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以上淮河干支流水资源量分配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08:54
【摘要】:为使淮河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解决好上下游、省际间的用水矛盾,提高流域机构水资源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分配与调度淮河水资源,开展了洪泽湖以上淮河干支流区域水资源量分配方案研究。 为逐步实现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研究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融于实践中对淮河干支流水资源量进行分配的时候,将生态用水纳入计算范围。 通过对大量的实际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借鉴历次淮河流域水资源工作成果,本文完成了研究区水资源量及供用耗排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不同年份各控制断面的来水量,完成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省界控制断面不同典型年规划来水;采用Tennant方法分析计算生态基流,以SP水质模型为基础分析计算河道环境需水量,提出了基于单项生态需水量的综合最小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采用新近研制的水资源分配情景共享模型(Shared Vision Model)对淮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资源系统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研究,对模拟计算成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编制出淮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水资源分配方案。所取得的不同省份水量分配方案与实际基本相符,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和可行性。本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图文】: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迥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图5.2研究区系统网络结构图5.2.2模型结构大区域水资源系统中,地域自然地理因素、水文气象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等均有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产业结构、种植结构、环境生态要求、人口增长规律、都市化程度、用水管理水平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尤其在基本资料的完善程度上差异更大。对这样的大系统,采用纯优化模型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为了保证研制的模型系统具有实用性和广泛的适应性,,采用构建基于输入一输出系统响应结构的模拟模型.本研究选择适合区域宏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有效方法构建模型,以保证模型的实用性。通过构建多方法模型系统,保障系统的适应性。以模型库技术,实现模型与计算分区的自由组合,保障模型系统的可扩充性。力求体现实用性、适应性和可扩充性原则。模型系统中包含数?
【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V213.4
本文编号:2658208
【图文】: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迥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图5.2研究区系统网络结构图5.2.2模型结构大区域水资源系统中,地域自然地理因素、水文气象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等均有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产业结构、种植结构、环境生态要求、人口增长规律、都市化程度、用水管理水平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尤其在基本资料的完善程度上差异更大。对这样的大系统,采用纯优化模型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为了保证研制的模型系统具有实用性和广泛的适应性,,采用构建基于输入一输出系统响应结构的模拟模型.本研究选择适合区域宏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有效方法构建模型,以保证模型的实用性。通过构建多方法模型系统,保障系统的适应性。以模型库技术,实现模型与计算分区的自由组合,保障模型系统的可扩充性。力求体现实用性、适应性和可扩充性原则。模型系统中包含数?
【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益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比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2 石伟,王光谦;黄河下游生态需水量及其估算[J];地理学报;2002年05期
3 王先甲;唐金鹏;李长杰;郑旭荣;;玛纳斯河灌区分水配水管理信息系统[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4 钟平安;余丽华;邹长国;姜志群;朱元生生;;流域水资源配置情景共享模拟系统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周彩霞;饶碧玉;;流域生态环境需水计算[J];海河水利;2006年02期
6 胡习英;李海华;申灿杰;;郑州市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河南科学;2006年05期
7 刘振胜,李英,黄薇,常福宣;长江下游干流枯季水量分配方案研究[J];人民长江;2005年10期
8 陈肃利;张金锋;张军;;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思路探讨[J];人民长江;2006年07期
9 朱玉伟,拾兵,黄勇,焦志洋;黄河口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综述[J];人民黄河;2005年01期
10 赵晓军,田富强,胡和平;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水量调度方案优化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05年11期
本文编号:2658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5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