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理论框架探讨Ⅰ:定量解析

发布时间:2018-10-09 13:59
【摘要】: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干旱缺水的严峻形势,催生了旨在挖掘洪水利用潜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的"洪水资源利用"的概念出现,并迅速成为防洪和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在梳理总结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从洪水资源利用概念形成与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出发,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定义和概念性模型,指出洪水资源利用的本质是风险与效益的博弈;采用极限分析理论,推理辨析与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密切相关的若干概念及其定量关系;论述常见洪水资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和技术关键,进而建立涵盖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利用方式选择和风险效益评估于一体的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模式。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drought and water shortage in northern China has given birth to the concept of "flood resource utilization" aimed at exploiting the potential of flood utilization and alleviating the contradi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It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flood control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many years' research and accumulation, this paper sets up the definition and conceptual model of flood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river basin based on the concept formation of flood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the water balance equation of river basi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ssence of flood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the game of risk and benefit, uses the theory of limit analysis, deduces and discriminates some concepts and quantitative relation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flood resources utilization potenti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echnical keys of common flood resources utilization modes, and then establishes a watershed flood resources utilization model which includes the evaluation of flood resources utilization potential, the selection of utilization modes and the assessment of risk and benefit.
【作者单位】: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09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9119,51409169)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1054)
【分类号】:TV122;TV21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霖;;干旱地区雨、洪水资源利用[J];防汛与抗旱;2003年04期

2 王浩,殷峻暹;洪水资源利用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水利发展研究;2004年05期

3 罗秀娟,王殿武,王才;辽宁省洪水资源利用与发展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05年04期

4 刘建卫;许士国;张柏良;;洪水资源利用系统风险分析方法与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6年04期

5 许士国;刘建卫;张柏良;;洪水资源利用及其风险管理研究[J];水力发电;2007年01期

6 丁涛;楼越平;马小兵;;滨海平原河网洪水资源利用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S1期

7 曹永强;郑德风;伊吉美;游海林;;洪水资源利用量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8年05期

8 赵若雨;隋意;;洪水资源利用量计算浅议[J];东北水利水电;2009年01期

9 张柏良;陈少杰;;白城市洪水资源利用实践研究[J];吉林水利;2009年01期

10 刘建卫;许士国;王雪妮;;洪水资源利用预案研究——以吉林省白城市为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艳春;许士国;刘建卫;;辽浑河洪水同步性分析与洪水资源利用探讨[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习树峰;王本德;谢志高;;洪水资源利用风险分析方法研究综述[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春蓁;;中国洪水资源利用的几个问题[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许继军;桑连海;;面向生态水利的鄱阳湖洪水资源利用方案探讨[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达斌;;连城县文川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探讨[A];科学规划与用水安全——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清凉;;水口水库“6·23”洪水资源利用初探[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丁涛;楼越平;马小兵;;滨海平原河网洪水资源利用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韩瑞光;丁志宏;冯平;;有效推进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温立成;李春丽;;引滦工程洪水资源利用方式探讨——以滦河8.12洪水为例[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郑守仁;;三峡工程优化调度与洪水资源利用问题的思考[A];Collection of 2009 International Forum on Water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南京南瑞集团 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浩 李杰友;水库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的原则[N];中国水利报;2007年

2 王翠平 胡维忠 宁磊 余启辉 长江设计院;长江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策略[N];人民长江报;2011年

3 本刊记者 谢群;雨洪资源安全利用是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选择[N];中国水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冯峰;河流洪水资源利用效益识别与定量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刘建卫;平原地区河流洪水资源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毛慧慧;平原河网地区洪水资源利用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李文义;河流水资源结构分解与洪水资源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廖四辉;洪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用水调度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6 王富强;中长期水文预报及其在平原洪水资源利用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吕素冰;水资源利用的效益分析及结构演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丽杰;白城地区洪水资源利用效益路径分析及定量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慧哲;洮儿河下游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白盈盈;长山岛小流域防洪防潮和洪水资源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子向;潍坊市洪水资源利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曾成锦;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竞争性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6 韩克明;洪水资源利用模式及风险效益评估[D];天津大学;2009年

7 李超新;北三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分析[D];扬州大学;2014年

8 秦绪旺;济南市雨洪水资源利用和研究现状[D];山东大学;2014年

9 程亮;计算统计学方法在洪水资源利用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想;季节性河流干支流交汇区洪水资源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59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259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5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