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鄂尔多斯市达拉图鲁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发布时间:2018-05-15 03:41

  本文选题:地下水 + 水均衡法 ; 参考:《内蒙古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地质、水文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面的资料,收集、分析、整理气象、水文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水均衡法,通过计算确定水文参数和水文地质参数(大气降水入渗系数α、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给水度μ、影响半径R),对达拉图鲁水源地地下水资源数量进行了评价和研究,并对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储存资源丰富,含水层调蓄能力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5857.56×104m3/a,现状净开采量1235.25×104m3/a。均衡区内多年平均处于平衡状态。研究结果为当地地下水水资源利用规划和农业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也为区域的经济发展,解决工农业用水矛盾提供科学参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groundwater system, this paper applies the method of water balance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existing data of geology, hydrogeology and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llecting, analyzing, sorting out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data, etc. The hydrological parameters and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coefficient 伪,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K, water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T, water supply degree 渭, influence radius Ru) are determined by calculation. The quantit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Dalaturu water source area is evaluated and studied. The benefi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ndwater reserves in the area are abundant and the aquifer has strong storage capacity. The natural groundwater recharge resource is 5857.56 脳 10 ~ 4 m ~ 3 / a, and the net exploitation is 1235.25 脳 10 ~ 4 m ~ (3 / a) a. The equilibrium region is in equilibrium state on average for many years. The results provid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utilization planning of local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the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as well as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or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water use.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长虹,宋丹丽,张成元,陈葆仁,陈菘,马日和;扬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可视化软件系统研制[J];高校地质学报;2000年04期

2 赵秀云,刘琦,刘铁银,马建国;相关分析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0年01期

3 束龙仓,朱元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6期

4 李伯权;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有关概念的讨论[J];工程勘察;2001年03期

5 钱家忠,吴剑锋,朱学愚,周念清;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1年02期

6 李伯权;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有关概念的讨论[J];西北水电;2001年03期

7 袁立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地下水水量计算时段的选择[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年01期

8 任洪雨,冯斌,郭新体;数值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3期

9 ;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完成[J];电力勘测设计;2004年01期

10 董彩霞,曹红雨,付艳梅;突泉县六户苗圃种苗工程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J];现代农业;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林金;贺同良;胡尚志;;引河水灌溉的干旱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探讨[A];2012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专刊[C];2012年

2 林向芳;王峰;;水位削减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朱延华;李静;张兆吉;;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文集(4)[C];1988年

4 “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7-01-03”课题组;朱延华;刘淑芬;;华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文集(9)[C];1993年

5 彭玉怀;杨兆军;陈伟;王少龙;何兵;吴兴付;;安徽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及战略研究[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徐世明;;吉林省三岔河镇地下水资源评价[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7 马传明;宁立波;王现国;彭涛;;中牟县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8 赖树钦;;福建省地下水资源评价[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三、公开出版物[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3中英文合订本)[C];1983年

10 魏晓妹;降亚楠;李彦刚;;基于GIS的灌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潜力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张传玖;全国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完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2 记者夏s,

本文编号:1890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890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9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