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一些具有间接传染的布鲁氏菌病动力学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1 18:19

  本文关键词:一些具有间接传染的布鲁氏菌病动力学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布鲁氏菌病 传染病模型 局部稳定性 全局稳定性 仓室模型 极限系统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动物源由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广泛分布在全球各个地方和各种动物中,其具有高致病性,易复发等特性。虽然此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但由于其最主要的载体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家畜(牛、羊、猪)等,因此严重威胁着我们的日常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布鲁氏菌作为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体对外界的环境是具有一定的抗性的,其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存活较长的时间,因此布鲁氏菌造成的间接传染也具有很大的威胁。然而,由于其较低的致死率并且症状不明显,所以对于布鲁氏菌病尤其是间接传染的研究很少,而对于非主要传染源宠物和野生动物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本文针对这部分内容做了以下研究:1.根据野生动物生存现状假设其增长服从Logistic增长,建立了具有间接传染的野动物布鲁氏菌病模型,求出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分析其动力学行为证明了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结果说明了间接传染对疾病的传播是不可忽视的,并对不同阈值情况进行了分类说明。2.根据布鲁氏菌病在家畜和人之间传播的特点,考虑一定的控制措施,建立了就有间接传染的人-畜动力学模型,求出了疾病爆发阈值基本再生数,证明了两个种群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是全局稳定的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说明了布鲁氏菌病防控的重点是在牲畜,只有控制了畜间布鲁氏菌病才能控制人间布鲁氏菌病。3.对宠物的饲养增加了人类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概率,因此建立了家畜源的家畜-宠物-人动力学模型,求出了两个基本再生数1R和2R,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构造Dulac函数以及极限系统的性质,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并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只有当家畜和宠物都得到控制时,人间布鲁氏菌病才会灭绝。4.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病的重要载体,近些年由野生动物造成疾病流行日益增多,考虑大规模牧场和野生动物种群内接触符合标准发生率并将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捕猎作为传染项,建立了家畜-野生动物-人的布鲁氏菌病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分析证明了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通过数值模拟和参数的敏感度分析,说明了减少间接传染可以同时降低野生动物和人类患病者数量,而对野生动物的捕猎虽然降低了人类布鲁氏菌病患病者的数量但同时使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亡,杜绝捕杀则可以彻底切断野生动物-人这条传染途径也就说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传染病模型 局部稳定性 全局稳定性 仓室模型 极限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17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1.1 传染病动力学基本模型10-11
  • 1.1.2 关于单种群布鲁氏菌病动力学的研究11-13
  • 1.1.3 关于系统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的研究13
  • 1.2 我国人间布鲁氏菌病分布现状13-14
  • 1.3 研究内容14-17
  • 第二章 预备知识17-21
  • 第三章 具有间接传染的野生动物布鲁氏菌病动力学模型21-27
  • 3.1 模型的建立21
  • 3.2 模型的分析21-24
  • 3.2.1 基本再生数的确立21-22
  • 3.2.2 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22-24
  • 3.3 数值模拟24-25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25-27
  • 第四章 具有间接传染的布鲁氏菌病人-畜动力学模型27-36
  • 4.1 模型的建立27-28
  • 4.2 模型分析28-33
  • 4.2.1 基本再生数28-29
  • 4.2.2 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29-31
  • 4.2.3 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31-33
  • 4.3 数值模拟33-35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35-36
  • 第五章 家畜-宠物-人交互模型36-48
  • 5.1 模型的建立36-37
  • 5.2 模型分析37-43
  • 5.2.1 基本再生数37-39
  • 5.2.2 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39-43
  • 5.3 数值模拟43-46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46-48
  • 第六章 家畜-野生动物-人交互模型48-62
  • 6.1 家畜为传染源模型的建立48-50
  • 6.2 模型分析50-55
  • 6.2.1 基本再生数50
  • 6.2.2 平衡点稳定性分析50-55
  • 6.3 数值模拟与参数敏感度分析55-60
  • 6.3.1 数值模拟55-59
  • 6.3.2 参数的敏感度分析59-60
  • 6.4 本章小结与讨论60-62
  • 第七章 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66
  • 附录66-70
  • A.12013我国布鲁氏菌空间分布程序(R软件)66
  • A.2 时间分布折线图(Mathematica 9.0)66
  • A.3 数值模拟(Mathematica 9.0)66-70
  • 致谢70-71
  • 作者简介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宝官;张爱民;;上海农村发现犬布鲁氏菌病一例[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0年01期

2 何剑峰,罗会明,梁杏娴,黎 薇,陈佩玑,陈泽池;广东省控制布鲁氏菌病的策略与效果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0年04期

3 ;布鲁氏菌病病原[J];疾病监测;2009年10期

4 王兴龙;杨艳玲;;犬布鲁氏菌病[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年Z1期

5 张爱民;林至刚;张三思;;犬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诊断[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8年04期

6 王显军;儿童布鲁氏菌病[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7年03期

7 王丽,刘东立,张福利;陕西省1996~1998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检菌结果[J];地方病通报;1999年03期

8 张见麟,郭宝岚,崔春槐,吕秀芝,王惠秋,陈贤辉,唐浏英;免疫抑制在布鲁氏菌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9 孙幸之;布鲁氏菌病的特异性IgE——抗体[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10 刘永华;张成智;王玉萍;韩忠荣;苏红梅;;248例布鲁氏菌病的护理干预[J];黑龙江科学;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继章;宫晓炜;曹小安;陈启伟;郑福英;费媛媛;邱昌庆;;我国部分省(区)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周继章;宫晓炜;曹小安;郑福英;蔺国珍;王光华;费媛媛;邱昌庆;;2009-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A];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牛金星;任德新;张鑫荣;;滩羊布鲁氏菌病的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4年

4 杜美兰;罗秋菊;崔宏伟;贾少菊;;布鲁氏菌病的健康宣教[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毛开荣;;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东立;;抗菌素联合用药治疗布鲁氏菌病效果观察[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匡纪;蔡祖华;邵丰尧;黄秀琴;王菊丛;楼妙芬;;2005年婺城区布鲁氏菌病国家级监测点监测报告[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叶丽萍;许国章;鲁锋;孙亚维;张吉楠;董红军;;2002~2005年宁波市职业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蒋轶文;白羽;;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郑源强;吴岩;毕力夫;;布鲁氏菌病检测、防控措施与疫苗研究进展[A];2011新型疫苗与抗体创制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韦良俊;我区须加强防控布鲁氏菌病[N];阿勒泰日报;2008年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邱昌庆 研究员;对奶牛布鲁氏菌病防制的思考[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3 中国农业科学院 邱昌庆研究员;对奶牛布鲁氏菌病防制的思考[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4 刘朝江;预防人畜共染布鲁氏菌病[N];农民日报;2014年

5 中国兽药监察所 副研究员 毛开荣;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6 记者 蒋中意;我市被卫生部定为布鲁氏菌病检测点[N];金华日报;2005年

7 施水泉邋记者 李水根;确诊布鲁氏菌病有了“快枪手”[N];健康报;2007年

8 记者 马艳军;落实五项措施 控制布鲁氏菌病疫情[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记者 陈艳阳邋通讯员 衣晓峰 时长山;布鲁氏菌病疫情上升值得警惕[N];大众卫生报;2007年

10 张建平;加强布鲁氏菌病的防治[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向阳;内蒙古通辽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感染机理初步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2 甄清;人布鲁氏菌病标准化PCR诊断方法及BP26基因标记疫苗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秋丽;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某地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黎银军;我国布鲁氏菌病时空分布及风险预测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3 郝博;一些具有间接传染的布鲁氏菌病动力学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武燕;靖边县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检测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伊日盖;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子分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6 常琳;吉林省松原地区布鲁氏菌病就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安建光;白城地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明涛;布鲁氏菌病动力学建模与理论分析[D];中北大学;2014年

9 夏淑婷;布鲁氏菌病新的免疫学诊断靶点的研究[D];大理学院;2014年

10 王亭;奶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5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605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3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