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水资源二次供需平衡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0 20:04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水资源二次供需平衡分析 出处:《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水资源 系统动力学 供需平衡 二次平衡分析


【摘要】:根据江苏省的水资源现状,采取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方法对2020年和2030年50%、75%、95%保证率下全省水资源供需水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基于现状供水能力的一次供需平衡分析以及提高供水能力和节水措施下的二次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一次供需平衡分析时,供需缺口很大;二次供需平衡分析时,供需矛盾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2020年50%保证率下供需缺口降低49.70%,2030年50%保证率下供需缺口降低47.43%。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实验室;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03;201201022;20100107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9055;51279223)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GLA001)
【分类号】:TV213.4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江苏省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在非汛期出现水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水质恶化已成为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1]。因此,开展水资源供需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对江苏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黎渊;;基于三次平衡原理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01期

2 周益;李援农;;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冬海;张巍巍;张永峰;;江萝灌区建设可行性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4期

2 边志明;张蕾;;中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合理开发利用新理念[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10期

3 陈利群;刘昌明;李发东;;基流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4 李春晖;杨志峰;郑小康;庞爱萍;;流域水资源开发阈值模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5 尹琦;城市人口系统仿真模型[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6 严登华,王浩,王建华,何岩,邓伟,翟金良;国际水文计划发展与中国水资源研究体系构建[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7 郭怀成,戴永立,王丹,刘永;城市水资源政策实施效果的定量化评估[J];地理研究;2004年06期

8 陈锐,邓祥征,战金艳,汪云林,李冬,牛文元;流域尺度生态需水的估算模型与应用——以克里雅河流域为例[J];地理研究;2005年05期

9 夏军;翟金良;占车生;;我国水资源研究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10 罗长军;东大岗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英;干旱区典型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肖人毅;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燕;现代服务业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关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6 孙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王好芳;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8 延军平;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9 李波;城市房地产发展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李梅;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分析及模拟预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慧文;弘宇公司库存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胡志东;调蓄水库对南水北调河南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张晓峰;北方平原新型灌溉排水模式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惠芬;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邢帅;天津港的区域经济贡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侯传美;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恢复的生态需水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7 范存燕;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疆煤炭产业适度投资规模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孙静毅;徐汇滨江地区功能定位与产业规划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房睿;玛纳斯河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10 薛璐;四柏树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保护区划定[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康绍忠,粟晓玲,杨秀英,沈清林,石培泽;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集成研究的总体框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2 张凯;宋连春;韩永翔;司建华;王润元;;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沙漠;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亚琴;;lm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探析[J];发展;2007年11期

2 曹玉升;韩宗德;刘爽;李j;;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董雯;任文建;刘志辉;;基于SD模型的博尔塔拉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2008年03期

4 秦大庸;严登华;靖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在沈阳区域的应用探讨[J];中国水利;2007年03期

5 胡雪媛;赵明;王珊;;呼和浩特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8年02期

6 张廉祥;蔡焕杰;张同泽;褚建华;;基于网络模拟模型的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03期

7 严登华;秦天玲;张萍;邢子强;;基于低碳发展模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框架研究[J];水利学报;2010年08期

8 朱玉祥;孙孝波;张进福;;新乡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河南水利;2002年03期

9 韩秀凤;;和林格尔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王东;;加强水资源管理 促进人水和谐[J];现代农村科技;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婷;陈喜;凌敏华;黄远洋;陈才;;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邯郸市受水区为例[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胡恭智;;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看四川“调水”规划[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裴源生;张金萍;;水资源高效利用概念和研究方法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4 苏颍君;陈平;;新疆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战略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5 覃绍一;李建乐;李学通;;四川省涪江流域水资源配置初探[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6 胡立堂;王忠静;田伟;赵建世;;基于初始水权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7 张相忠;高华雨;毛子龙;;青岛市水资源承载力仿真模拟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贤凤;王建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9 李旭洲;张旭;;通辽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几点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远成;尹远志;刘丰;;黄柏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实践与思考[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海省水利厅厅长 曹宏;严格管理水资源 推进水利新跨越[N];人民长江报;2011年

2 记者 陈露;切实加强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N];张掖日报;2011年

3 王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N];中国水利报;2004年

4 记者 吕瑞东;加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节约保护[N];吉林日报;2010年

5 记者彭俊、廖文根;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完成[N];人民日报;2003年

6 记者 马德明;我省将建设四大水资源管理体系[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7 路强 高峰;吉林省实施五大工程保障水安全[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路强;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制度保障来[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加强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N];中国水利报;2002年

10 孙文;我国进入依法治水新时期[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连和;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配置与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鑫;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合理配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何英;干旱区典型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南祥;复杂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少波;面向用水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彭慧;基于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的大连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刚军;宁夏水资源高效利用及水权分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9 赵庆建;河北省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肖强;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琼;基于SD模型的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郭旋;义乌市水资源承载力仿真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3 宋爱红;天津市大港区水资源承载力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唐春娥;基于水安全理论的民勤地区水资源保障方案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黄林显;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SD模拟[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银平;天津市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李兴拼;广西北部湾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艾力米古力·艾萨;基于供水限额的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9 马莹莹;大连市城市水资源管理探讨[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10 张廉祥;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3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13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