系数显得很不自然,因此需要新的中微子质逡逑量产生机制。逡逑标准模型的费米子质量谱如图2.3所示,费米子存在三代且不同代之间质量相逡逑差很大。在这些问题上标准模型缺乏一个自然的解释。逡逑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大爆炸应当产生等量的正反物质。但天文观测发现如今的逡逑宇宙几乎都是由物质组成,这称为正反物质不对称问题。不对称程度可以由比值逡逑r?三-邋%)/n7定量描述,其中ns、%和S分别为重子、反重子和光子的数密逡逑度。WMAP实验组测得结果为?7邋=邋(6.08±0.09)邋x邋10_1Q[22]。该结果表明大爆炸产生逡逑的正反物质湮灭后,大约十亿分之一的物质幸存下来,形成了现在的宇宙。对于如逡逑此小量的一个比较自然的解释是:存在某种动力学原因,使得宇宙从正反物质对称逡逑的状态演化到不对称的状态,称为重子生成机制。1967年,Sakharov提出了重子生逡逑成的三个条件[23]:邋(1)重子数不守恒;(2)邋C和CP不守恒;(3)偏离热平衡。在标准逡逑11逡逑
于反中微子。由于中微子的质量和混合角的特殊性,对于某些中微子实验,式3.25逡逑已经是很好的近似。当探测器到中微子源的距离L固定时,振荡几率可以表示为中逡逑微子能量五的函数,如图3.3所示。图中极值点为Emax邋=邋1.27^。当E/L》Am2逡逑时(对应图3.3右边),则尸(k邋4邋i/J邋2邋if^sin220(Am2)2,振荡几率很小,并且混合逡逑角0和质量平方差Am2始终相乘在一起,无法单独测量。当Am2时(对应图逡逑3.3左边),属于快速振荡区域,实验上只能测得平均效果邋<尸(4->%)>2|纪1!220,逡逑结果与Am2无关。所以要最佳地测得0和Am2应当选择E/L邋t邋Am2。逡逑3.3.2物质中的中微子振荡逡逑当中微子在物质中传播时,振荡会受到相互作用的修正,其中中性流作用对逡逑19逡逑
本文编号:2828412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572.321
【部分图文】:
0)逦(1,0)逡逑图2.1幺正三角形简图。逡逑1.5邋 ̄i邋 ̄i邋 ̄i邋 ̄i邋 ̄|邋 ̄i邋 ̄ ̄i邋 ̄i邋 ̄ ̄i邋 ̄|邋 ̄i邋1邋 ̄i邋 ̄ ̄r^-]邋 ̄i邋 ̄i邋 ̄i邋 ̄ ̄i邋 ̄|邋 ̄i邋 ̄i邋 ̄i邋 ̄i邋 ̄邋j邋 ̄i邋 ̄i邋 ̄i邋 ̄ ̄i逡逑_邋I邋excluded邋area邋has邋CL邋>邋0.95邋J.逦\逡逑-逦:Y邋^逦」逡逑1-°邋r逦:逦Ams邋:逡逑'r逡逑i逦!逦:逡逑-1.0邋-逦Y逦—eK邋二逡逑-sol.w/W2p<0邋-逡逑■邋ICHEP18逦:逦(exd\at邋CL邋>邋0.95)-逡逑1邋5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1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f'邋i邋 ̄邋i邋i邋i逡逑'-1.0逦-0.5逦0.0逦0.5逦1.0逦1.5逦2.0逡逑P逡逑图2.2实验数据对/5-rl取值的限制l?。逡逑10逡逑
耦合系数为y;?i0-13,如此小的耦合系数显得很不自然,因此需要新的中微子质逡逑量产生机制。逡逑标准模型的费米子质量谱如图2.3所示,费米子存在三代且不同代之间质量相逡逑差很大。在这些问题上标准模型缺乏一个自然的解释。逡逑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大爆炸应当产生等量的正反物质。但天文观测发现如今的逡逑宇宙几乎都是由物质组成,这称为正反物质不对称问题。不对称程度可以由比值逡逑r?三-邋%)/n7定量描述,其中ns、%和S分别为重子、反重子和光子的数密逡逑度。WMAP实验组测得结果为?7邋=邋(6.08±0.09)邋x邋10_1Q[22]。该结果表明大爆炸产生逡逑的正反物质湮灭后,大约十亿分之一的物质幸存下来,形成了现在的宇宙。对于如逡逑此小量的一个比较自然的解释是:存在某种动力学原因,使得宇宙从正反物质对称逡逑的状态演化到不对称的状态,称为重子生成机制。1967年,Sakharov提出了重子生逡逑成的三个条件[23]:邋(1)重子数不守恒;(2)邋C和CP不守恒;(3)偏离热平衡。在标准逡逑11逡逑
于反中微子。由于中微子的质量和混合角的特殊性,对于某些中微子实验,式3.25逡逑已经是很好的近似。当探测器到中微子源的距离L固定时,振荡几率可以表示为中逡逑微子能量五的函数,如图3.3所示。图中极值点为Emax邋=邋1.27^。当E/L》Am2逡逑时(对应图3.3右边),则尸(k邋4邋i/J邋2邋if^sin220(Am2)2,振荡几率很小,并且混合逡逑角0和质量平方差Am2始终相乘在一起,无法单独测量。当Am2时(对应图逡逑3.3左边),属于快速振荡区域,实验上只能测得平均效果邋<尸(4->%)>2|纪1!220,逡逑结果与Am2无关。所以要最佳地测得0和Am2应当选择E/L邋t邋Am2。逡逑3.3.2物质中的中微子振荡逡逑当中微子在物质中传播时,振荡会受到相互作用的修正,其中中性流作用对逡逑19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为;;大气中微子及中微子振荡的发现[J];现代物理知识;2015年06期
本文编号:2828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828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