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GRIN光纤探头新型气体传感器模型
发布时间:2021-02-27 20:36
为研究集成化高性能的气体传感器,将超小GRIN光纤探头与空芯光子晶体光纤(HC-PCF)耦合,提供一种新型光纤气体传感器模型的设计方法。在解析新型光纤气体传感器模型的基础上,搭建实验测试系统,用GRIN光纤探头分别和单模光纤与HC-PCF耦合,进行接收光谱功率的比较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给定条件下,利用GRIN光纤探头的耦合系统可以获得67.73 nW的光谱功率,优于使用传统单模光纤接收到的53.52 nW。因此,利用GRIN光纤探头替代单模光纤与HC-PCF进行耦合并应用于光纤气体传感器中,具有更高的耦合效率和更高的输出光功率等优势,可用于新型光子晶体光纤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测试. 2020,46(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基于GRIN光纤探头的新型光纤气体传感器模型
2 硬件实验系统的设计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小自聚焦光纤探头的研究进展(英文)[J]. 王驰,旷滨,孙建美,朱俊,毕书博,蔡楹,于瀛洁. 中国光学. 2018(06)
[2]中红外大气甲烷乙烷双组分气体的同步移动监测[J]. 叶玮琳,周波,余红志,孟永贤,郑传涛. 光学精密工程. 2018(08)
[3]注入锁定腔增强拉曼光谱微量气体检测技术[J]. 王品一,万福,王建新,陈伟根,朱承治,刘晔. 光学精密工程. 2018(08)
[4]基于TDLAS和ICL的紧凑中红外痕量气体探测系统[J]. 李春光,董磊,王一丁,林君. 光学精密工程. 2018(08)
[5]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及安全预警标识性气体监测中的应用[J]. 张志荣,孙鹏帅,庞涛,李哲,夏滑,崔小娟,吴边,徐启铭,董凤忠. 光学精密工程. 2018(08)
[6]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庾繁,温泉,雷宏杰,黄良坤,温志渝.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8(10)
[7]以空芯光子带隙光纤作气室的全光纤甲烷检测[J]. 王书涛,刘铭华,曾秋菊,王志芳,王兴龙,陈东营,魏蒙. 光电工程. 2015(03)
[8]基于激光吸收光谱的多用途气体检测系统设计[J]. 常岐海. 中国测试. 2013(01)
[9]空芯光纤气体传感气室的优化设计[J]. 周佳琦,陆维佳,孙帮山,石艺尉. 光学学报. 2012(02)
[10]光纤CH4气体传感器的实验研究[J]. 乔学光,王佳,贾振安,赵大壮,周红,武婧. 光电子.激光. 2009(07)
本文编号:3054770
【文章来源】:中国测试. 2020,46(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基于GRIN光纤探头的新型光纤气体传感器模型
2 硬件实验系统的设计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小自聚焦光纤探头的研究进展(英文)[J]. 王驰,旷滨,孙建美,朱俊,毕书博,蔡楹,于瀛洁. 中国光学. 2018(06)
[2]中红外大气甲烷乙烷双组分气体的同步移动监测[J]. 叶玮琳,周波,余红志,孟永贤,郑传涛. 光学精密工程. 2018(08)
[3]注入锁定腔增强拉曼光谱微量气体检测技术[J]. 王品一,万福,王建新,陈伟根,朱承治,刘晔. 光学精密工程. 2018(08)
[4]基于TDLAS和ICL的紧凑中红外痕量气体探测系统[J]. 李春光,董磊,王一丁,林君. 光学精密工程. 2018(08)
[5]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及安全预警标识性气体监测中的应用[J]. 张志荣,孙鹏帅,庞涛,李哲,夏滑,崔小娟,吴边,徐启铭,董凤忠. 光学精密工程. 2018(08)
[6]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庾繁,温泉,雷宏杰,黄良坤,温志渝.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8(10)
[7]以空芯光子带隙光纤作气室的全光纤甲烷检测[J]. 王书涛,刘铭华,曾秋菊,王志芳,王兴龙,陈东营,魏蒙. 光电工程. 2015(03)
[8]基于激光吸收光谱的多用途气体检测系统设计[J]. 常岐海. 中国测试. 2013(01)
[9]空芯光纤气体传感气室的优化设计[J]. 周佳琦,陆维佳,孙帮山,石艺尉. 光学学报. 2012(02)
[10]光纤CH4气体传感器的实验研究[J]. 乔学光,王佳,贾振安,赵大壮,周红,武婧. 光电子.激光. 2009(07)
本文编号:3054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305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