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20:00

  本文关键词:基于DEA方法的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出处:《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技术产业 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DEA 规模收益 投影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基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现有研究成果,构建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资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然后结合统计年鉴上公布的数据,运用DEA方法,从效率、有效性、规模收益及投影分析4个方面,对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企业区域创新综合效率偏低,纯技术效率是导致创新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部分区域呈规模报酬递增态势,RD经费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过少是企业规模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相应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ZD0017)
【分类号】:F224;F205;F276.44
【正文快照】: 引言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强,附加值高,技术、知识、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我国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价值链以及占领全球科技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核心是创新,而人力、财力、物力等创新要素作为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对其有效整合和配置能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永兴;张国庆;;安徽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韩晶;;基于SFA方法的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肖腊梅;刘继云;;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4 金余泉;韩东林;;安徽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基于DEA模型[J];技术经济;2010年11期

5 赵红;李换云;;研发投入、FDI的R&D溢出与自主创新效率的研究——基于重庆制造业的面板数据(2000—2007)[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6 虞晓芬,李正卫,池仁勇,施鸣炜;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现状与原因[J];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7 池仁勇,唐根年;基于投入与绩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科研管理;2004年04期

8 岳书敬;;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经验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9 李智;李贵才;;基于C-D生产函数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研究[J];特区经济;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永兴;张国庆;;安徽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蓝庆新;;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效率的经验分析:2001—2008年[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3 余泳泽;武鹏;;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4 蔡元成;赵敏;;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5 闫冰;冯根福;;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6期

6 顾建国;张文修;;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我国烟草企业效率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4期

7 周立群;邓路;;企业所有权性质与研发效率——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高技术产业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4期

8 张晓瑞;宗跃光;;京津地区空间开发效率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6期

9 董平;徐欣;;企业R&D:一个文献综述[J];东岳论丛;2012年03期

10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田泽永;;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J];系统工程;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军杰;单晓光;姜南;;中国省域专利产出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罗亚非;;我国中部六省和京、沪、粤区域技术创新绩效比较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3 郑韶;范飞龙;;我国区域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评价——基于各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4 刘丽君;汪群;张龙;;技术创新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张晗;徐二明;杨正沛;;基于区域差异的创业集群创新投入对其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雷善玉;魏艳丽;;辽宁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朱承亮;师萍;安立仁;;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基于SFA模型的检验[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黄德春;高敏;刘炳胜;;中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变动差异与空间趋同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α趋同实证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中国省际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1998-2005[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官建成;陈凯华;;中国省域研发生产前沿绩效的测度框架——基于SBM-DEA/RD-Malmquist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许广;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与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郑循刚;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锐淇;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区域追赶的空间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肖泽磊;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和政策效果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晓君;我国科学资助机构绩效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阿敏;国际技术扩散对中国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马晓伟;江西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问题智能诊断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罗玲;东北三省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5 郭冬冬;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园萍;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曹锐;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彭爱冰;浙江省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琳琳;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海静;中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永兴;张国庆;;安徽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许长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分析[J];财经研究;1996年03期

4 许和连;禄雪焕;;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基于我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5期

5 张倩肖;冯根福;;我国地区间用于科技发展的研发绩效评估与比较[J];财贸经济;2006年11期

6 黄庐进;汪健;;上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7 梁平;梁彭勇;黄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8 李[;;基于DEA方法对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效率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年01期

9 姚伟峰,何枫;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增长研究:贸易和FDI,谁更有效?[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10 陈光,王永杰;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动力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政出其门[J];光彩;2005年05期

2 钱海燕;;破解资源瓶颈 实现经济发展和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刘现伟;;资源型城市走出资源陷阱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4 陈国阶;资源形势与我国资源开发战略思考[J];国土经济;1995年03期

5 张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10期

6 杨玉兵;高技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核心[J];科学管理研究;2000年02期

7 张福增;开发昆虫资源 拓宽农业范围[J];中国科技信息;1996年09期

8 李淳;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再生[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1999年01期

9 李永周,辜胜阻;国外科技园区的发展与风险投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11期

10 吴玉萍;知识经济条件下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面临的抉择[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冯洁;用更强有力措施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记者冯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本文编号:1313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13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