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叉长频数数据误差对东海中部鲐鱼资源评估结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18 04:19

  本文关键词:叉长频数数据误差对东海中部鲐鱼资源评估结果的影响 出处:《海洋湖沼通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鲐鱼 叉长 误差 资源评估


【摘要】:以2009年至2010年在东海中部采集的鲐鱼(Scomber japonicus)样本叉长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数据,开展叉长数据误差对资源评估结果影响的研究。评估考虑2种情况:1)使用完整采样数据和历史数据建立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并将鲐鱼的叉长转换为年龄。其生长参数为:K=0.49,L∞=404.6,t0=-0.9;2)删除部分大个体鲐鱼,使用剩余叉长数据建立有误差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同样将叉长转换为年龄。其生长参数为:K=0.4,L∞=372.5,t0=-0.34。根据以上2个转换结果,基于2006年至2012年鲐鱼产量和捕捞努力量等数据,分别进行资源评估。2组数据得出的剩余产量曲线基本吻合,最大可持续产量(MSY)和捕捞努力量(EMSY)分别约为18.8万t和72艘标准机轮围网渔船。而亲体补充量曲线则相去甚远,含有误差的年龄分组得出的亲体量范围在3000×106到5000×106之间,呈现出亲体量过高,需要增加捕捞努力量来提高补充量的状态,这与现实情况的400×106到500×106不相符。含误差的分组预测出的近几十年亲体量和渔获量是大幅度周期性剧烈变化的,生物量将在1年内达到高峰值约135.5万t,而随后2年内降至约40万t,之后又将在2年内升至高峰值,以此周期循环。亲体量的高峰值与低谷值与渔获量十分接近,渔获量的高峰值与低谷值维持在约60万t和15万t左右。与无误差分组得出的生物量将在6年内减少至约32.3万t,随后保持稳定,亲体量与年渔获量分别将稳定在15.8万t和10.5万t的评估结果相比存在很大差异。
[Abstract]:Based on the cross length data of Scomber japonicus collected from 2009 to 2010 in the middle of the East China Sea, historical data were combined. The effect of cross-length data error on the result of resource evaluation is studied. The evaluation considers two cases: 1) using complete sampling data and historical data to establish Von Bertalanffy growth equation. The fork length of mackerel was changed to age, and the growth parameters were: 1: K0. 49 L 鈭,

本文编号:1439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439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4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