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黔中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2 17:13

  本文选题:水资源优化配置 + 多目标优化算法 ; 参考:《人民长江》2017年01期


【摘要】:以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分析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概况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规划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2007,2015年和2020年水平年黔中灌区、贵阳市区以及安顺市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同时,对供需平衡、经济效益和污水排放量3个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模型分析结果为黔中区水资源的配置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Abstract]:Taking the first phase project of Qianzho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on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central Guizhou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the principle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water resources optimal allocation model of the central Guizhou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odel is solved by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The results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entral Guizhou irrigation district, Guiyang urban area and Anshun district in 2007, 2015 and 2020 wer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economic benefit and sewage discharg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provid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entral Guizhou.
【作者单位】: 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贵州省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贵州省水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途径研究”(黔科合J重大字[2015]2001)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贵州山地现代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集成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5717) 贵州省水利厅科研项目“太阳能光伏提水系统在贵州典型区域的应用研究”(KT201406),“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贵州综合干旱监测与评估”(KT201509) “贵州现代灌区智能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贵州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技术模式研究”
【分类号】:TV2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长剑,李彬;内蒙古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的探讨[J];内蒙古水利;2003年01期

2 吴泽宁,索丽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2期

3 王霞,唐德善,赵洪武,李晓明;太子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供水模型[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4 党永平,郭玉山,白强;山东省菏泽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治淮;2005年11期

5 宋军,李新堂;高唐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探讨[J];山东水利;2005年03期

6 张爱军;王承芳;;徐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框架构想[J];江苏水利;2006年09期

7 侯建梅;卢雪艳;;关于大庆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年02期

8 赵学华;;晋中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9 徐振国;李强;杨天祥;马银辉;;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及展望[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11期

10 吕艳丽;;当前水资源优化配置探析[J];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东;;试论统筹城乡发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关系[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董洁;王瑞年;;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于雪峰;李忠华;张晓炜;杜崇;王波;姚章村;;基于系统协调发展的三江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申东;;水务改革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城市防洪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5 徐羽白;;关于潍坊市地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探讨[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王维平;何庆海;范明元;黄继文;;构筑现代化水网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7 洪林;李明罡;李远华;;开封市各部门水资源优化配置[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8 范明元;黄继文;陈学群;张欣;杨小凤;;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与展望[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玉林;;试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蒋昌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政言;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 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提供支撑[N];青海日报;2007年

2 洪小康 丁东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保障[N];中国水利报;2001年

3 冯小平 俞斌 彭杰;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开创罗江水务新局面[N];四川日报;2000年

4 霍晓丽;尽快立项研究京津冀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N];河北日报;2007年

5 陕西省副省长 王寿森;加快省内调水步伐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N];陕西日报;2006年

6 吴泽宁(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将生态经济学引入水资源优化配置中[N];中国水利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黄穗诚邋通讯员 粤水婷;粤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 确保三大区域水源供给[N];广东建设报;2007年

8 张永熙邋粤水婷;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N];广东建设报;2007年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厅长 王世江;新疆:加快形成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体系[N];中国水利报;2012年

10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水权与水价研究”课题组;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思路[N];中国水利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守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 许文峰;郑东新区龙湖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技术保障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赵建世;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4 岳春芳;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5 高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供水系统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侍翰生;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7 何英;干旱区典型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彭晶;基于GIS的多目标动态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9 于长剑;通辽市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评价与宏观经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10 夏珊珊;沿海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河网水沙输移计算[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喜富;基于“三条红线”的滨海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乔延丽;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指标体系构建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3 冷曼曼;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水资源优化配置[D];济南大学;2015年

4 徐晶;小开河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5 田茜;基于遗传算法的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于航;朝阳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7 杨钦;面向生态的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杨冬元;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9 郭盈盈;平顶山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10 郭志慧;衡南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79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879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f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