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数学模型的进展
本文关键词:高炉数学模型的进展
【摘要】:高炉是一个复杂的气固向流反应器。为了理解、控制和改进高炉炼铁过程,更多的努力被用于开发数学模型。全高炉动力学模型经历了从一维到多维、稳态到非稳态、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多流体高炉模型是全高炉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该模型基于多流体理论,可对炉内主要现象进行多维数学模拟,并能精确地预测高炉在指定条件下的操作指标。未来的高炉数学模型应朝复杂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并拓展解析范围、提高模拟精度。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安阳钢铁集团公司炼铁厂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gq北大学多元物岅科[x研究所
【关键词】: 高炉 数学模型 多流体理论
【分类号】:TF521
【正文快照】: 高炉生产是由炉顶加入炉料,从炉缸渣铁口排放渣铁;而从风口鼓入热风和喷吹煤粉,煤气从炉顶逸出。所以,可将高炉看作是存在炉料下降和煤气上升2个逆向运动的反应器,炉内所有传输现象和反应均发生于炉料与煤气的向流运动中。高炉内多种多相物质共存且相互作用,且诸多物理化学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学光;;国外高炉炼铁技术发展概况[J];钢铁;1980年04期
2 吴宦善,王朝正,程包进;降低高炉炼铁焦比的分析[J];江西冶金;1982年02期
3 ;《高炉炼铁技术理论讲座》——炼铁工程师进修的最新参考书[J];四川冶金;1982年02期
4 黄幼驹;吴依水;;高炉炼铁工人铅中毒报告[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2年04期
5 张宗诚;;《高炉炼铁原理》[J];钢铁;1982年05期
6 杨永宜;傅松龄;;“Rist Diagram”等著《高炉炼铁理论与实践》[J];钢铁;1985年03期
7 李马可;;40年来我国炼铁生产技术的发展[J];钢铁;1990年08期
8 李马可;高炉生产首在提高经济效益[J];炼铁;1993年01期
9 杨尚宝,杨天钧,徐金梧;高炉炼铁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10 刘琦,宋阳升;我国炼铁生产技术进步的回顾及对今后发展的思考[J];钢铁;199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祥官;刘芳;陆剑锋;李满喜;蔡漳平;卜敏;高贤成;程克友;;济钢350m~3高炉的炼铁优化专家系统[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2 楼辉映;;21世纪是我国炼铁结构重组的历史时期[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3 高小强;郑忠;;自组织经验进化预测模型[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4 周和敏;李贵奇;狄向华;;直接还原铁和高炉炼铁生产流程环境负荷评价[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周志坚;郭勇文;;广钢高炉炼铁技术进步[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元葵;;合理高炉布局及加大软水密闭水系统有利于降低高炉炼铁成本[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永铭;;本钢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参数的计算机处理[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王维兴;;近年中国炼铁技术进步与展望[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9 林李全;王杰;;焦炭热态性能对2500m~3高炉炼铁指标影响的探讨[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10 杨天钧;;中国高炉炼铁技术的进展[A];200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品 吴荣先;大有作为的粉末冶金[N];中国冶金报;2000年
2 玲玲;新型发电技术[N];山东科技报;2000年
3 ;日本各大钢铁公司炼铁设备运转现状(上)[N];世界金属导报;2000年
4 陈守明;海绵铁市场和技术发展[N];世界金属导报;2000年
5 ;对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可持续发展的四条建议[N];中国建材报;2001年
6 ;描绘新世纪冶金科技发展蓝图[N];中国冶金报;2001年
7 王维兴;推广炼铁新技术[N];中国冶金报;2001年
8 中国金属学会供稿;高炉喷煤 世界水平[N];中国冶金报;2001年
9 叶匡吾;高炉炉料结构与精料[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10 刘承军 南志国;钠基膨润土开发成功[N];中国矿业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启会;高炉冶炼过程的模糊辨识、预测及控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郭术义;高炉回旋区湍流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史岩彬;基于CFD/NHT分析技术的高炉炼铁过程建模与仿真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琳;造球工段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徐循进;智能控制在高炉炉温预测中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陈军;昆钢三号高炉本体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4 庄旭东;高炉本体温度监控与故障诊断中的模糊数学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渐令;支持向量机在高炉炉温预报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6 龚淑华;高炉炉温组合预报和十字测温数学建模[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文慧;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高炉炉温预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韩江华;高炉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熊元礼;重钢能源的结构状况及煤气使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龙防;富Al_2O_3矿对炼铁原料及冶炼过程的影响[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43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64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