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重构并联足式步行机器人系统开发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自重构并联足式步行机器人系统开发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可重构 多足步行机器人 稳定性 步态规划 控制仿真
【摘要】:针对在特殊场合样本拾取这一任务,本文将并联行走机器人与重构机构相结合,提出一种自重构并联步行机器人。本文从结构设计与分析、重构模式、稳定性分析、步态规划、运动仿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并联机构与重构结构的应用开辟新途径,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提出以6-SRU并联机构作为重构机器人的主体;基于螺旋理论,研究其重构前后的自由度并对其进行整体性能分析,确定了机器人结构的合理性;给出三种自重构模式并在S副处设计自重构结构;建立了操作臂的连杆坐标系,得出操作臂末端点的工作空间,说明自重构分支与整体无干涉。其次,基于ZMP法,对机器人进行动态稳定性的分析与行走步态的研究,对水平直行、转弯和爬坡三种步态进行规划,为机器人的行走以及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对主要功能模块(自锁模块、重构模块和重构结构)进行机械结构设计;通过ADAMS建立步行机器人的虚拟模型,对机器人在运动时的运动学及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对比理论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机器人轨迹规划的正确性。然后,针对机器人的运动需求,以分布式半闭环伺服运动控制为该机器人控制方案,给出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流程;构建了硬件控制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提出三种控制策略,通过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探讨控制策略的优劣,确定该机器人的控制策略;对其进行硬件之间的虚拟连线搭接,为实际控制系统的构建打下基础。最后,对该机器人在结构改进、自重构对中问题、控制系统实物搭建与编程方面做了展望。
【关键词】:可重构 多足步行机器人 稳定性 步态规划 控制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多足步行机器人的发展现状12-15
- 1.2.1 国外行走机器人的发展12-14
- 1.2.2 国内行走机器人的发展14-15
- 1.3 并联机构的发展15-16
- 1.4 自重构机器人定义16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16-18
- 1.5.1 研究意义16-17
- 1.5.2 研究内容17-18
- 第2章 机器人性能分析与结构设计18-32
- 2.1 引言18
- 2.2 步行机器人整体描述18-19
- 2.3 机器人重构模式19-25
- 2.3.1 整体自由度分析20-21
- 2.3.2 单分支重构后自由度分析21-24
- 2.3.3 手爪的工作空间24-25
- 2.3.4 重构分支与整体的干涉25
- 2.4 步行机器人位置分析25-28
- 2.4.1 位置反解分析26-27
- 2.4.2 MATLAB反解算例27-28
- 2.5 步行机器人各主要模块设计28-31
- 2.5.1 普通U副模块设计28
- 2.5.2 自锁U副模块设计28-29
- 2.5.3 重构分支U副模块设计29
- 2.5.4 自重构模块设计与选型29-31
- 2.6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机器人动态稳定性分析与步态规划32-46
- 3.1 引言32
- 3.2 机器人运动传递分析32-36
- 3.2.1 6-SRU并联机构一阶影响系数33-34
- 3.2.2 6-SRU并联机构二阶影响系数34-35
- 3.2.3 6-SRU机器人合力计算35-36
- 3.3 动态稳定性判定条件36-37
- 3.4 6-SRU机器人的步态规划37-44
- 3.4.1 水平直线行走步态38-40
- 3.4.2 转弯步态40-41
- 3.4.3 爬坡步态41-43
- 3.4.4 非结构化地面行走43
- 3.4.5 行走时各驱动角度曲线43-44
- 3.5 本章小结44-46
- 第4章 6-SRU机器人运动参数分析与仿真46-66
- 4.1 引言46
- 4.2 6-SRU机构仿真模型的建立46
- 4.3 6-SRU机构添加约束46-47
- 4.4 6-SRU模型运动仿真47-60
- 4.4.1 6-SRU运动学分析47-58
- 4.4.2 6-SRU步行机器人动力学分析58-60
- 4.5 MATLAB与ADAMS联合仿真60-65
- 4.5.1 联合仿真流程60-61
- 4.5.2 联合仿真建模流程61-65
- 4.6 本章小结65-66
- 第5章 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66-90
- 5.1 引言66
- 5.2 机器人运动控制分析66-68
- 5.2.1 一般性需求66
- 5.2.2 自重构需求66-67
- 5.2.3 机器人运动流程67
- 5.2.4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67-68
- 5.3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68-71
- 5.3.1 运动控制卡68-69
- 5.3.2 交流伺服系统69-70
- 5.3.3 减速器选型70
- 5.3.4 主要附属硬件型号70-71
- 5.4 交流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71-73
- 5.5 电流调节器数学模型及仿真73-76
- 5.6 速度调节器数学模型及仿真76-80
- 5.7 位置调节器数学模型及仿真80-82
- 5.8 各策略位置环仿真对比82-85
- 5.8.1 PID控制器分析82
- 5.8.2 PID+速度前馈控制器分析82-83
- 5.8.3 控制卡位置环分析83-85
- 5.9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85-87
- 5.10 硬件接口配线设计87-89
- 5.10.1 控制器、驱动器连接87-88
- 5.10.2 驱动器主回路接线88-89
- 5.11 本章小结89-90
- 结论90-92
- 参考文献92-9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97-98
- 致谢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大成;;重载荷六足步行机器人的制作[J];电子制作;2004年11期
2 宫明明;朱卫斌;李峰;;被动动力步行机器人关键问题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6年08期
3 雷静桃;高峰;崔莹;;多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机械设计;2006年09期
4 黄俊军;葛世荣;曹为;;多足步行机器人研究状况及展望[J];机床与液压;2008年05期
5 杨若霁;陈峰;;六足步行机器人腿机构绳传动系统设计与仿真[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2年03期
6 唐杰;原培章;修道喜;李小凡;归彤;;海底六足步行机器人[J];光学机械;1990年03期
7 谭冠政,朱剑英,尉忠信;国内外两足步行机器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器人;1992年03期
8 阳如坤,王泰耀;步行机器人足端反力的求解[J];机器人;1993年03期
9 汪劲松,,张伯鹏;全方位双三足步行机器人(Ⅲ)──步行模式规划[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5期
10 张凤英;步行机器人[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宏绪;李琦;;静不稳定型两足步行机器人的设计[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陈东辉;佟金;张书军;陈秉聪;;人和动物的步态与步行机器人[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学敏;程君实;;四足步行机器人特征辨识算法[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6年
4 绳涛;王剑;蔡文澜;马宏绪;;欠驱动两足步行机器人3D动态行走控制方法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志良;解仑;陈工;孙维;王丽娟;;基于GA神经网络的两足机器人控制研究[A];第12届全国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青;申忠宇;赵瑾;张亮;;基于ARM的两足步行机器人系统设计[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范顺成;张顺心;谷慧茹;韩书葵;;两足步行机器人并联腿机构的步态及轨迹规划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德功;日本开发新型两足步行机器人[N];大众科技报;2002年
2 编译 小呆;载人步行机器人将成未来时尚[N];北京科技报;2004年
3 梅新;美津浓公司开发步行机器人专用鞋[N];中国贸易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倪修华;双足被动步行机器人性能分析及一种动力输入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新杰;多足步行机器人运动及力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陈刚;六足步行机器人位姿控制及步态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槐创锋;四足步行机器人建模与控制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赵利军;面向六足步行机器人的行进区域障碍物视觉检测及应对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徐凯;自主步行机器人运动控制及相关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朱雅光;基于阻抗控制的多足步行机器人腿部柔顺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婧;林间步行机器人的运动特性与动态仿真[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贾文川;多足步行机器人的仿生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黄淮;基于变传动比线齿轮传动的微小步行机器人设计理论与机构[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文龙;新型自重构并联足式步行机器人系统开发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5 孙博文;面向双足被动步行机器人周期步态规划及混沌控制的动能成型方法的改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李明祥;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混联腿部机构的运动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7 阮祥伟;基于虚拟样机的液压驱动四足步行机器人机构设计[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8 曲俊法;双足被动步行机器人行走稳定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战卫侠;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六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0年
10 马彪;一种四足步行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6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61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