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特征研究——以河西走廊为例
本文选题:干旱区 + 河西走廊 ; 参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4期
【摘要】:[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943,呈现稳定的上升态势,对两者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然而水资源综合水平仅在0.403~0.650之间波动,总体水平较低,水资源对两者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表现出非同步性;从空间特征来看,该区域内各市之间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结论]河西走廊地区总体上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高于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低度失调到中级协调的上升态势,但协调发展度总体水平偏低。
[Abstract]:[objective] to make a deep study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y, which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he decision-making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metho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interaction between w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y,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s was constructed.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the two is calculated by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2003 and 2013 in Hexi Corridor area is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result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Hexi Corridor area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low degree imbalance, barely coordination, primary coordination and intermediate coordination. The integrated level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in the region increased from 0.051 in 2003 to 0.943 in 2013, showing a steady upward trend and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but the integrated level of water resources only fluctuated between 0.403 and 0.650, and the overall level was relatively low. Water resources play a very limited supporting role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there is no obvious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level, showing asynchrono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w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y are obvious. [conclusion] in Hexi Corridor,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w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the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on the rise from low to intermediate coordination, but the overall lev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on the low side.
【作者单位】: 河套学院经济管理系;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干旱区农业灌溉水价改革、农民承受能力及间接补偿机制研究”(15XJC790001)
【分类号】:F127;TV2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邦;吴肇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J];新疆水利;2000年04期
2 胡建忠;论水资源在西北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J];人民黄河;2001年05期
3 聂文梅;论加强呼和浩特地区水资源的科学化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08期
4 姚章村;三江平原综合治理与水资源合理利用十项技术纲要[J];水利天地;2003年10期
5 龚宇;邢开成;王聪玲;王璞;;气候变化对沧州水资源的影响与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7年03期
6 肖建刚;魏浩;;人与水资源的和谐发展[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7期
7 陆秀臻;陈玉春;孙健;兰旭世;;即墨市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2007年09期
8 任心甫;崔青青;;江泽民同志保护水资源思想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06期
9 ;2009“世界水周”论坛主题是“应对全球变化—为了共同利益使用水资源”[J];给水排水;2009年10期
10 ;水资源与调水问题[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万银;原永兴;王中涛;;渠井结合合理利用水资源[A];科技创新与现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轶;;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A];武汉市第三届学术年会——两型社会与水生态城市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邸尚志;;从西安水环境历史变迁探讨水资源合理开采利用之策[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4 刘昌明;李丽娟;;华北水资源问题与对策[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5 赵树林;冯玉明;;引黄入晋一期工程通水后省城太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调控[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江;张静;纪立臣;;山东省水资源衰减与水环境破坏状况分析[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武忠;高峰;;论黑河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范伟民;;加强高校节水建设,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强;;生活小区污水回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白殿军;;优化保护利用水资源建设绿化富裕毛乌素[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兆成;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不能只靠提高水价[N];中国水利报;2013年
2 刘蕊 记者 杨建国;节约灌溉水资源 实现效益最大化[N];北大荒日报;2014年
3 郭艳民;残议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N];黄河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吴成良 新华社;协调合作解决水资源问题[N];人民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建国 生效有;内蒙古 “十二五”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规划印发[N];中国水利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庄俊康 张克勤;水资源不足危及生态安全[N];甘肃经济日报;2014年
7 王衡;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项目启动[N];中国建设报;2011年
8 刘昌明;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N];人民长江报;2006年
9 魏瑜德;规划要科学全面系统[N];酒泉日报;2009年
10 唐克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应该重视水资源的社会学研究[N];中国水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斌;基于遥感技术的黑河下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潍坊地区农村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郑敏;中部地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欧阳彬生;鄱阳湖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杨国英;西宁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晓梅;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f3;河西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治理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冯涛;敦煌莫高窟供水与水资源合理利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陈俭煌;内陆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对水资源转化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帅;印巴、印孟水资源争端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10 于长生;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最优调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00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80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