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的药效学及治疗膝痹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的药效学及治疗膝痹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年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的药效学及治疗膝痹的临床研究
李亨
【摘要】:目的: 本课题将痹痛巴布剂与自发热贴联用,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其用药安全性及药效。在保证安全性及一定药效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临床,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方法学及数理统计学的方法观察其治疗膝痹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改进目前临床使用的巴布剂剂型,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为开发新剂型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临床用药安全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通过动物实验评价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临床用药安全性。选取新西兰兔进行皮肤急性毒性实验、皮肤用药刺激性实验;选取白化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均选用痹痛巴布剂及自发热敷贴作为实验组药物,根据不同实验要求设立对照组进行以下实验。 (一)、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二)、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用药刺激性实验研究; (三)、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过敏性实验研究。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的药效学研究: 实验选取SPF级NIH小鼠进行药效学实验研究。观察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炎症反应所致的疼痛、肿胀等症状的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外用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从西药、同类型中药制剂中选取相应的药物进行对比实验。选取扶他林乳胶(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天和骨通贴膏、痹痛巴布剂、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作为实验药物。设立对照组、扶他林乳胶组、天和骨通贴膏组、痹痛巴布剂组、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进行以下实验。 (一)、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腹腔注射乙酸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的影响; (二)、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三)、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四)、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小鼠血液中五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均数两两比较,方差齐时采用LSD-t法;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法,并绘制直方图。由SPSS15.0软件完成,α=0.05。计数资料用K-W秩和检验,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 治疗“阳虚寒痹”膝痹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我院骨科门诊以及住院治疗的以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西医诊断为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且中医诊断为“膝痹”属“阳虚寒痹”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试验一组):痹痛巴布剂联合使用自发热敷贴,患处外敷,一次一组,一天一次。痹痛巴布剂组(试验二组):即痹痛巴布剂组,痹痛巴布剂,患处外敷,一次一片,一天一次。对照组:天和骨通患处外敷,一次一片,一天一次。治疗前后采用WOMAC评分评价治疗疗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膝关节炎患者使用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和普通痹痛巴布剂以及对照组症状治疗前后改善之后的差异,P0.05认为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采用Wilcoxon法统计。组间比较用K-W检验判断其组间差异性,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组间存在差异,使用Dunnett T3法进行多重比较,了解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和痹痛巴布剂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 结果: (一)临床用药安全性中,研究对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进行皮肤急性毒性性实验未见明确阳性结果,病理切片未见明确皮肤阳性反应;对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进行皮肤用药刺激性实验未见明确阳性结果,病理切片也未见明确皮肤阳性反应;对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进行皮肤过敏实验未见明确阳性结果,病理切片也未见明确皮肤阳性反应。综上所述,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是一个安全、低过敏率的外用制剂。 (二)药效学实验研究中,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用药对乙酸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小鼠热板所致的疼痛有抑制作用;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小鼠耳廓重量及肿胀率减轻;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用药对小鼠血液中五羟色胺含量有明显促进作用。综上,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相对于痹痛巴布剂,在缓解乙酸刺激所致小鼠疼痛、热板所致的疼痛、促进五羟色胺含量提升方面有优势。 (三)治疗前后疼痛比较:治疗14天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痹痛巴布剂以及对照组患者膝关节疼痛有改善与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组内差异有统计学差异(K-W检验,P=0.001);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治疗前后与痹痛巴布剂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Dunnett T3多重比较,自热组和巴布剂组,P=0.014);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数据非正态,采用Wilcoxon检验,P=0.000)。 (四)治疗前后僵硬比较:治疗14天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痹痛巴布剂以及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僵硬评分有改善与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组内差异有统计学差异(K-W检验,P=0.000);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治疗前后与痹痛巴布剂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Dunnett T3多重比较,自热组和巴布剂组,P=0.018);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3)。 (五)治疗前后日常活动度比较:治疗14天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痹痛巴布剂以及对照组患者膝关节日常活动度评分均有改善与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与痹痛巴布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K-W检验,P=0.874);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其差异无显意义(数据正态,配对T检验,P=0.601)。 (六)治疗前后WOMAC评分总分比较:治疗14天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痹痛巴布剂以及对照组患者膝关节日常活动度评分均有改善与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组内差异无统计学差异(one-way ANOVA, P=0.155);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数据正态分布,配对T检验P=0.001)。 结论: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和同类中西药物比较具有以下优势:在缓解周围精细疼痛、缓解中枢性疼痛有显著效果,对于缓解肿胀症状相对于扶他林无明显优势。自发热装置可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提高5-HT调节症状,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及痹痛巴布剂两种中药外用贴膏在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候体征及其缓解疼痛方面均有显著性效果。在缓解疼痛、僵硬症状方面,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相比单纯使用痹痛巴布剂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74.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广民;中药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3期
2 童芬美;刘杭;胡庆丰;;透海散外用治疗退行膝关节骨关节炎[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刘文刚;许学猛;谢国平;吴淮;魏凌峰;鲁海;;温阳通络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机制[J];广东医学;2009年05期
4 付秀珍;孙泽琴;;四子散药熨治疗4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观察[J];光明中医;2006年08期
5 邓大培;;中药热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95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8年04期
6 何晓南,何晓敏,戴澂;坐痛宁注射液的镇痛作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7 黎友允;罗汀;姚先秀;刘晨峰;;通痹洗剂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广西中医药;2007年02期
8 陈鸿儒;;扶他林乳胶剂电导入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海峡药学;2011年05期
9 贾集友;中药“坎离砂”发热效应的实验研究[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10 刘向前,姚共和,李建斌,杨锦华,徐曙;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住院病历中医证候诊断回顾性分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练兵,曾维三,马明福,鄢采芹,周利民,徐小丽,杨舒萍,杨成民;晶体盐红细胞保存液的致突变性和细胞毒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0年04期
2 杨薛康;海春旭;梁欣;赵海龙;柏桦;;辐射致急性小鼠衰老模型的建立[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6期
3 梁欣;李文丽;海春旭;杨薛康;张伟;柏桦;;γ射线照射引起氧化损伤促进衰老[J];癌变·畸变·突变;2010年05期
4 冯平安,叶寿山,韩传环,王萍,倪光玉;复方鱼腥草滴丸解热抗炎作用实验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5 刘健;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历节病45例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6 刘路明,彭江云;蒸骨疗法治疗腰痹42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1期
7 黄颖,高松,黄守正;自拟祛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5例免疫指标变化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3期
8 黄丽萍;朱氏经验方化裁治疗湿热夹瘀痹阻型痛风32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9 舒畅;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视网膜损伤模型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10 干磊;;祛痹灵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泉;许景峰;;阿非那胺对缺血心肌再灌注引起细胞凋亡干预的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医科卷)[C];2005年
2 何晓晖;陈文;陈建章;王小平;刘良福;徐泽宇;;双蒲散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文华;黄国栋;赵凤达;;姜黄水醇提取液对冰乙酸损伤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活血化瘀临床应用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4 郝智慧;张予阳;潘丽;程卯生;王敏伟;赵厚德;吴英良;;(-)-川丁特罗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李娟;周远大;何海霞;万霞;;口服或静注左氧氟沙星后在房水和玻璃体的分布及药动学比较[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6 周远大;万霞;何海霞;李娟;;左氧氟沙星口服或静注家兔泪液、角膜组织的药动学比较[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7 忻耀杰;滕磊;;山豆根对SD大鼠的毒性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高洁;欧阳八四;张音;李俊;杨海洲;吉玲玲;吴元建;王卫;;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卢峻;马青;王薇钧;图娅;牛川森;郝红伟;李路明;;电针足三里穴对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与脑啡肽含量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高洁;欧阳八四;张音;李俊;杨海洲;吉玲玲;吴元建;王卫;;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杰;壳聚糖快速制备技术及降血脂、免疫增强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晓源;复方胡黄连胶囊治疗肝损伤的药效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丽;运动相关基因与越野滑雪选材关联性研究及枣黄饮对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延妮;珠子参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邹翔;莱菔硫烷诱导人肝瘤HepG-2细胞G_2/M期阻滞及凋亡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田嵘榛;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再生神经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胡荣;白芷中欧前胡素提取分离及主要药效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郭尹玲;从“湿热变证”论治急性肝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及机制初探[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罗玲;艾灸免疫调节的局部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罗世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旭锋;太极拳练习导致膝关节痛的流行病学调查[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桑倩;慢性应激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影响机制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牛少辉;替米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Cx43及TNF-α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4 袁彩红;紫花松果菊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炎抑菌、抗氧化作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波;强筋壮骨通痹汤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何少平;柴胡三参胶囊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心肌细胞Ca~(2+)及SERCA2a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许卉;益气解毒方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细胞黏附结构系统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韩彬;大黄蛰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肾缺血模型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李岚;补肾化瘀方对PCO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上EGFR、TGFR基因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王权礼;血府逐瘀汤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04期
2 罗南萍;刘恒国;;骨质疏松症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年02期
3 许学猛,邓晋丰,许树柴;骨髓腔钻孔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J];广东医学;1998年01期
4 陈鸿辉;下肢骨关节术后持续被动活动(CPM)的几个问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7年05期
5 肖征宇,曾庆馀,刘源,许杰州;膝症状性骨关节炎335例临床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8年05期
6 张羽飞,王福生,王立德,张卫国,邰鹏越;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3期
7 孙永生,娄思权;骨性关节炎发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8期
8 Zhang W;Moskowitz RW;Nuki G;曹月龙;高宁阳;庞坚;王翔;徐宇;段铁骊;赵咏芳;詹红生;石印玉;;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髋与膝骨关节炎治疗指南——第二部分:基于循证和专家共识之治疗指南[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年04期
9 胡永善;超声促进药物进入人体[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6年04期
10 董世武;MAPK信号转导在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桂霞,袁学勤,胥云;颈舒巴布剂制备工艺的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04年03期
2 杜倩,潘金火;巴布剂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4年11期
3 翟西峰,马志明,问建民,张彦,靖会;巴布剂基质制备研究[J];医学信息;2005年09期
4 井慧;肖大伟;;曲尼司特巴布剂的研制及释放度测定[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7年02期
5 朱丽;李家娣;;栀黄巴布剂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15期
6 丑钢;张汉庆;李宏军;周俊;易文凯;余祖光;;好及施巴布剂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年12期
7 李湘玉;张大军;王兆华;;清凉巴布剂基质配比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8年06期
8 孙影;于子轩;严俊芳;李佳;李娜;郭伟英;;巴布剂基质配比的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王艳艳;徐希明;余江南;;中外巴布剂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药事;2009年06期
10 张晓燕;韩建伟;刘丹;;宫宁巴布剂基质配比的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俊;马瑞;;中药(巴布剂)膏药成型设备的设计与研制[A];首届全国药用新辅料与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2 焦正花;李秀娟;罗燕梅;闵云山;;消定膏巴布剂的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涂瑶生;孙冬梅;杜建平;施之琪;;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巴布剂基质配比的研究[A];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锋;马莉;高静;;亲水性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顾圣莹;高申;刘皋林;;正交实验设计法优选复方跌打巴布剂基质配方[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王丽梅;弓艺涓;努尔拉江·帕合尔丁;王建新;沈腾;陈云亮;;正交试验法优选散结止痛巴布剂的提取工艺[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7 王丽梅;弓艺涓;努尔拉江·帕合尔丁;王建新;沈腾;陈云亮;;正交试验法优选散结止痛巴布剂的提取工艺[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李智勇;罗霄山;孙冬梅;王洛临;罗文汇;;痹痛巴布剂中多元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筛选与优化[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9 贾明述;李德玲;;颈舒巴布剂的研制与疗效观察[A];中国当代新医药论丛[C];2004年
10 万力生;朱锦善;王霞灵;鲁艳芳;范红霞;邱静宇;;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癌基因c-fos表达异常及喘敷灵巴布剂对其干预的研究[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马艳红;[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厉秀昀;[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陈思;[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唐良平 朱传先 张翼;[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张涛;[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伊藤 干雄 等 白翔 摘录;[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知陶;[N];医药经济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炜;痛块消巴布剂制剂工艺及治疗癌痛的临床和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李亨;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的药效学及治疗膝痹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刘志敏;那如-3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李智勇;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癌痛巴布剂的研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孟舒;玄丹巴布剂治疗乳腺增生的药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那如-3巴布剂的毒理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余旭红;冠心膏巴布剂和麝香壮骨膏巴布剂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冯彩云;暖脐巴布剂的药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杨鹏;盐酸氟西汀巴布剂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5 黎科亮;跌打活络巴布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许海玉;止痛巴布剂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7 许可;香萸巴布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路立峰;两头尖巴布剂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董薇薇;清紫巴布剂的药学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许李;马钱子中士的宁的巴布剂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的药效学及治疗膝痹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0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0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