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广饶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09:46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它不仅关系着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还对人类的健康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水资源问题是焦点话题,受到广大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我国水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也较大,在水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亦日益增大。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系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下水系统的形态已经与初始形态大不一样。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了地下水水位下降、降落漏斗形成、地面裂缝和咸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地下水系统的负向演化。对于这种状况,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否则地下水资源量将持续减少,地下水水质将不断恶化,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将会加剧。因此,,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性,对保护和改善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广饶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区域地下水水质、水位多年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近几十年来广饶县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水质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阐明了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和不合理利用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降落漏斗的形成、地面裂陷和咸水入侵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通过正确并深入的理解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涵,针对广饶县建立区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程,依托Visual Studio2008开发平台计算各级指标权重。采用递阶层次综合指数法,对广饶县现状年和预测年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揭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与地下水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内容如下: (1)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分析:根据广饶县1975-2009年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归纳总结该区域地下水水位的年内和年际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对该区域的地下水开采类型进行分类。 (2)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分析:根据广饶县1985-2009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总结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并分析地下水系统中主要化学成分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引起浓度变化的原因。 (3)建立广饶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正确理解区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理解,表明建立区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然后,建立广饶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广饶县的区域特点并参考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标准,利用指标体系所特有的层次性、分级性等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各级指标权重。采用递阶层次综合指数法,依托Visual Studio2008开发平台对广饶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性进行评价。 (4)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及建议:根据对广饶县现状年和预测年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性的评价结果总结广饶县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6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恩贵;白红兰;张钦武;;浅谈21世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J];河南水利;2003年04期

2 刘飞男;;中国地下水污染危机[J];百科知识;2011年18期

3 杨素珍;孙绪金;苏万益;;地下水库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J];河南水利;2001年06期

4 丁永涛;;地下水资源的特征 功能以及矿区地下水系统域值的水文地质意义[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5 王桂荣;;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西南大旱引发的思考[J];地下水;2011年04期

6 任书燕;;浅谈节水与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7期

7 赵世奎;袁运河;张伟;;遂平县井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及浅层地下水分析[J];河南水利;1998年03期

8 聂振龙;陈江;王金哲;严明疆;田言亮;;地下水在京津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9 宋智明;张晶;;亟待完善地下水资源法规体系建设 进一步规范地热水、矿泉水的管理[J];华章;2011年16期

10 刘飞男;;地下水资源知多少[J];百科知识;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智民;陈海洋;;湖北省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评价[A];湖北省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万力;;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牟丽丽;于雪峰;安瑞强;刘正茂;;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白玉华;张永祥;任仲宇;张岩;;拓宽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5 李思亮;刘丛强;肖化云;陶发祥;郎峗超;;贵阳地下水N-C同位素地球化学:污染物转化和迁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施德鸿;;半干旱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与管理[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0)[C];1990年

7 陈海波;杨世松;周宁;;鄂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A];矿产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论文专辑[C];2004年

8 殷铭;;北京市数字地下水信息系统建设[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林峰;;西安市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对策[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10 谢成龙;;阜阳地区地下水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及控制[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蕾;地下水保卫战[N];无锡日报;2011年

2 广宣;江门市应尽快开展地下水资源勘查工作[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记者 吴彩华 实习生 袁和泉;李春兴、余占国、王生林: 科学规划利用贺兰山沿山地下水资源[N];华兴时报;2009年

4 记者 杨登贵;银川地下水资源研究通过鉴定[N];宁夏日报;2010年

5 记者 张宝东 罗兆军;更严格管理地下水资源[N];中国水利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毛志红;为了大地的“渴”盼[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驻站记者 姜淑娟 通讯员 李国新;阿旗巴彦花镇姚家段地下水资源开发项目成功启动[N];赤峰日报;2011年

8 李凯;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综合评价成果出炉[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9 欧德琳 本报记者 周静;我省投入6000万元勘查开发地下水资源[N];贵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冯永锋;地下水之痛:超采和污染[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娟;开采条件下德州地区地下水水质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陈宗宇;从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中古环境信息研究地下水资源演化[D];吉林大学;2001年

3 冯克印;鲁西南煤炭化工经济区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刘怀忠;煤矿开采对矿区地下水系统扰动的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高正夏;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王玮;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刘志国;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8 陈超;基于GIS的第四系地下水资源价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万伟锋;西安市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数值模拟及防治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周念清;基于GIS的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旭;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孙语桐;首山漏斗区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慧明;灵武大泉地下水资源构成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孟丽伟;基于土地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动态空间结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肖兰;广饶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6 朱小杰;北京市地下水资源区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4年

7 蒋宗立;遥感与GIS在固原县地下水资源勘查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4年

8 杨小冬;基于WebGIS的地下水资源实时模拟与评价系统设计及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9 蒋秀华;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河海大学;2006年

10 许向科;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2658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58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8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