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水资源综合管理定量评价——基于IWRM理论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综合水资源管理 切入点:IWRM理论 出处:《生态经济》2014年11期
【摘要】:当前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日趋复杂多样且相互交织,这需要在水资源管理中引入系统思维和综合集成的方法。研究在对现代可持续集成水资源管理(IWRM)理念及实施框架阐释和剖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可持续水资源综合管理实施指标体系,并依照指标体系以黑河流域甘州区为例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实施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表明,我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仍然存在着区域政策不协调,水权制度不完善,资金支持不足等外部实施环境问题以及管理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信息交流和监管机制缺乏且能力建设滞后,公众缺乏真正参与等管理体制问题;在管理工具运用方面,也缺乏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公众水资源及用水态度的社会改革措施,定价、市场等节水经济激励机制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等问题。因而需进一步强化区域政策整体设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等,建立起适合我国的可持续集成水资源管理模式。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and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IWRM ) and the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Northwest China ,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dex system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城乡规划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幸福导向的中国东西部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以钱塘江与黑河为例”(41371526)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上升性理论的社会经济水循环及调控机制研究:以钱塘江流域杭州段为例”(41201596)
【分类号】: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玉文;陈惠雄;徐中民;;集成水资源管理理论及定量评价应用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2 潘护林;徐中民;陈惠雄;周凌;;干旱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7期
3 王金霞;;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水资源管理问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4期
4 李兴江;内陆河流域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郭玲霞;苏英;王德耀;董莉丽;;性别主流化在集成水资源管理中的意义[J];生态经济;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护林;徐中民;陈惠雄;周凌;;干旱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7期
2 张小君;钟方雷;徐中民;尹小娟;;运用文化理论和模糊网络分析评价黑河中游最优水资源管理风格[J];冰川冻土;2013年01期
3 吴丹;王亚华;;中国七大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绩效动态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1期
4 李桥兴;王乃昂;吴妤;;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拓策略研究——以西北某区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5 唐志强;曹瑾;党婕;;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响应关系研究——以张掖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4年03期
6 周延;耿玉德;;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1年06期
7 许建峰;;我国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量化指标体系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01期
8 曹琦;陈兴鹏;师满江;;基于SD和DPSIRM模型的水资源管理模拟模型——以黑河流域甘州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3年03期
9 臧超;左其亭;;水利改革发展对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需求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年04期
10 王欢;;区域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志伟;京冀地区水资源补偿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2 曹琦;黑河中游水—土资源变化的人文因素驱动力分析及多目标情景模拟[D];兰州大学;2014年
3 秦宏毅;甘州区农业用水的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鹏;徐中民;唐增;;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转绩效的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冰川冻土;2008年04期
2 张翔,夏军,王富永;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3 夏军,王中根,穆宏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徐中民,龙爱华;中国社会化水资源稀缺评价[J];地理学报;2004年06期
5 徐中民;钟方雷;焦文献;;水—生态—经济系统中人文因素作用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7期
6 陈惠雄;;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地关系演化与生态悖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8期
7 李玉文;陈惠雄;徐中民;;集成水资源管理理论及定量评价应用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8 周慧平,朱晓东;实现可持续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系统途径[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06期
9 吕雁琴;李旭东;;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10 左其亭;周可法;夏军;陈曦;王永琴;;干旱区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研究方法及应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S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继华;李长春;;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应加强规范化建设[J];中国水利;2006年07期
2 郝钊;董秀颖;;浅议环境与水资源管理中的市场化工具[J];中国水利;2006年09期
3 梅如刚;;浅析水资源管理[J];新疆有色金属;2006年03期
4 陈转兰;;新时期县级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思考[J];江苏水利;2006年11期
5 成金华;李世祥;吴巧生;;关于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6 朱志胜;;11月记者沙龙:水资源管理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J];环境教育;2006年12期
7 刘维佳;;山西水资源管理及灌溉现代化国际论坛取得建设性成果[J];山西水利;2006年06期
8 左其亭;周可法;夏军;陈曦;王永琴;;干旱区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研究方法及应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S2期
9 周申蓓;张阳;王文辉;王萍;;对我国水资源管理边界的认识与分析[J];水文;2007年03期
10 刘洪先;闫翔;;智利水资源管理的改革经验与启示[J];水利发展研究;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炎阶;陆剑;;简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熊林;;简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周清国;韩庆年;;基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难点与对策思考[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周真中;刘梅群;;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探讨[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5 张波;;论我国的水资源管理[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刘毅;;论公民水资源管理参与权的确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垂田;;建立现代水资源管理系统初探[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8 贺缠生;;流域科学与水资源管理[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9 周启平;;奉节县水资源管理初探[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程晓冰;石玉波;;推进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建章;关注水资源管理 探讨可持续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2年
2 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 徐俊仁;凸现体制优势 改进水资源管理[N];江苏经济报;2002年
3 记者吴兴华;亚欧水资源管理研讨会在长沙召开[N];人民日报;2002年
4 张悦;切实调整我国水资源管理战略[N];中国建设报;2002年
5 张悦;对水资源管理与城市供排水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N];中国建设报;2005年
6 记者王国锋通讯员王磊谢根能;《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昨起实施[N];浙江日报;2003年
7 记者 盛家宝;江苏量化考核水资源管理[N];中国水利报;2006年
8 刘昌明 徐宗学 编译;新水文化:持续、平等、民主的水资源管理目标[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李建章 杨勤;“十一五”水资源管理应重点把握三个机遇[N];黄河报;2006年
10 黄凯;市人大视察水资源管理执法情况[N];南通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韬;综合水资源管理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志良;水资源管理多属性决策与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张军;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绿洲水资源管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4 聂相田;水资源管理系统模糊与随机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
5 胡震云;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管理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邓履翔;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佳;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洁;水资源管理的法制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3 陈晓东;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职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陈晨;环境公正原则视野下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王文卿;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龙秋波;邯郸市东部平原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7 张作祺;天津滨海新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楚学勇;丹东市水资源管理及其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D];天津大学;2006年
9 侯耀东;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分析[D];郑州大学;2003年
10 向华峰;推进我国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83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68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