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数据无线监测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8-01-02 00:17

  本文关键词: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数据无线监测系统设计 出处:《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数据监测 单片机 传感器 LabVIEW 无线通信


【摘要】:在当今的生产与生活中,数据参数对监控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温湿度、电压电流及PM2.5数据监测在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尤为重要,针对传统有线监测方式功能的不足,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无线多数据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四路温湿度、一路电压电流及一路PM2.5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对数据进行传输,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作为开发平台构建多路数据监测界面。系统具有对各路数据进行采集、无线传输、显示、存储、报警等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准确的反映多数据的变化,人机界面友好,测量精准,也便于功能扩展升级,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Abstract]:In today's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data paramet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state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Voltage, current and PM2.5 data monitor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civil life. A wireless multi-data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computer and LabVIEW is designed. The system uses four channel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e voltage and current and one PM2.5 sensor to collect data. The NRF24L01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is used to transmit the data, and the LabVIEW virtual instrument software is used as the development platform to construct the multi-channel data monitoring interface. Wireless transmission, display, storage, alarm and other fun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reflect the change of multi-data, human-machine interface friendly, accurate measurement, and easy to expand and upgrade functions. Has certain practical promotion value.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电控学院;
【基金】: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自然科学类,201613)
【分类号】:TP27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工业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测系统不仅需要运行于工况良好的环境下,更要对距离较远,运行环境恶劣,数据采集点较为分散以及无人值守的设备进行监测。采用传统有线的方式对这些复杂情况下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会导致人力及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无线通信标准组召开全会[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0年04期

2 华宗;新型全天候无线通信系统[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2年07期

3 ;泰克推出新型无线通信分析仪在通用性和价格方面实现重大突破[J];电子技术应用;2003年02期

4 ;停电引起无线通信瘫痪![J];电子产品世界;2003年19期

5 ;新型无线通信分析仪——在通用性和价值方面实现重大突破[J];今日电子;2003年02期

6 林道;航空无线通信系统[J];现代通信;2003年05期

7 邓永红;林革;;光无线通信技术综述[J];数字通信世界;2006年02期

8 崔济阳;;无线通信技术运用及改进方法[J];信息通信;2011年02期

9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J];电子技术应用;2011年03期

10 曹淳淳;;浅析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弋建强;;无线通信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李冰琪;;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浅析[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王化磊;潘成康;;绿色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甘伟;许力;;无线通信技术在核电站的应用[A];2012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加强数字化 信息化 现代化建设 切实提高水上应急无线通信与指挥能力[A];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第二届中国政府电子政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张兴彤;黄胜;;无线通信在出铝车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明;;个人无线通信网现状和展望[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范博;李书芳;;无线通信中的天线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三强;石坚;何为;古良玲;;脑电信号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卿晰;快乐着新一代无线通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2 ;美国无线通信业上演战国时代[N];中国经营报;2002年

3 李晓松;加强公安无线通信基础工作刻不容缓[N];人民公安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刘晶;多媒体何时融入无线通信[N];中国电子报;2000年

5 ;迈向无线通信的未来(二)[N];人民邮电;2000年

6 ;无处不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N];人民邮电;2011年

7 ;下一代专业无线通信网注重定制服务[N];中国电子报;2011年

8 王陵生邋童信;安徽350兆无线通信网抗雪灾立功[N];人民公安报;2008年

9 ;全面加强公安无线通信建设[N];人民公安报;2003年

10 晓雅;无线通信占四分之一[N];人民邮电;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彬;可见光无线通信光学接收天线设计[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子悦;高铁无线通信中小区切换与多天线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杨晓东;身体域无线通信表征精度提升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董立珉;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李常茗;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网络复合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赵爽;应用于无线通信基带算法的可重构处理平台及典型算法实现[D];复旦大学;2010年

7 许颖;能量多元化与状态非确定的绿色无线通信网络关键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8 管章玉;认知与协作无线通信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跨层优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武刚;多入多出无线通信中的信道模型、空时编码及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盖伊;多天线无线通信中的宽带多频段天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万层;微功率无线通信性能测试与网络状态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翔;TD-LTE标准下MIMO-OFDM检测算法及其DSP实现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丹;工业无线通信技术在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邓剑挺;无线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的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焦锦绣;风电场的无线通信网络研究与实现[D];山西大学;2014年

6 李环;DMR系统转发技术研究及中转台硬件设计与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黎国美;地铁通信系统工程设计与干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顾军;干扰管理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刘天宇;基于ZigBee网络的智能化养老系统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陈君;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对齐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66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366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c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