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解决失眠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00:42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6名失眠的大学生作为被试,探讨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输入规范化的程序性知识,干预失眠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从本质上解决失眠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小样本多基线实验设计,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被试,通过对比被试干预前、后和回访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得分变化和被试主观满意度的变化,来评估元认知干预技术干预失眠的有效性。结果:通过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干预,6名被试的PSQI得分均大幅下降,总分均降至7分以下(总分≤7分表明睡眠质量好)且减分率在50%以上(减分率≥50%,说明咨询显效)。被试干预前、后量表得分差异显著,说明干预后被试的失眠有明显改善。一个月后的回访数据显示,6名被试的PSQI的总分依然保持在7分以下,被试干预后和回访时量表得分差异显著,说明回访时被试的失眠不断改善且明显好于干预后。从整体来看,减分率呈上升趋势,说明这6名被试很好的掌握了失眠的原理及应对方式,睡眠质量和满意度提高,其元认知智慧已经形成,并在日常的生活中起作用。结论:元认知干预技术可以解决失眠问题,输入规范化的程序性知识,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通过培养元认知,可替换失眠时的原有思维,从本质上解决失眠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0
【图文】:

示意图,情绪反应,条件性,潜意识


认知调整实质是从知识方面入手,失眠患者具有易紧张、敏感多疑、谨小慎微特点,对失眠的过度关注会影响情绪及躯体(杜辉, 李桂侠, 吕学玉, 2013)。根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现实情况,分析被试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及后天形成的消极的潜件性情绪反应,调整不合理信念,输入相应的知识进行调整,让被试明白出现失常,失眠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度担心失眠引起的其他反应,失眠是后天形成以容易建立,也容易消除。需要被试了解失眠形成的原理并付出一定的时间和努可以彻底解决失眠问题的。此过程需要与被试不断共识,直至其完全理解失眠的形能够清晰的分析其他问题时,有助于咨询的进行。讲解元认知干预技术的重要原理,增加对技术的信任及治愈的信心。元认知干认为失眠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用 S-E-R 解释则为:与睡眠刺激点(S)与焦虑情绪(E)建立了消极的条件反射,由于被试存在对睡眠的不知及过度关注,产生了不良反应(R),这种反应又会使被试产生一个认知评价(E`),同样也是负性的情绪,又增强了初始的焦虑情绪,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3.1)。

示意图,情绪反应,条件性,潜意识


关键在于被试的认真付出、努力学习与实践,同时要告知被试在干预过程中可能现反复的情况或瓶颈期,但是只要坚持住,不放弃,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人的内心杂,外面的世界也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因素,但是只要相信技术,相信自己,被试和师共同努力,失眠是可以解决的,而且过去有很多成功案例,可以跟被试分享,增技术的信任,增加成功治愈的信心。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干预过程是通过建立新的适应性的条件性情绪反应,使被试再次睡眠情境(S)时,平静轻松的情绪(E’)替代原有的焦虑情绪(E),产生相应应(R’)例如今天的状态很好,可以顺利的睡着;即使睡不着也没关系,只要保理睡眠,身体就可以得到足够的休息;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就准备入睡了,感觉很平静,很放松,一会就能睡着……替代原有的反应(R),产生新的认知评价性(E’`),例如我已经可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了,只要保持轻松平静的心情,就可睡,第二天醒来身体也会感觉很轻松,可以找回之前没失眠时候的状态,整个人就生机勃勃,精力充沛……又促进了平静轻松情绪(E’)的出现,形成良性的增强系统(如图 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晨;赵娜;杨文佳;陈云飞;;失眠的心理研究现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2 文宠;甘盼盼;;从髓空络阻理论探讨老年性失眠的临床论治[J];四川中医;2015年06期

3 张荣珍;王志青;刘冬梅;杨永和;向道华;廖华;王世禹;冯翼;李桂霞;汪卫东;;宜宾地区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失眠情况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年03期

4 许良;徐建;严晓丽;;学用天人相应理论 探索防治失眠症的理论与实践[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5年01期

5 路桃影;李艳;夏萍;张广清;吴大嵘;;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年03期

6 杜辉;李桂侠;吕学玉;汪卫东;;失眠的心理生理发病机制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3年05期

7 冯志芬;蒋恩社;;从肝、从瘀论治镇静催眠药依赖型失眠[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11期

8 张鹏;赵忠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05期

9 胡霞;张波;;不寐的病因病机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年03期

10 邱雪庆;;百乐眠治疗肝郁阴型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晓萌;从肝论治失眠的文献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黄咨庆(Wong Wan Yuan);仲景辨治失眠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齐凤琴;酸枣仁汤改善睡眠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英英;早晚慢跑对原发性睡眠障碍大学生健康影响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2 蔡静;元认知干预技术对手机干扰性失眠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3 余志芳;程序性知识设计与输入对考前失眠干预效果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长春;成都市部分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睡眠质量与身体锻炼量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5 丁晓茜;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失眠症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鹏举;《内经》睡眠理论及其对后世论治不寐病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0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20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