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强度对电子在基态和激发态布居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10 00:31
本文通过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激光强度对电子在基态和激发态布居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激光强度的变化引起了基态-激发态之间电子的跃迁行为.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4(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激光波长为1200nm,不同激光强度下的激光电场图,其中强度为1×1014W/cm2,5×1014W/cm2,9×1014W/cm2和2×
当强度为1×1014W/cm2时,在-0.5o.c.和0.5o.c.处,氢分子离子的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99;在0o.c.处,电子在基态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97.图1可以看出0o.c.处的激光峰值振幅大于-0.5o.c.和0.5o.c.处,使得0o.c.的电子在基态的布居小于其余时间段.由此可得基态上布居减少的原因,是由于一部分电子跃迁到了更高的能级,即激发态,还有一部分电子在激光的作用下发生了电离到达连续态.当强度为5×1014W/cm2时,在-0.5o.c.和0.5o.c.处,氢分子离子的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95;在0o.c.处,电子在基态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89.由于激光强度的增大,使得更多的电子逃离基态,发生了跃迁和电离.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部分的电子跃迁到激发态上,少部分的电子电离至连续态.由于电子在激发态上的能量不稳定,使得在激光峰值减弱至0时,处于激发态和电离出去的电子便回到基态上.如图2所示的,在非激光峰值的时间段,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数又增大至1.当强度为9×1014W/cm2时,在-0.5o.c.处,氢分子离子的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91;在0o.c.处,电子在基态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73;在0.5o.c.处,氢分子离子的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数从0.89减少到0.81.在0o.c.之前,基态上的电子如上所述在激光的作用下发生着跃迁和电离以及返回基态的过程.但是由于0o.c.的激光的峰值振幅大于-0.5o.c.处的振幅,使得0o.c.处电离的电子在激光的作用下电离之后没有返回到基态上.当强度为2×1015W/cm2时,在-0.5o.c.处,氢分子离子基态电子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72;在0o.c.处,电子在基态的布居数从0.88减少到0.71;在0.5o.c.处,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
本文编号:3026485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4(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激光波长为1200nm,不同激光强度下的激光电场图,其中强度为1×1014W/cm2,5×1014W/cm2,9×1014W/cm2和2×
当强度为1×1014W/cm2时,在-0.5o.c.和0.5o.c.处,氢分子离子的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99;在0o.c.处,电子在基态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97.图1可以看出0o.c.处的激光峰值振幅大于-0.5o.c.和0.5o.c.处,使得0o.c.的电子在基态的布居小于其余时间段.由此可得基态上布居减少的原因,是由于一部分电子跃迁到了更高的能级,即激发态,还有一部分电子在激光的作用下发生了电离到达连续态.当强度为5×1014W/cm2时,在-0.5o.c.和0.5o.c.处,氢分子离子的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95;在0o.c.处,电子在基态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89.由于激光强度的增大,使得更多的电子逃离基态,发生了跃迁和电离.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部分的电子跃迁到激发态上,少部分的电子电离至连续态.由于电子在激发态上的能量不稳定,使得在激光峰值减弱至0时,处于激发态和电离出去的电子便回到基态上.如图2所示的,在非激光峰值的时间段,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数又增大至1.当强度为9×1014W/cm2时,在-0.5o.c.处,氢分子离子的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91;在0o.c.处,电子在基态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73;在0.5o.c.处,氢分子离子的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数从0.89减少到0.81.在0o.c.之前,基态上的电子如上所述在激光的作用下发生着跃迁和电离以及返回基态的过程.但是由于0o.c.的激光的峰值振幅大于-0.5o.c.处的振幅,使得0o.c.处电离的电子在激光的作用下电离之后没有返回到基态上.当强度为2×1015W/cm2时,在-0.5o.c.处,氢分子离子基态电子的布居数从1减少到0.72;在0o.c.处,电子在基态的布居数从0.88减少到0.71;在0.5o.c.处,电子在基态上的布居
本文编号:3026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302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