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A银行法人客户信用评级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1 21:20

  本文关键词:与适时、适度进行金融调控有关的三个数学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2年

A银行法人客户信用评级管理研究

庞源  

【摘要】: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足以证明,一旦银行业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容易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风险,并殃及整个经济生活甚至会导致政治危机。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就是信用风险。美国90年代初的储贷协会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1年底美国的安然公司事件到我国的银广厦、蓝田股份事件等,均显示出信用风险对银行构成的威胁和影响是普遍存在的。这一普遍现象的存在要求各家银行能够及早发现,揭示并量化客户存在的信用风险,采取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尽量减少贷款损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A银行也加快了信用风险管理进程,加大资源投入,在构建先进的评级体系的同时,不断完善信用等级评定的全流程管理。A银行的信用评级是对客户的偿债能力和可能引发违约风险的评定,是客户准入、授信审批、信贷授权、经济资本分配等信贷经营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依据。A银行根据独立、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设定信用评级方法体系,采用宏观与微观、动态与静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确定被评对象的信用等级,以全面提高信用风险识别能力、加快现代化商业银行发展进程。 A银行在系统升级过程中,虽然进一步优化了评级体系,但通过总行后台监测评价、基层自查等工作,发现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中存在模型选用有误、信息采集失真、综合评价随意、日常管理缺失等问题,通过两次全面评级整改,从前后评级结果对比中可以看出,客户信用等级申报评定及后续管理均对评级结果的有效性、公正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分行层面的信用评级工作中,有信用环境相对较差、各行政主管领域有效信息难以取得等客观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限于多年来的工作习惯、数据积累分析不够等原因,基层评定人员尚未真正认识到评级的重要性,机械套用居多、与银行风险管理真正结合管理的少,执行的偏差严重影响了评级体系的功效,不仅对信贷审核提供误导信息,而且由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内部评级管理也会因评级结果可信度的下降,而难以有效推进。 在目前各银行加快推进新巴塞尔协议内部评级管理的关键时期,通过对银行信用评级体系的概述以及A银行信用评级业务管理现状的分析,以两期全面评级整改的前后对比,进一步揭示评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提出建议,在加大评级系统软硬件投入的前提下,还要配套考核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数据基础,加强系统功能及流程控制的配套升级,以提高全员评级系统的应用能力,使评级体系发挥实效,为切实提高银行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工作而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廖肇辉;;内部评级法(IRB)评述及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的改进建议[J];财贸经济;2005年12期

2 金山;范自军;;我国信用评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5年11期

3 王威;发展我国信用评级制度[J];北方经贸;2001年03期

4 李强;;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控制探析[J];经营管理者;2008年16期

5 康书生;鲍静海;史娜;李纯杰;;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的构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武明艳;;浅谈企业信用评级方法[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6期

7 周小川;与适时、适度进行金融调控有关的三个数学模型[J];金融研究;2005年01期

8 韩枫;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J];上海金融;2003年06期

9 邹小芃,余君,钱英;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年01期

10 陈小宪;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金融;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贵清;信用风险评级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彤,方晓阳,刘雯;食品安全信用的定义与特点[J];安徽医药;2005年02期

2 韩旭;许学军;;经济资本及其在银行风险管理考核中的应用[J];北方经济;2007年10期

3 李寿华;;解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兼论ERM框架下银行风险管理[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4 仲丛友;;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信用管理系统[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5 严佳;;快速消费品企业信用风险及管理[J];才智;2010年12期

6 明洪盛;;对建立我国外资银行风险防范法律机制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1期

7 操玲姣;;现代金融体系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1期

8 李萍;;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业信用评级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6期

9 牛草林;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8期

10 袁吉伟;;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海波;周宗放;;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上市公司财务信用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戴季宁;陈海波;;关于安徽省信贷集中度的调研报告[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程新生;罗艳梅;刘建梅;王慧;;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从部门协作到公司治理风险评价——基于NL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案例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夏丽辉;;企业信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北阳;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程砚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农户小额贷款决策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孙继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桓宇;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调整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王明寿;中小物流企业基于业务延伸的竞争与成长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孔艳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7 费淑静;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8 张贵清;信用风险评级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邰展;中国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与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杨晓霞;旅游信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臣勇;基于信用评级的中小企业财务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伟;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昆;基于逐步判别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喆;EXIMBANK辽宁装备制造企业信用评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庆飞;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辉;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璇;企业诚信建设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谢煌;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熊唯伊;基于CAMELS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赵真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元燮;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几个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8期

2 施锡铨,邹新月;典型判别分析在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财经研究;2001年10期

3 冯燮刚;商业银行公司贷款决策的定量评估与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3年05期

4 严太华,程映山,李传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和管理模型的应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5 谭跃,刘朝阳;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金融;2003年04期

6 陈忠阳;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发展探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10期

7 毛晓威,巴曙松;巴塞尔委员会资本协议的演变与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新进展[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4期

8 段兵;信用风险管理的工程化趋势及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6期

9 周玮,杨兵兵;试论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1期

10 王春峰,李汶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投影寻踪判别分析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雪;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预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阳;;浅析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在企业信用评级中的应用[J];河北金融;2010年03期

2 张玉喜;贾曼莉;曲正;;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研究[J];商业经济;2006年12期

3 汪成豪;黎建强;董纪昌;;从美国次贷危机透视房地产信用风险防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4 李兴法;王庆石;;基于CreditMetrics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应用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2期

5 布慧敏;改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2004年23期

6 田永强;IRB法及农发行风险管理借鉴[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7 覃易寒;论信用评级制度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运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8 熊英;;浅谈如何把好信贷风险防范第一关[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12期

9 周玮,杨兵兵,陈宏,徐晓肆;商业银行违约概率测算相关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7期

10 刘冬梅;孙维峰;;河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关于在美国信用评级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争论及启示[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贾强;杨华;徐靖波;;后危机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张玲;曾维火;;基于Z值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等级转移矩阵实证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余其煌;;信用评级及信用等级的转移[A];Data Analysis,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5 陈红;郭志明;;影响我国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建军;岳嵩;;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浩;;风险管理创造价值——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及其建设研究[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蒋波;;公司财务评价研究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程新生;罗艳梅;刘建梅;王慧;;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从部门协作到公司治理风险评价——基于NL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案例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孙日瑶;;征信管理应注重加强品牌建设[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金融生态办;[N];宝鸡日报;2006年

2 蒋继伟 刘炳厚;[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3 记者  施翼;[N];浙江日报;2006年

4 ;[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干江东;[N];贵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振华;[N];人民日报;2010年

7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郑春峰 实习生 郑李;[N];南方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沈明;[N];证券日报;2011年

9 ;[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N];经济参考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贵清;信用风险评级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张玲;基于判别分析和期望违约率方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及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李兴法;信用风险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石智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内部评级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冯建友;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发展与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赵欣颜;信用衍生产品机理分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董奋义;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苏宁华;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秦默;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10 叶跃祥;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些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维火;商业银行信贷评级及其经济资本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伍可珂;湖南省工商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李艳;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赵学忠;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王平;商业银行企业客户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孙志恒;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谢哲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探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征永中;中国建设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白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构建[D];内蒙古大学;2004年

10 廖昆;我国MBS信用评级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与适时、适度进行金融调控有关的三个数学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9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99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6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