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年
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
雷亚玲
【摘要】:脑卒中是神经科最常见疾病,致残率居首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现代医学以往治疗作用靶点单一,或以营养神经,或以改善微循环为主。神经血管单元(neurc-vascular unit, NVU)概念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发生后神经元、神经胶质、血管、血脑屏障损伤看做一个整体微单位,提出整体治疗的新策略。但至今仍未找到一种治疗AIS具有多重靶点、且疗效肯定的药物。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治疗优势。气虚血瘀证为AIS的基本病机,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法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减轻AIS后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等疗效及机制,但一直缺少针对NVU整体保护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本课题旨在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试验文献数量及内容研究现状,并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AIS保护NVU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一、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试验文献发表数量及内容的研究现状,总结此领域的分期论治、辨证分型、治则治法、中医药治疗情况等。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文献资料来源于1994年1月-2013年12月底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和会议论著发表的,以中医药为干预措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文献调研及内容分析法。运用数据库电子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手工检索。检索策略以“缺血性中风、脑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卒中”和“中医药、临床、病例、对照”为关键词,进行扩展检索。采用PASW 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文献数量方面 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901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文献787篇,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114篇。20年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试验总文献数及随机对照文献数均呈逐年增长趋势;非随机对照文献数在1994-2007年间呈增长趋势,2008年始呈下降趋势。随机对照文献、非随机对照文献发表篇数升降趋势经Runs游程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文献内容方面 2.1分期及干预措施中医药治疗AIS以急性期临床试验最多,有1611篇(占84.74%);中药为治疗AIS的主要干预措施,但分期各有侧重。①急性期:中药及中西医结合干预为主,有1441篇(占89.44%,1441/1611);②恢复期:除中药治疗外,针灸占主要比例,有51篇(占30.36%,51/168);③后遗症期:除中药治疗外,康复29篇(占23.77%,29/122)及针灸治疗27篇(占22.13%,27/122)占主要比例。 2.2辨证分型共10种证型,各分期频次排在前3位有①急性期:痰瘀阻络证229篇(占14.21%)、气虚血瘀证212篇(占13.16%)、风痰痹阻证116篇(占7.20%);②恢复期:痰瘀阻络证29篇(占17.26%)、气虚血瘀证28篇(占16.67%)、肝阳上亢证20篇(占11.90%);③后遗症期:气虚血瘀证58篇(占47.54%)、痰瘀阻络证29篇(占23.77%%)、气阴两虚证17篇(占13.93%)。 2.3治则治法共11种治则治法,各分期频率大于10%的有①急性期:活血化瘀法682篇(占46.99%)、益气活血法359篇(占27.31%)、痰瘀同治法169篇(占11.73%);②恢复期:活血化瘀法52篇(占30.95%)、益气活血法40篇(占23.81%);③后遗症期:益气活血法41篇(占33.61%)、活血化瘀法23篇(占18.85%)。 2.4中药使用情况1901篇文献中,有1664篇使用中药治疗,其中注射剂治疗有962篇(占50.600%)、汤剂治疗有387篇(占20.36%)、口服剂治疗有291篇(占15.31%);急性期气虚血瘀证中药注射剂文献应用情况结果显示,益气类主要为黄芪注射液,有19篇(占28.36%,19/67),活血类以灯盏细辛应用最多,有22篇(占32.84%,22/67);汤剂的治则治法以益气活血法(含补阳还五汤)频次最高,有168篇(占43.41%,168/387),其次为痰瘀同治法,有75篇(占19.38%,75/387);口服剂治法功效以益气活血法频次最高,有102篇(占35.05%,102/291),其次为活血法,有84篇(占28.87%,84/291)。 2.5单味中药使用情况汤剂治疗文献共387篇,涉及中药107种。频率大于10%的中药有:川芎346篇(占18.20%)、赤芍339篇(占17.83%)、石菖蒲311篇(占16.36%)、桃仁293篇(占15.41%)、红花287篇(占15.10%)、水蛭254篇(占13.36%)、胆南星251篇(占13.20%)、黄芪243篇(占12.78%)、天麻238篇(占12.52%)、田七232篇(占12.20%)、当归225篇(占11.84%)、地龙222篇(占11.68%)、半夏220(占11.57%)、丹参197篇(占10.36%)、陈皮191篇(占10.05%)。 2.6各证型常用中药情况①气虚血瘀证:黄芪、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地龙等;②风痰闭阻证:天麻、法夏、白术、陈皮、茯苓、川芎、水蛭、桃仁、红花等;③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全蝎、石决明、豨莶草、牛膝、杜仲、桑寄生、羚羊角、菊花、白蒺藜、夏枯草等;④痰热腑实证:大黄、芒硝、枳实、火麻仁、桃仁、虎杖、瓜萎仁等;⑤颅脑水瘀证:白茅根、益母草、泽兰、泽泻、路路通、水蛭、川芎、穿山甲、乳香、没药等;⑥痰瘀阻络证: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田七、水蛭、穿山甲、石菖蒲、瓜蒌、胆南星、竹茹、浙贝等。 结论: 1.本领域文献发表数较多且逐年增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呈上升趋势,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呈下降趋势,中医药治疗IS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且日趋成熟。 2.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以急性期研究最多,且各期辨证用药及干预措施各有侧重,体现出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 3.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贯穿病程始终,为缺血性卒中的基本病机,其中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 4.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是中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最常用治法。 5.治疗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益气类药黄芪注射液、活血类药灯盏细辛注射液应用频率最高,疗效论证强度最强。 6.常用中药归分6类:①活血化瘀药,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田七、当归、丹参、山楂、鸡血藤等;②破瘀涤痰类药,如地龙、水蛭、穿山甲等;③化痰药,如法夏、石菖蒲、胆南星、浙贝、竹茹、瓜蒌等;④平肝熄风药,如天麻、全蝎、钩藤、石决明、豨莶草等;⑤补益肝肾、养血熄风药,如白芍、龟板、杜仲、牛膝等;⑥益气健脾药如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等;临证根据证型不同进行加减。 二、临床研究 目的: 1.观察益气活血法对AIS气虚血瘀证患者NVU保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研究AIS-NVU损伤机制中血液学标记物早期的变化,探索益气活血法治疗AIS-NVU损伤的作用机制;探索复合血液学指标对NVU损伤程度整体评判的临床价值。 方法: 所有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参考主要结局指标相关文献数据,按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样本含量计算公式,共纳入符合标准、且全部完成实验研究的48例住院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灯盏。细辛注射液(活血法),试验组加黄芪与灯盏细辛注射液(益气活血法),疗程7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本研究为stroke评分)、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积分;应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AIS-NVU损伤的血液标记物指标(S100β蛋白、FPA、VEGF和MMP-9)的量的变化;实验室指标选取血小板聚集率(PAgT);同时评价黄芪+灯盏细辛针剂合用的临床安全性。 结果: 1.主要结局指标NIHSS评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能降低患者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次要结局指标①ADL量表(Barthel指数):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病残程度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能提高ADL量表评分,减轻患者病残程度,提高生活能力,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stroke评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研究尚不能认为试验组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对照组,考虑与纳入病例病情以轻度为主,四肢肌力及言语方面治疗前后积分相差不大相关。③中医证候积分:同组气虚证、血瘀证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干预方法均能改善气虚血瘀的症状体征,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④有效率:stroke评分试验组愈显率为91.7%,对照组愈显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积分试验组愈显率为70.8%,对照组愈显率为25.0%;血瘀积分试验组愈显率为79.2%,对照组愈显率为41.7%;均提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血清学指标及PAgT S100β蛋白、FPA、VEGF MMP-9和PAgT,同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对NVU有保护作用,对血小板功能有改善作用,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4.安全性评价试验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改变。证实黄芪+灯盏细辛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结论: 1.益气活血法治疗AIS气虚血瘀证,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气虚血瘀证候,疗效优于单纯活血法治疗。 2.益气活血法对AIS后NVU损伤有改善作用,筛选组合血液标记物可实现对NVU损伤的多机制评测,为临床提供血清学指导。 3.黄芪+灯盏细辛注射液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77.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绍春;睢诚;于晓风;王绚卉;何小溪;徐华丽;;人参Rb组皂苷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2 王永炎;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02期
3 杨杰;赵朝华;钱亦华;胡晓丹;李明;宗长宏;;血管活性肠肽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4 王红云;;普洛迪治疗缺血性卒中23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09年07期
5 吴大鸿;刘晓娟;曾鸿;;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6年07期
6 耿倩;邹玉安;薛茜;;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GFAP和NeuN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年11期
7 杨国荣;韩舰华;;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5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年01期
8 王运良;FPA与脑血管病[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2期
9 刘葛霞;;黄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13期
10 谭斌;;浅谈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J];中外医疗;2009年3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宪;痰瘀同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2 李珍武;自拟活血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3 李存洲,朱贵祥,崔峰;大剂量清开灵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急性期100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4 郭汉强;醒脑净合息风通络化痰汤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5 陈海燕,金杰;辨证选用中药静脉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124例报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6 韩为;王键;;益气活血化痰方对中风患者sICAM-1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7 袁东运;;早期高压氧与康复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8 杨牧祥;王长垠;于文涛;王秉岳;冀绪;安俊岐;;中风康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9 产炳旺;;活血涤痰、通腑逐水方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10 卢永清;许明凤;;针刺合并吸氧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艳;;40例脑梗死患者长程脑电图分析[A];第二十七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付晶晶;;银杏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韩国刚;;针刺天枢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邵素菊;任重;许琬茹;;“透刺久留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胡卡明;;益肝止痉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示范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智龙;薛莉;吉学群;宫军;赵淑华;陈国华;杨元庆;陈宏;;项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随机对照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胡卡明;;益肝止痉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示范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邵素菊;任重;许琬茹;;“透刺久留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王频;杨华元;王忆勤;;耳穴电阻抗非线性特征探测在中风病虚实证候研究中的应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袁卫华;蔡圣朝;;艾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疗效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景辉;鳖甲煎丸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樊凯芳;三化汤调气开通玄府治疗急性中风病的机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孙灵芝;青中年脑梗死的OCSP分型、证候分布及其与影像学结果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钟雪玉;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作用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闫川慧;帕金森病病证结合辨证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梁静涛;气虚血瘀证MCAO大鼠子代的同种证候及疾病趋势诱导形成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罗云波;白术茯苓汤调控脾虚大鼠血管活性肠肽的物质基础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莫雪安;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曾仁宏;鼻部常见病症术语的规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华;大鼠MCAO/R后脑自由基和BDNF的表达及依达拉奉和灯盏花素对其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解渊;脉络宁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蒋颖;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NA在慢性癫痫大鼠脑中的表达[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郑莉萍;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培养及鉴定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韩彬;大黄蛰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肾缺血模型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黄琪;咳嗽病“肺胃相关”理论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戴映;丹参注射液联合吉粒芬诱导中风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杨名霞;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任珍;针刺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陈立早;舌三针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辉,吴丽敏,涂晋文,韩明向;人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局灶性大鼠脑梗死ET-1、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5年01期
2 琚双五;韩诚;;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J];安徽医药;2008年10期
3 王为强;任明山;杨毅;;ABCD~2评分法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进展[J];安徽医药;2009年05期
4 李净;李小亮;胡建鹏;;脑络欣通对脑缺血再灌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及NMDAR蛋白表达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韩辉;吴丽敏;汪美霞;杨波;汪瀚;涂晋文;韩明向;;人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浆t-PA含量及活性、PAI-1含量、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王键,胡建鹏;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韩文芹;孙长坤;;颅内外血管狭窄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北京医学;2006年08期
8 姜红玉,睢大员,于晓风,曲绍春,徐华丽,王志才,陈燕萍;刺五加叶皂苷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9 赵艳威,于小风,徐华丽,曲绍春,睢大员;人参果皂苷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10 赵学忠,张志国,王晔玲,曹霞,于小风,徐华丽,曲绍春,睢大员;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胥秋华;医学文献计量分析应用的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4年03期
2 赵会懂,李娜;《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2002年文献计量分析[J];医学信息;2004年07期
3 赵会懂;《临床误诊误治》杂志20002003年文献计量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4年09期
4 江建忠,刘瑞春;《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2003年文献计量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4期
5 李琴;《医学信息》1999-2001年文献计量分析[J];医学信息;2005年11期
6 江建忠;;《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1~2005年文献计量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江建忠;;《高血压杂志》2001-2005年文献计量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年12期
8 万明钢;赵国军;杨俊龙;;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0~2005[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9 赵辉;;1997年~2006年国内造影剂肾病期刊文献计量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7年06期
10 陈娇;张竞超;;《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萍;骆有庆;路文如;;全球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甘傅贤;樊蓓蓓;;2005-2009年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A];2010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长英;陆胜利;;2001-2010年国内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方良;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张伟;;马尾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李琼;林丽珊;魏如檀;;2004—2011年关于灰霾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A];第12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转型中的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李冬梅;林进添;;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文献计量分析[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钱俊龙;熊樱菲;潘小伦;;从10种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看中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发展[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胡维芳;任思璇;;中国近十年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文献计量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杜秀英;;《图书馆学研究》学术影响力的文献计量分析[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汪徽志;;基于CSSCI的我国索引研究文献计量分析[A];2010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亚玲;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建伟;甘肃省农业科技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D];兰州大学;2013年
2 王飞;中国大陆社会保障研究文献计量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3 赵苁蓉;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志远;我国电子政务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5 唐晓艳;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高校学科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林雪;1992-2011年太阳能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7 王月嘉;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7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0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