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尾流中气泡与杂质混合场的散斑测量

发布时间:2020-10-10 16:22
   尾流中气泡的粒径范围及密度信息等特征参量对船舰形态的识别及水下探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际探测环境中杂质的随机散射作用对气泡探测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气泡与杂质混合场的散斑进行测量,并利用图像处理相关手段从散斑图像中恢复目标气泡的信息。由于散斑测量方法在表征随机变量方面具有探测速度快、灵敏度高、非接触式且实时性好等优点,在解决尾流探测和船舰跟踪及目标识别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散射介质的光学统计特性对混合场散斑测量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实验验证。尾流中混合场的散射特性主要为气泡散射与随机散射介质散射的综合作用,气泡散射特性主要以Mie散射为理论基础进行推导分析,随机散射介质从随机散斑统计特性的基本理论出发,利用散斑的统计相关性恢复目标信息并探讨其适用范围,对气泡散射光强分布图及随机散射介质产生的散斑图进行仿真模拟。在混合场散斑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合适的图像处理方法及优化的图像重构算法对混合场散斑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提取出气泡信息的特征参量,探讨图像重构算法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图像分割的多气泡图像重构方法。为了验证理论与仿真部分的正确性,需要设计气泡与杂质混合场散斑图像采集的光学成像系统,在实验室有限的条件下,合理地模拟尾流中混合场的散射条件,产生气泡与杂质的混合场,设计散斑成像系统获并获取理想的散斑图像,依据混合场目标气泡图像重构的理论分析,对实验测量的散斑图像进行处理。最后对目标气泡重构图进行图像恢复质量的评价,对提取的气泡特征信息进行精度分析。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436.2;TP391.41
【部分图文】:

结构图,结构图,气泡,光拍


图 1-1 成像装置结构图[1].Stokes 设计了利用结构光拍摄的气泡采集系统,结构如图 1-2 所示。从闪光灯出射的光束经过准的共同组合作用形成了一束一定宽度和厚度的片发获得气泡图像[2]。图 1-2 气泡成像系统[2]

成像系统,气泡,闪光灯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处三角形的大小即可判断气泡的尺度。图 1-1 成像装置结构图[1]2000 年,M.D.Stokes 设计了利用结构光拍摄的气泡采集系统,大大提高了气泡成像的分辨率,结构如图 1-2 所示。从闪光灯出射的光束经过准直透镜、圆形反射镜、45 度反射镜的共同组合作用形成了一束一定宽度和厚度的片状光源,摄像机与闪光灯同时触发获得气泡图像[2]。

对比图,气泡,成像系统,湍流


图 1-3 气泡成像装置图[3]Schechner 等人设计的成像系统具有线性辐射响应和低噪声,定量测量,实验结果对比图如图 1-4,该成像系统相比于普度和饱和度均有了较大的改善,成像距离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图 1-4 偏振成像结果对比图[4],Honkanen 等人寻找到了研究湍流气泡流动和测量湍流气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存志;陈子阳;蒲继雄;;调制散射光束的振幅实现聚焦[J];光学学报;2014年08期

2 谢正茂;高立民;何俊华;;近红外偏振干涉光谱仪的光学系统设计[J];光子学报;2014年12期

3 魏军;王思聪;杨良信;谢向生;周建英;;刀边法测量聚焦光场空间结构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年01期

4 谢正茂;何俊华;齐文博;韦明智;;超短脉冲激光瞄准装置光学系统设计[J];应用光学;2013年06期

5 谢正茂;高立民;何俊华;;水下气泡高速摄影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2年04期

6 吴迎春;吴学成;王智化;陈玲红;周昊;岑可法;;压缩感知重建数字同轴全息[J];光学学报;2011年11期

7 张培晴;关烨锋;谢向生;丘志仁;周建英;;飞秒激光非线性频率转换的自适应优化过程[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11期

8 韩正英;于佳;王金城;郭春华;杨宇;;基于数字全息术的水中气泡场获取方法的研究[J];光学技术;2010年04期

9 石晟玮;蒋兴舟;石敏;王江安;;舰船尾流气泡运动特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5期

10 刘慧开,杨立,沈良文,张毓芬;舰船尾流的激光散射特性[J];激光与红外;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建生;尾流的光学特性研究与测量[D];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代伟佳;基于LED照明的无透镜散射成像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35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835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6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